大学同学晓风的老家在鹤山,世代种茶为业,知道我爱喝茶,每年都会给我寄来一小罐红茶。我喜欢在阳光慵懒的闲暇午后,坐在阳台上泡上一杯红茶。亮晶晶的玻璃杯端在手中,茶香氤氲,凝神谛视,瑰丽赤色的茶汤,给人一种惊艳的感觉。红亮的茶汤流经舌根,从喉间缓缓淌下,在体腔的每一处作温润的盘桓,能感觉到五脏六腑的每一个角落,连同身体的每一个毛孔,都舒展开来,散发出绵长悠远纯正的醇香,心头那些琐碎繁杂之念也随之消散……
晓风多次邀约催促,说要带我好好游走一番鹤山,每因冗务缠身,未能抽身前往。眼下,恰逢有几天年假,正好逃离喧嚷的大都市,终于如愿踏上了这片清幽秀丽的山水之城。
鹤山地处珠江三角西北,西江下游,毗邻港澳,近靠江门、广州。境内山多田少,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加上地处西江岸边,常年云烟缭绕, 雨量充足, 温润多湿, 土质肥厚, 非常适合茶树的生长, 优质的生态环境造就了鹤山茶的独特风味。
鹤山植茶历史悠久,可追溯至宋代。晓风为我娓娓道来,说宋代有一男一女,为避战乱,不远万里,从福建来到古劳都(鹤山境内的古代地名)的丽水石岩头山洞居住。他们带来茶种,在青山绿水间植下最初的几株,鹤山茶由此发端。死后,当地人在山头塑造一对石相以作纪念,后人称石公、石婆,是古劳茶的祖先。石岩头现存有九株古老茶树,品质特优,由石公石婆所植,称为“宋茶”。
鹤山茶在明清时期曾一度达到鼎盛,出现了“无山不产茶,茶市达六十余处”的茶业盛景,涌现了一批诸如同珍、朱广兰、美珍、梁兰生等著名茶庄。山民均以种茶为业,且出口物产向以茶叶为大宗,鹤山茶业一时名甲岭南。鹤山旧县城(鹤城)是境内茶农摆卖、茶商收购加工的茶叶集散地,茶行鳞次栉比,以至县城的主要街道得名为茶行街,沿用至今。
鹤山红茶外形条索肥壮紧结,色泽乌润显毫,汤色红浓明亮,甜香馥郁悠长,滋味鲜爽醇厚,叶底红软均匀明亮。乾隆年间《鹤山县志》载:“古劳茶味匹武夷而带芳,邑中物产唯此可以甲诸郡。”
晓风为让我真切感受鹤山的茶山绿水。特地带我走了一趟马耳山古茶场。马耳山位于鹤山市鹤城镇西北部约六公里,在昆仑山西南,有双峰耸峙如马耳,故而得名。远远望去,马耳山高耸挺拔,雄伟壮观,苍翠葱茏。远在二百多年前,广东惠州杨氏六户二十来人迁居鹤城马耳山半山居住,披荆斩棘,将山坡荒地开垦成一块块茶地。日积月累,人口繁衍,遂渐形成马耳山古村落,马耳山红茶场也得以不断扩大。住在半山腰,出入多有不便,为了方便上下山,他们举族之力修建了马耳山古茶道。马耳山古茶道设计极具人性化,位于昆仑山的北面,所谓“山南为阳,山北为阴”,早上从山脚登山的话,一路都处于荫凉地带,使得挑山的人免受烈日灼烤,减少体液的消耗,得以保存体力。古道上,逢沟处必铺有石板,可谓一步石阶一滴汗,每一级台阶都倾注了马耳山古茶村祖先们的智慧与心血。道旁,时时能看到在清理杂草杂树,平整土地,培护茶树的淳朴茶农。
登上马耳山巅峰,醉人的绿意扑面而来:远处层峦叠翠, 树木峥嵘,绿的山, 绿的茶, 绿的水, 就连鸟音也是富有诗意的“绿,绿,绿……”
“昆仑壮丽,马耳苍苍,坡上青茶,萌芽翠绿,姑娘双手,勤劳致富。”这是马耳山茶村的真实生活写照。凭借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马耳山茶园作为“鹤山红茶”的重要产区,更是驰名遐迩。
下山后,我们在马耳山旅游度假区闲逛,度假区内有个人工绿湖,雅称“鹤山西湖”。湖面波光粼粼,水平如镜,蓝天白云,青山绿树倒映其中。泛舟湖上,清风吹拂,沁人心脾。逛累了,临水坐下,要了一壶自泡红茶。
给我们泡茶的是位面容清癯、精神矍铄的老人,闲聊接上话。老人说自己是马耳山的老茶农,如今身体干不了繁重的体力活,于是下山开了这间小小茶室。老人说起鹤山红茶,如数家珍。原来鹤山红茶属于发酵茶类,茶种引自云南大叶种,为山茶科山茶属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其制作是以茶树的一芽二三叶为原料,需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一系列严格的工序才能制成。从茶树上采下的新鲜细嫩的茶叶,摆放在通风透气的竹席上,散发水分的过程称为萎凋,当水分散失到一定程度,茶叶变得萎松时再放入有棱骨的揉捻机内揉捻,使茶汁揉出,茶叶成条。揉好的茶叶放在木制的盘内,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茶叶逐渐变红,并散发出一股独特香味,这时再把茶叶放到烘干机里烘干至可以捏成粉末时,鹤山红茶方才制成。
鹤山红茶外形肥壮重实,芽多呈金黄色;冲泡后,香气鲜纯天然,汤色红橙金黄,艳而不俗,清澈明亮;品啜之,甘甜爽口,齿颊留香;再观叶底,芽头嫩肥完整。可连续冲泡十道以上,香气依旧芳馥,甜醇之感萦绕充溢口腔,令人回味无穷。
鹤山红茶冲泡比较讲究,水温要求不宜过高,水烧开后放置五六分钟,大概降至八十五度左右使用。茶具宜选白瓷或者玻璃器皿,这样比较显汤色,紫砂由于材质因素,保温效果太好,不太适合冲泡红茶用。
老人拿起水壶,把新鲜又适温的热水,以稍高的姿态灌入圆形茶壶中。壶中的茶叶便因对流而上下翻滚舞动。茶叶因充分的舞动,逐渐舒展开来,一股红茶特有的芳香散发出来。泡好的茶汤倾入透明的玻璃杯中,红艳的亮色和隽永的茶香让人不觉一阵陶醉。缓缓斟饮,细细品啜,徐徐体味,超然自得。此时,人生的得失似乎已经无关紧要,剩下的只有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如果说,世界上有一杯能让时间暂停,那就是红茶。英国有首民谣是这样唱的:当时钟敲响四下时,世上的一切瞬间为茶而停。
因为一杯红茶,英国人发展出优雅的“下午茶”文化,并把它传播到全球。而在中国,红茶从浮梁到祁门,从川红到滇红,从武夷山到鹤山,片片茶叶仍在祖辈生长的枝头上闪亮。这些走过丝绸之路的茶叶,这些漂洋过海走遍全球的茶叶,回落到国人的杯中,依旧是一碗清汤红亮、香气清醇的中国红茶。
回去路上,许是喝了茶的原故,几句诗句不觉脱口而出:“鹤山红茶出粤中,不亚云南高原红,饮罢红汤清醇味,心旷神怡百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