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导演李安变了。
近期,他带着新作《双子杀手》重返影坛,伴随着影片而来的,还有李安带来的新技术。
《双子杀手》电影剧照
这是他的第一次尝试,从影30多年,李安一直在跳脱自己的舒适圈。
他常说:世界不完美,但电影可以让它更温暖一点。
“温暖”,一直是李安的底色。
哪怕是12年前,那部充斥着荒凉绝望的《色戒》,在他的镜头下,都被赋予了几丝温情。
无论是谈色还是情,这么多年了,依然没有作品可以超越它。
并不奇怪,当最好的情爱作家遇上极好的电影导演,两者产生的化学反应绝对激烈。
但很少有人知道,这部让大家魂牵梦萦的小说,只有短短的28页。
好的作品可以穿越时间与历史,张爱玲如此,《色戒》亦如是。
“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
这句众人熟知的话,就出自张爱玲《色戒》的卷首语。
一则短篇,张爱玲涂涂写写改了30年。
最后写出来的,是一个藏的比露的多得多的作品。
有人说,《色戒》是张爱玲在写她自己。
为什么这么说,先来看看这个故事。
若说这个小说的主线,其实很简单。
无非就是上世纪40年代,一群话剧大学生,出于爱国心去暗杀汉奸的故事。
但《色戒》,说穿了,就是一出失败的美人计。
凭心而论,我对王佳芝是有些怜惜的。
也不禁疑惑,究竟是什么原因,能让她甘愿往火坑里跳?
这一步之后,皆是万丈深渊。
从她假扮麦夫人的一刻起,就注定了她要与魔鬼般的易先生纠缠至死。
我想,最初让她义无反顾的,我以为或多或少是因为邝裕民。
先来看王佳芝的第一份爱。
我想她是喜欢邝裕民的,从她第一眼见到他时开始。
当她得知为了这场暗杀,自己不得已要委身一个有过嫖娼经历的男人时:
眼里的愤恨,以及望向邝裕民那幽恨的一眼。
但他还是让她失望了。
邝裕民慌张地躲避了她的眼神,选择了沉默。
电影里,当三年后他们再次重逢时,邝裕民重新吻了王佳芝。
她推开他说:“三年前你为什么不?你本可以。”
三年前,他原本是她心尖上的那个人啊。
但他为了自己的理想抱负,毫不犹豫地推开了她。
晚了吗?当然晚了。
爱这个字,最怕晚。
邝裕民的权衡,王佳芝不是不知道。
但他若能早点舍得时间与关怀,也不至于如此。
泪流干净的那一刻,所有爱意,便消失殆尽。
张爱玲在小说里这样描写这段心碎,“有一阵子她以为她会喜欢邝裕民,结果后来恨他。恨他跟所有人一样。”
身在乱世,她想要的,也无非只是一人一心罢了。
但她到底还是失望了。
王佳芝的第二份爱,是毁灭性的。
我们想知道的,无非是王佳芝如何爱上易先生的,也可以说,易先生是否真的爱过王佳芝?
先来看看他们初遇时的场景。
影片里,易先生最初出现的时候,戴着墨镜,观众既看不见他的眼睛,也猜不透墨镜背后的表情。
他的脸上没有悲喜,好似一则谜,让人摸不透。
王佳芝呢?
在经历了被父亲抛弃之后,又经历了被小团队和所爱之人邝裕民的抛弃。
生逢乱世,一个可信的人都没有,所有她投入了感情的人全都背弃了她。
然后,她遇上了易先生。
邝裕民也好,梁润生也罢,正人君子的表象之下,利用是真,动情是假。
但易先生不一样,他原本的身份就是特务头子,在道德层面上,他显然不占任何优势。
可当三年后,王佳芝以麦太太的身份再次出现在易先生家中的时候。
这个看似阴冷,并早已看穿王佳芝把戏了的男人,还是无法压抑自己的内心,克制着激动向她问好。
王佳芝探索着问他:“恐怕易先生早就忘了我吧?”
