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就被爸妈教育,站有站相,吃有吃相,吃饭要懂规矩。
特别是女孩子,吃饭一定要注意形象。
记得有小时候,因为吃饭发出声音,被严厉训斥。
当时觉得爸妈太严厉,长大后才知道,吃相能反映出很多东西。
从心理学来讲,一个人真实的样子几乎都是从平时不经意间的吃吃喝喝透露出来的。
英国行为学家Juliet A. Boghossian根据人吃饭的9种行为分析了人的性格,狼吞虎咽的人会优先考虑他人,挑食的人在某一个领域是专家……
一个人吃饭的时候,往往是最放松的时候,这时候潜意识里的东西就会表露出来,甚至可以说饭局是识人辨人的最佳场所。
可是今天的家长,考虑最多的是如何给孩子增加营养,让孩子吃得好一点,吃得多一点,却很少考虑餐桌上的家庭教育。每个孩子从他在餐桌上的“吃相”,都可看到他背后家庭的文化。
正如《礼记·学记》所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别让孩子的吃相,暴露了你的家风。
1
没人会告诉你
你的孩子这样没家教
聚餐时有熊孩子在场,简直就是灾难。
饭菜还没上桌的时候,闺蜜6岁的儿子晨晨忽然被什么东西卡住,小脸憋得发青、气喘吁吁,把当场的宾客都吓得半死。
还好在场有一位医生朋友实施急救,原来他趁大人互相拜年聊天的时候,为了避免另一个孩子问他要零食,一口气把所有冰糖都塞进自己嘴里。
开始正餐时,他吵着必须要妈妈喂饭才肯吃;他爱吃的糖醋里脊上来时,他非得把这道菜转到自己跟前,别的客人一口都没吃上。
席间闲聊,邻桌的叔叔指着一盘蔬菜问晨晨“你知道这是什么吗?”,他答不上来,换了另一个问,又没答上来,结果晨晨边吃边哇哇大哭,哄都哄不住,搞得那个叔叔满头大汗,极其尴尬。
晨晨在聚餐时的表现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呆了!
还有几个孩子,跟晨晨的表现也不相上下,我们不禁要问:现在的孩子都怎么了?
聚餐中孩子们的哭声、喊声、打闹声,声声入耳此起彼伏,把大人忙的鸡飞狗跳。
古人曰“不学礼,无以立”。餐桌虽小,但他们在这小小餐桌上的言行却体现了父母的层次和教育理念。
谁也不会直言道出你家孩子缺家教,但是一场饭局下来,有的人会渐渐疏远你,有的人会暗暗投诉你,还有的因为与领导同桌,孩子的表现导致个人形象大打折扣,你孩子的吃相,正在逐渐毁了你。
2
孩子的吃相
藏着一家人的幸福
孩子不好的吃相有三种:
霸道总裁型:看到喜欢的菜就霸占在自己前面,还不让宾客沾染;
狼吞虎咽型:菜都没上齐,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吃饱了再说;
皇帝巡逻型:超过6岁还要家长喂饭,一言不合就发飙。
中华民族素来是礼仪之邦,重视吃相,就注重礼节。即便是活跃在大众视线中的明星们,也特别重视孩子吃相的教育。
在《爸爸去哪儿》的将节目里,Max吃了一口馒头,就递过来给吴尊,吴尊毫不犹豫接过来就吃了。
Neinei问爸爸:“你喜欢吗?为什么你什么都吃?”
