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轿车当街起火,火势蔓延很快,仅几分钟便无法控制。这是4月15日发生在让胡路区的一起轿车失火事故,看着大火将轿车吞没,不禁让人心惊胆战。
车辆自燃并非个例,每年随着气温升高,类似事故多发,车辆为何会自燃?如何规避自燃?
为此,大庆晚报记者专门采访了大庆市消防救援支队,工作人员结合以往案例,对广大车主发出提示;同时,记者还采访了汽修专家,从专业角度为广大司机支招。
当街起火
黑色轿车烧“趴窝”
“什么味儿?哪儿着火了?”4月15日11时40分左右,让胡路区远望大街上一家美容店附近,有店员闻到一股浓烈的烧焦气味,随后发现停在店门前一辆黑色轿车的前机盖,向外冒着白烟,烟雾中夹杂着烧焦的气味。
行人及附近店铺的经营者不断围拢过来,不一会儿,黑色轿车前机盖就烧着了,火舌顺势窜进车内。
火势凶猛,消防车辆到达时,黑色轿车已经烧得面目全非。不仅如此,黑色轿车旁边的一台红色轿车也受到“牵连”,车尾部被烧出了一个大窟窿。
万幸的是,起火的车辆当时单独停在了过道上,如果停在停车位上,可能会有更多车辆被殃及。帮助灭火的人说,车辆从开始冒烟,到烧至全车的时间非常短,即便现场有多个灭火器也起不到作用,幸好没有人员伤亡。
消防部门
漏电漏油是自燃主因
“车辆自燃事故多发于夏季,特别是气温不断升高后,一些老旧车辆,可能由于线路老化等问题发生火灾。”大庆市消防救援支队新闻宣传科科长赵寰宇,根据经验分析,漏电、漏油、短路、停车位置不当是车辆起火的主要原因,一些车辆长期使用,驾驶员不注意车辆养护或疏于自查,造成部件的老化、裂损,很容易产生漏电、漏油的情况。
除车辆自身原因以外,还有一些外部原因,比如将易燃物品如气体打火机、空气清新剂、发胶、香水等受热易燃易爆物品,放在车内引发火灾。
赵寰宇提醒广大车主,做好车辆的日常检查,防止电气线路故障或接触不良,以及漏油、漏气现象发生;按规定在车上配备灭火器,并且要定期更换,熟悉掌握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如在高速公路发生火灾,千万不要紧张,应立即将车停靠紧急停车道,用车上备用灭火器灭火,并在事故地段设立警示标志,向交通、消防部门求救。
汽修专家
“五方面”最易引发自燃
对于车辆自燃,相关技术方面又该注意什么?什么情况易引发火灾?大庆晚报记者采访了汽修专家万加汽车维修养护中心总经理王建国。
王建国通过多年汽修经验,找出五方面自燃原因。
1.加装用电设备不规范。比如座椅加热、手机操控启动、预热系统等,并不是说不能加装这些设备,但一定要到正规汽修厂加装。
2.改天然气不规范。如果车主到没有资质的汽修厂安装天然气设备,将面临很大的危险,千万不要贪图便宜。
3.改装车辆、维修电路不专业。维修电路时不认真、不专业,可能成为自燃的隐患。
4.要定期保养、检查。发动机5000公里就要检查或保养,一定要仔细查看发动机是否漏油。
5.小心老鼠上车破坏。停车尽量远离垃圾箱,如果有老鼠上了车,破坏了车内线路,极为危险。
王建国提醒,夏季将车辆停放在太阳下暴晒,遇电火花,也容易引发自燃烧车事故。
专业的事必须由专业的人干,许多老旧车辆存在乱修、乱弄现象,时间久了出现过热、电线虚接导致火灾现象,车辆超过6年,线路方面一定做好预防,不应该加装任何除原车以外的用电设备,不然很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