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商巨头夹缝中生存的商品范 如何做到500亿美元市值

2020-03-30   中国商网

中国商报/中国商网(编译 年双渡)2月12日,加拿大电商公司商品范公布了2019财年第四季度的收益,销售额同比增长了47%。在季报中,商品范称其2019年在美国的电子商务市场份额为5.9%。当然,比起市值9000亿美元的电商巨头亚马逊,商品范微不足道。但从某种角度看,这个数字依然令人震惊。而在电商大鳄亚马逊和易贝的夹缝中,商品范是如何成就这样高的市值的呢?

商品范的诞生纯属偶然。其老板托比·卢克(Tobi Lütke)在2004年开了一家卖滑雪板的网店“Snowdevil”。在当时,绝大部分商家选择做在线销售,或者是付钱给IBM这样的公司搭建渠道;或者是牺牲部分利润依靠亚马逊。但是卢克的选择是打造自己的平台。在这个过程中,程序员出身的卢克敏锐地发现了商机——卖软件可能比卖滑雪板更赚钱。于是,用了两年的时间,商品范——一个基于“软件即服务”(SaaS)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诞生了。

商品范一开始的发展非常缓慢。2006年,最初经营的几个月里,商品范总共只有8000美元的收入。但到了2007年,商品范迎来了转机,获得了加拿大风险投资人约翰·菲利普斯(John Phillips)25万美元的投资。在经历了几位联合创始人意见分歧、CEO辞职、寻求投资人的建议和融资之后,2011年至2014年,商品范开始了顺风顺水的高增长。

2014年,商品范的平台上已经有了12万家在线零售商,收入高达1.05亿美元。这个成绩,是上一年度的两倍,公司也名列当年加拿大增长最快的公司第3名,整个北美地区增长最快的公司第7名。2015年,商品范向纽交所提交了IPO申请。当年5月正式上市,28美元的开盘价也比17美元的发行价溢价60%。

在发展初期,商品范帮助中小商家在网上自由地卖货。商家不管有无编程基础,都可以通过非常简单的设置,在极短时间内上线自己的网店。包括商家关心的库存管理、订单追踪和基本的分析功能,商品范也做到了极致。最初,它吸引了非常多的中小商家,后来,也逐渐吸引了特斯拉、谷歌、通用电气等这样的大客户。

第二阶段,商品范开放了API应用程序接口,并上线了自己的应用商店,号召开发者为其开发更多的电商应用程序,以便让卖家获得更多定制性的功能。在这个阶段,商品范已经不仅仅是零售商众多在线销售工具中重要的选择,更是创建了一个应用程序生态系统和一个开发人员社区,为卖家提供更好的服务。

第三个阶段,商品范开始关注商家如何在线下获得新客源。例如其开通了商品范支付,允许商家直接接受信用卡付款,而不用再开通第三方商家服务;推出了以iPad为核心的POS系统,为卖家提供线下和在线库存同步,接受信用卡和借记卡付款,以及在实体店销售的商家的报告等服务。商品范将产品进行移动化转型,让商家可以用App管理在线商店,同时可以在诸如脸书(Facebook)、推特(Twitter)、照片墙(Instagram)等多个社交媒体销售,并推出集合各个渠道的后台管理系统。

《经济学人》称,与亚马逊不同的是,商品范不参与卖家与买家之间的关系。对买家来说,商品范是隐形的。对于2018年在这个平台上卖出410亿美元商品的所有卖家来说,商品范是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