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尔顿走人,特朗普强硬外交走向终结?

2019-09-12   中国网观点中国

高望 国际问题学者

9月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在推特上宣布,要求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博尔顿辞职。而博尔顿随后也做出回应,强调其主动离职,而非被炒了鱿鱼。媒体有关博尔顿是否主动离职有各种猜测,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特朗普外交安全团队最后一个“鹰派”人物走人了。这对于观察特朗普政府未来外交动向有非常明确的指标意义。

博尔顿走人,特朗普强硬外交走向终结?

有关博尔顿离职的传闻早在几个月前就从白宫内部传出。当时,美国对伊朗施压正处在紧要关头,但美国对伊政策前后却发生了极不稳定的变化。总统、国务卿、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有关伊朗问题的表态有明显的不一致,以至于伊朗官方都不认为美国有可靠的谈判对象,这暴露了白宫内部对伊朗问题的巨大分歧。

而此次,媒体披露在是否与塔利班领导人在美国会晤的问题上,特朗普与博尔顿发生了激烈争吵,特朗普当即做出了让博尔顿走人的决定。而此前,特朗普宣布美国与塔利班的谈判“已死”。更令外界震惊的是,就在特朗普宣布博尔顿辞职的几个小时之后,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宣布特朗普将“无条件”会见伊朗总统鲁哈尼,转变之快可能连博尔顿自己都没有想到。

博尔顿走人,特朗普强硬外交走向终结?

那么,究竟为什么特朗普要在这个时候迅速让博尔顿离职,又在这个时候迅速放低姿态去与伊朗领导人“和解”?如果说博尔顿在一年多前加入特朗普政府是时势需要,现在博尔顿的离开更是时势需要。

特朗普并不是一个拥有强烈意识形态的执政者。“美国优先”或者“让美国再次伟大”的竞选口号暴露了利益至上的潜台词。作为一个商人出身的总统,他把利益高于一切视为自己的人生信条再正常不过。当初,特朗普搭建一个有“鹰派”色彩参与的外交安全团队,部分重要人物来自小布什政府,并非他继承了小布什的新保守主义,并非要向“右转”,事实上他还不断抨击布什时期的内外“右倾”政策,导致他和布什家族一直不和。

特朗普任用这些“鹰派”人物主要是为了实现其“美国优先”而形成的战术安排,最高限度提高“极限施压”的战术技巧,而像当时的国务卿蒂勒森、国家安全事务助理麦克马斯特、国防部长马蒂斯等人主张多边,主张责任,无法在理念上和行动上与总统同步而必须离开。从2017年至今,特朗普政府在对朝鲜、委内瑞拉、叙利亚等问题上对“极限施压”做了充足的运用,他希望这些战术的运用能给其带来巨大的讹诈收益,确保其实现所谓的“美国优先”能够在国内民意上加分。

俗话说,满弓易折。“极限施压”的战术不是为了把目标彻底压垮,而是迫使其让步获取更大利益。而随着美国政治进入选举期,“极限施压”的战术逐渐进入了疲惫阶段,伊朗等国正是看准了这一点采取了拖延战术,甚至反向向美国施加压力,特朗普也由于利益与时间加速赛跑而更加焦虑不安。

博尔顿走人,特朗普强硬外交走向终结?

进入9月以后,美国的各项经济数据逐渐开始对经济下行做出预警。最新数据显示,美国国债利率倒挂发出经济衰退信号,美国制造业三年来首度陷入萎缩,这些都对特朗普争取连任构成非常不利的外部环境。如果特朗普继续维持紧张的外交安全环境,继续聘用诸如博尔顿这些意识形态的执念者,在外交安全问题上如脱缰的野马一般向无法转圜的境地狂奔,又无法在短期内获取外部收益,那么经济衰退很可能因为外部市场恶化而提前到来,这会带来巨大的政治灾难,对民意还在不断走低的特朗普来说是无法忍受的。

外交是为内政服务的,博尔顿今日走人实乃时势所迫。白宫这两年的行动证明,特朗普无所谓强硬外交与否,他要获取的是现实政治利益。他需要一个懂政治的行动派,而非一个坚持理想的执念者,这应该是博尔顿当初走马上任时就应该想到的。而对于下一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来说,他想要坐稳最后一年多的位子,所学习的“榜样”不是博尔顿,而是蓬佩奥。(责任编辑:唐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