“还记得。”
只这一句话,就给王佳芝吃了定心剂。
三年过去了,他依然还记得她,至少还留了一份心。
许多人问,易先生爱过她吗?
因为他看起来就像是个冷血动物,无论亲疏远近,他都在刻意保持距离。
但我想,至少在影片中,他是爱过她的。
王佳芝曾几次对他说“我恨你”。
易先生连着回复她“我相信。”
王佳芝之所以会说“我恨你。”
是因为她怕了,她害怕他像曾经抛弃过她的那些人一样,再次离她而去。
可是易先生没有离开,他居然赶回来见她。
而后,易先生说,“我已经很久不相信任何人说的话”。
这句话的言下之意是,“可我居然信了你。我已经上了你这条船。”
或许就从这一刻开始,易先生在她生命里开始有了全然不同的分量:易先生心里有她。
张爱玲是这样描写这段情愫的:
那,难道她有点爱上了老易?她不信,但是也无法斩钉截铁地说不是。因为没恋爱过,不知道怎么样就算是爱上了。
一个人孤零零地身处乱世下,在那样寒冷逼仄的环境里,感情成了她唯一的温暖之物。
王佳芝太明白什么叫寂寞了。
在前半生中,她不断地经历着被抛弃被利用的局面。
也就是在此刻,她忽然找到了她的同类。
王佳芝是一团火,易先生则是一块冰。
但终究,他们还是彼此相融了。
这个故事还是终将走入尾声。
先回到影片初始,一群富太太聚在一起搓麻将,易太太半撒娇似地说,上次那颗火油钻不肯买给我。
钻石,是这些富太太用来彰显身份的一个象征。
这位明面上的易太太喜欢火油钻,易先生都没有买给她。
是不舍得这笔钱吗?怕是不见得,他只是不肯为自己的太太花心思罢了。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为了讨王佳芝欢心,特地找人定制了一枚鸽子蛋送她。
此时此刻,他们彼此了解、知心,那些敌我身份统统不复存在,他们只是陷入了恋爱的男女罢了。
最后,张爱玲只一段就完成了王佳芝叛变的心理描述:
“陪欢场女子买东西,他是老手了,只一旁随侍,总使人不注意他。此刻的微笑也丝毫不带讽刺性,不过有点悲哀。他的侧影迎着台灯,目光下视,睫毛像米色的蛾翅,歇落在瘦瘦的面颊上,在她看来是一种温柔怜惜的神气。这个人是真爱我的,她突然想,心下轰然一声,若有所失。”
“快走。”她低声说。
然后,他们彻底结束了。
许多人觉得不真实。
王佳芝怎么可能在牺牲那么多就要接近目标的时候,就被一颗钻戒打动而爱上对方,这太荒谬了。
但我想,偏偏王佳芝是个固执的女人。
这种性格的女性,因为太坚强,却常常有一种悲剧的宿命。
王佳芝是这般,张爱玲亦是如此。
她们的人生,也因此往往有一种壮烈的美,不会迟疑,也不会轻易后悔。
因为从不违背自己的内心,选择了一条路,自顾自地走向深处,甚至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也在所不惜。
或许这也是张爱玲对胡兰成的爱:把他当成知己,哪怕胡用情不专,却也只有这样一个人成为了她的知己。
张爱玲曾说,“一个女人给一个男人当上,是淫妇,上了男人的当还被弄死了,是该千刀万剐的。”
《色戒》这个故事里,王佳芝全中,她企图让男人上当,结果反过来上了男人的当。
但我想,李安到底是比张爱玲温情了半分。
影片末了,在处决王佳芝后,易先生独自坐在她的房间里,眼神柔和,在昏暗的光线下,泛着几丝泪光......
在这场人处绝境的恐惧里,李安赋予了王佳芝一份没有完全错付的真情。
只是我想,如若当年在台上时,再给予她一次选择的机会,她还会不会走到那个命运的旋涡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