吴尊耐心地跟孩子们说:“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人没有东西吃,所以我们要珍惜粮食,不能浪费。”
黄磊曾经在微博上po过一张多多和妹妹吃饭的图片。照片中,两个女儿正在家里对着一大碗西红柿鸡蛋面开启吃货模式。
多多拿着筷子低头看着妹妹,似乎是在问她“要不要再吃点儿”。妹妹则乖巧地望着碗里地面,甜甜地笑,画面超级温馨迷人。
朱熹在《童蒙须知》上描述:凡饮食于长着之前,必轻嚼缓咽,不可闻饮食之声。凡饮食之物,勿争较多少美恶。
古人就已经参透了这样地哲学:吃相好看的人,家庭幸福指数一定很高。
3
餐桌上
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在餐桌上,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是教会孩子养成良好“吃相”教育的核心一环。
钱钟书在教导女儿用餐的时候,提到一个观点:吃饭有时很像结婚。
吃饭已经不单单是果腹这么简单的事情了。餐桌的还有社交的功用,比如联络感情、谈生意等等。
餐桌上的有礼有节,会让孩子一生受益。
小天王周杰伦爆料自己为什么会娶昆凌,因为她特别懂得感恩,有仪式感。
她会在吃饭前一家人坐在一起进行祷告,感谢这来之不易的食物,感谢是爱让家人永久陪伴,浓浓的家庭氛围深深感染了他。
前些日子,我去拜访一位老者,他的子孙后代都很优秀,他告诉我餐桌上最适合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在学校食堂,我经常会看到学生将整碗白米饭洒在一地,弃之泔脚,却毫无珍惜之心。
于是我会偷偷坐在这些学生的餐桌上,跟他们一起吃饭一起聊天,吃完默默收拾碗筷、不浪费一滴粮食,学生们看到我这样子做也会不好意思再倒掉。
感恩之心是一切道德的起源,常怀感恩之心的孩子,会知足常乐,珍惜今日生活来之不易。
在用餐过程中的每一个细小动作,都反映了每个人的教养。
每个人的“吃相”,不是个人私事,在社交场合,与朋友一起吃饭,“吃相”便成了社交礼仪。
文明的“吃相”应从小培养,父母长辈自己首先应为孩子做出榜样。
孩子在餐桌上要养成哪些好习惯?
1 用餐前(长者先,幼者后),家人各就各位,全家人坐定后,方可动筷;
2 学习正确端碗、吃饭:大拇指在碗边缘、其余四个指头放在碗底(龙含珠,左手拿碗的姿势;凤点头,右手拿勺筷吃饭的姿势),并养成习惯;
3 用餐过程中,随时保持桌面的整洁;
4 用餐时,细嚼慢咽,餐食在口中时不要说话;吃东西、喝汤不出声;
5 不翻捡盘中食物;取食配有公筷的菜肴时要使用公筷;筷子上沾有食物时不夹菜;
6 用餐过程中要安静(食不言);
7 单手不可同时拿两种餐具;
8 不可挥动餐具指人;
9 三餐定时、定量,不偏食、不暴食,珍惜食物不浪费;
10 退席时要将残渣收拾在自己的碗内,椅子放正,向同桌上告退说:“请慢用,我先走了”。
4
COCO LION
教会孩子好好吃饭
是最高级的家风
要知道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所以我们要多回家吃饭。
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在家庭聚餐中,养成吃饭的好家风,有助于个人在社会上的成就。想要孩子有好的“吃相”,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入手:
一 适当“偷懒”,增强孩子独立性
孩子从4岁起就要支持他参与到家务活动中,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比如,早上起床叠被,扫地擦桌倒垃圾,带孩子去菜市场逛逛,选菜买菜,计算价格等等。
如果家里来客人吃饭,让孩子摆放餐具,做些待客的准备工作。
二 为孩子量身定制立规矩
对于孩子来说,简单统一的规矩他们是可以接受的。
只要家长持之以恒,情绪稳定地要求孩子,每天抽10分钟跟孩子回顾一下执行情况,对好行为提出表扬,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孩子都会慢慢“按规矩办事”。
三 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
鲁迅说“儿童的行为,出于天性,也因环境而改变,所以孔融会让梨。”
比如,在家里,可以鼓励孩子分享水果、糕点给家里的每一个成员。并且要对孩子表达感谢,让她感受到分享后的喜悦感。
除了食物,玩具的分享,还可以帮助孩子扩展到情绪的分享。比如家长每天抽时间跟孩子分享一下自己的所见所闻,引导着孩子分享他的。
吃相是一个孩子教养的综合体现,日常生活中注重培养,餐桌上他就一定能成为家庭的名片。
孩子的吃相,藏着家庭的未来,是最高级的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