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unflower花艺学院:日式插花的发展历史

2019-09-23     Isunflower花艺学院

跟很多日本的文化艺术一样,日式插花起源于中国,是隋唐时作为佛前供花,随佛教一起传入日本的,之后结合了我国国画绘画的一些理念,在日本慢慢发展,逐步融入了日本本土的文化特点,发展出了独特的花道文化,成了如今的东方插花主流之一的日式插花。

日本飞鸟时代,日本遣唐使小野妹子完成使节任务后皈依佛教,自称专务,居住在当时摄政的

圣德太子创建的六角堂寺院内的池坊,从此致力于佛教文化的传播。

他将中国佛前供花的精髓和日本的传统文化结合,制定了祭祀插花时的标准,这些插花标准就是池坊花道最早的花型立花的基础。

在这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日式插花都带着浓郁的宗教色彩,直到9世纪后,

随着中国的瓷器大量进入日本,日本的武士等贵族阶级争相购买,他们会在陶瓷瓶里插入鲜花供人观赏,用这种方法炫耀自己的花瓶。这种炫耀也让插花的使用,从佛前供花延伸到装饰摆设上。

日本人将东方绘画“意在笔先,画尽意在”的艺术特点融入到了插花创作里,不仅重视插花的形,也重视插花的意境和内涵。

到14 世纪时,日本贵族间流行起了节日赏花活动,他们还会举办插花比赛 ,让插花彻底由供花变成了赏花,而热爱制定各种细节规范的日本人,自然也贵作为庆典和装饰品的插花制定了相应的插花规范——通常用7 到9 支花材构图,并用常绿枝叶相配,这就是早期的立花形式。

15 到16 世纪以后,随着插花文化的普及,日本的插花艺术进一步发展,除了立花的花型进一步完善之外,还出现了“生花”等样式。

这段时间在日本,插花的理论发展越来越完善,相应的插花著作也相继问世,比如《池坊专应口传书》、《立花大全》、《立花时势妆》等,也出现了很多新的插花流派。

1673 年,日本插花刊物《替花秘书》首次出现“花道”一词。17 世纪末《瓶史》传入日本, 并得到发扬,从而出现了“宏道流”。

19 世纪传统的日式插花一度陷于低谷,直到1887 年前后才再次复兴。20 世纪时,因为西方文化的影响,日式插花发生了变革时期,不少人脱离了当时规则繁多,创作保守的“池坊花道”另立流派。

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小原流”及其创立的“盛花”和“自由花”。以及之后以“草月流”为首的几个勇于创新的新兴流派,他们不拘泥于传统的方法或形式,尝试各种新奇的插法,创造了不少特异的新花型,大大丰富了日式插花的形式。

等到二战之后,随着日本经济的复苏,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插花的风气盛。就在这段时间里,当时在日本的美国人将日本插花艺术带到西方,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西方的插花文化。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NgBHYm0BJleJMoPMqZV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