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连到武汉的12个日夜,经历了什么?

2020-02-08   甘井子发布

熟悉薛晓莹的人都知道她是个特别爱笑的姑娘只要一开口说话笑容一定是挂在嘴边在平时的工作中如此在武汉的援助中亦如此这微笑是温暖,是信心,是大连力量一支笔,一个本薛晓莹在救援的间隙记录下了每天经历的点滴

透过这一页页纸,我们知道这些天大连口音传遍了江北微笑天使暖哭了武汉

1 赴武汉前夜的故事2020.1.25 23:48

2020年,我36岁,本命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大年三十早八点半,全院重点科室医生、护士长、职能科长进行第二次新冠状病毒的培训。结束后去买了青菜,到家12点多,和家人一起看了晚会,吃了饺子,拜了年,鼠年新年也就算过完了。

三十的晚上,简短的给孙健主任拜了个年,表达自己的中心思想,“如果需要支援医疗队,我去,先报个名~”

大年初一,我值班,依然是忙忙碌碌的节奏,在病房里做处置时,和患者们说防护、告诫他们戴口罩、勤通风。我喜欢这样的方式,我喜欢我的患者,我对待工作的热情值得我自己骄傲,当然了,我也同样陶醉于患者们对我的喜欢~不是都说爱是相互的嘛!我想我一直沐浴在爱与被爱里。

下午两点,孙健主任给我打电话,说来任务了,让我从我们科派出一人,去武汉,去参战。讲实话,我没有迟疑,内心甚至没什么起伏,很平静的立马给予回应,我说:“好的,主任,我去。”不久之后再次接到主任电话,她几乎是哽咽着说:“晓莹,去武汉,两天内出发。”

我说:“好的,主任。”说完“去武汉”,科里和我一起值班的玲玲立刻就哭了。

如果马上就走,初二和初四的班谁来上?冬天呼吸科总是很忙,又赶上过年休假,人手总是紧张,真想值完班再去武汉。

15:00去病房输液,完事儿后继续审阅我那一摞子出院护理。继续完成我未完成的工作,干到17:30,被科里的夜班护士给“撵”走了。其实我是真的不放心,真的想要多干会儿,利索一点是一点。

晚上回家思路是乱的,收拾行李,大脑一片空白,次日启程,去呆几天,都带什么?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四面八方涌入的电话、电台上门采访……让我应接不暇。好多事情要做,真是个忙忙碌碌的一晚,忙忙碌碌的前夜。

面对父母、面对同事、面对朋友、面对镜头,我一直都在笑着,各种泣不成声的电话让我感受到了大家的恐惧、大家的关爱,面对大家的挽留,我一直都是回应一句话:“放心吧,我会保护好自己,武汉我是一定要去的。在需要的时候,我不会做逃兵。”

东西收拾好之后,已经是凌晨,安静下来的夜晚,我躺在床上问自己“怕吗?”

我觉得我怕,怕看见儿子稚嫩的笑脸,我怕他拥抱我,我怕看到父亲老泪纵横的脸,我怕我不在家这段日子家人得不到我的照顾、单位的姐妹们会更辛苦,我怕的仅仅是这些,至于去武汉,我没怕过。我相信我们医疗战队的勇士们,我相信我们只是去去就回。我相信我们会保护好自己,凯旋归来。真的不是张扬,这就是一个共产党员的心声吧!相信了解我的人都会知道我的性格,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的精致!

放心吧,亲爱的们——

总是喜欢去做那个“砥砺前行”的“逆行者”,被需要是一种幸福,那座城,我来了。

Ps:今天收获了好多眼泪,知道你们都爱我,咱们约定好了,不许哭,静静等我凯旋,不会太久,去去就来。

大连,晚安~

2

来不及道别,来不及拜年2020.1.26 23:00

4:10,闹铃响了。整理好自己,出发!

5:30的市政府门前,上演着各种各样的送别场面。亲切的院长、温暖的主任、贴心的院办主任、干练的医务科长、朴实的器械科长……看着每一个忙碌的身影,每一个关切的眼神,都让我在这寒冷的清晨感受到无比的温暖。

我没让家人来送,因为不想看到他们哭,因为我也不想哭,我只是去战斗,去去就回来,拒绝煽情。

最后科室孙健主任拥抱我,她用她的脸紧紧贴着我脸的那一刻,我是真的控制不住我的泪水,她的不舍与心酸我都放在心里,主任您放心,我一定会凯旋,带着她俩归队,不会太久,去去就回。

大巴车驶离大连直奔沈阳桃仙机场,“大连驰援武汉医疗队集结完毕,整装待发,必胜,平安!”机场里整齐的服装,响亮的口号,喊出的是我们的心声,武汉,我们来了。

18:25承载我们138名辽宁医疗队的飞机降落与武汉天河机场。下机的那一刻,真正的站在武汉的土地上,被武汉的空气所包围,在这个谈起“武汉”就恐慌的时刻,我的心十分的宁静,因为清楚的知道我的使命。夜幕下的武汉并没有让我畏惧,反而让我心生怜爱,这座城市生病了,我们是来给它治病的,武汉加油!晓莹加油!做一个智慧的逆行者!

武汉晚安~

3 投入战斗,先保护好自己2020.1.28

1.27和28日两天,我们在酒店参加各式各样的动员会、培训会。党支部的建成、防护服的穿脱、各种护理细节的商讨,林林总总。为进入“战区”做着各项准备:护士服、雨靴、护士鞋、毛衣、脸盆、饭盒……

武汉蔡甸区的领导们对我们辽宁医疗队有求必应,我们觉得特别温暖。街头巷尾零星的市民,看到我们外套后面印着“大连卫生”字样,双手合十,面带微笑致谢,隔着口罩,也能看到他们的质朴的笑脸。我们能给与的回应也很简短,就四个字:“武汉加油!”

让我们一起加油,我们穿脱的努力,都是为了做到“零感染”,我们要全身而退,我们要先保护好“自己”,才能去保护好“家人”。

加油~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4 患者听出大连口音,“我们一起加油”

天晴朗,今天是我们进入病房的第一天。准备了这么多天,终于可以见到患者了。演练的再完美,到了实战穿防护服时,还是有些手忙脚乱。进入病区之后,感觉和我们医院的病房没什么两样。活儿都是那些活儿。上手都能干,只是可能每个地方的工作流程都不一样,怕做得不合规。这里的护理都很忙,可能是因为缺人,每天都是高强度的工作吃不消了。只要规划好工作流程,加上我们的注入,我深信,护理工作的效率是一定会提高的。

输液卡片是我和同屋小秋首先关注的事情,先熟悉了病床的分区环境、熟悉了治疗原则,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原本队长说让我们今天先看着,可是当看到武汉妹子们忙碌的身影,患者们希冀的眼神时,真的让人忍不住上前,核对姓名、药名。当病区的患者听到我们带着大连口音的普通话时,激动地说:“你们是辽宁医疗队的吧?谢谢你们来了”“武汉加油,我们一起加油~”

干了4个小时,觉得最困扰我的就是护目镜起雾,当看不清的时候,真的好着急。今天只是做了一些最基本的操作,练了练留置针、冲管、换液、收拾治疗盘。我深信我们三院护理队员一定会慢慢规范现有的工作流程,全新投入到工作中来,圆满的完成本次支援任务。

加油~

Ps:“张先生”“王女士”,希望你们能记得有一个辽宁口音的护士曾经为你们换过吊瓶,曾经在武汉遇见过~

5 搞定新发型,女兵你好!2020.2.1 9:50

适应了这么久,终于被编排到了感染五科。今晚我夜班,23:00到次日晨8:00。十年没倒夜班的我,真心有些吃不消,主要是白天睡不着。

毛躁的头发一直都是我的顾虑,既然睡不着那就剪头去。走了好长的路,也没找到一个略大些的理发店。最后进了街头一家小店,真的是小小的店。剪头的大姐很坚决的用乡音告诉我:“不剪女头!”我央求再三,“姐,不要有顾虑,我只想剪短,你放心剪,我不挑剔。”

在剪发的过程中,大姐平静的问我蔡甸区的病情重吗?会治得好吗?我微笑着对大姐说:一定会好起来的,只要你们戴好口罩,做好防护,就一定会好的。

20元,搞定了我的新发型,顿时就觉得利索和轻便了,真好。孙健主任说我像女兵,我也觉得剪完头发人都显得干练了呢~投入战斗吧!

早上6:00来活儿了,终于来活儿了。晨采血,共7名患者的血,平均每人3-4管,第一次带着手套进行采血,触觉真的有影响,但并没有影响到我的技术,嘎嘎,挺开心。

45床患者,一个白白净净的小伙子,在股动脉为他采了血气分析,熟练工种的我,很快就采出来了。

94年的尹弯妹伢子很是崇拜的看着我,说我血气采的准。我真心想说,妹子,你要是在呼吸科干,一干就是14年,你会采的比我准!

6 做微笑天使,温暖你!2月5日 21:00

今天我上“护二”班,有种入乡随俗的感觉。

说真的,来武汉济和院区工作的这几日,每天都在了解不同的职责,尝试着不同的岗位。但是初心不变,就是为武汉的患者尽一份力。

一上午完成了六套留置针的输入。工作14年留置针扎过的数量可谓不计其数,但带着三层乳胶手套透着起雾的防护镜完成这一操作还是头一次,真的很难,可都成功了,满满的成就感。

50床的大叔有点小倔强,湖北的护士小妹妹气呼呼的告诉我大叔要扎钢针不打留置针。他的病情有些复杂,每日要分四次输入同一种药物,不同意留置针,着实有些不方便。

于是,我告诉湖北小妹妹我去试试。温和的和大叔讲道理,告诉大叔这个药很金贵,如果渗漏会造成浪费,还有留置针的诸多好处。大叔很理解并表示愿意配合,真的很欣慰。

26床住着一位留置导尿的老伯,双脚肿得很厉害,看着他喘息的样子很心疼。接到医嘱为他静脉注射药物,习惯性的看了一眼他的尿袋,满满的,没有片刻迟疑立马帮老伯把尿倒掉。下班前又不放心的帮老伯倒了两次尿,看着老伯感激的眼神和笑容,很欣慰。

在病房穿梭撤药时被32床的阿姨喊住,要给我拍照,我欣然接受,拍完正面拍背面,阿姨说她要发个朋友圈感谢我们辽宁队的支援,说我们好温暖。

我身后的衣服上写着”辽宁队薛晓莹,微笑天使”。真心想做你们的天使,带着大家一起抗冠。让我们一起加油!

祝福晓莹一行医护人员

期待你们平安归来

加油!

来源:大观新闻

关注甘井子发布给个赞吧

1.【甘游记】甘井子区私藏着一个“小桂林”,夏天更是美成仙境!

2.【甘游记】甘井子区竟私藏一个避暑秘境,号称全国唯一!洗心洗肺还免费!

3.【甘游记】这条大连人留给自己慢“泡”的老街在甘井子,美的恍如隔世!

4.【甘游记】秋意起,美如画 大连市内登高赏红叶最佳去处就在这!

5.不羡大千世界,我就在甘井子享尽繁华万千!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从大连到武汉的12个日夜,经历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