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术好≠数学思维好,提高数学思维,远比你想的重要

2019-10-15     爸妈精读

文/深浅慧

拿破仑说:“一个国家只有数学蓬勃的发展,才能展现它国力的强大。数学的发展和国家的繁荣昌盛密切相关。”

我也常为孩子的数学担心不已,也许自己是学习文科出身,对孩子早期的教育偏向阅读培养,对数学思维引导就很少。

一直认为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就是加减乘除,难度不大,没有必要过多重视。直到孩子在一年级的一次期末考试,数学考了92分,全班倒数第二!而孩子告诉我全班满分就有二十多个学生。

我很惊讶,仔细地检查数学试卷,原来低年级的数学考试不只是简单的计算,考题里的图形和计算结合题型居然占70%,这类题型不是单纯地考察孩子的计算能力,更注重孩子的观察能力和数学的逻辑思维能力。

有了这样的认识,我开始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帮助孩子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慢慢地孩子对数学很有兴趣。

终于在下一次期末考试,孩子拿回一张满分的数学试卷交给我。

可是,孩子却问我:“为什么要学好数学,老师说,学好数理化,有理走天下。对吗?数学不就是算算数,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是的,“数学实力”很重要,世界强国必然是数学强国。

数学不单纯是数字和计算,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关乎到国计民生,影响着国家实力。

学好数学,比想象中更加重要

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

从小到生活中衣食住行消费的数字,大到各领域学科,比如:医药生物、天文地理、材料能源、环境生态、信息网络、人工智能、机器人、国防科学、航天事业应用都成功地运用了数学,可见,数学是多么重要。

正如拿破仑所说:“一个国家只有数学蓬勃的发展,才能展现它国力的强大。数学的发展和国家繁荣昌盛密切相关。”

数学虽然很重要,但是很多孩子不喜欢数学,他们经常这样抱怨:

“数学计算很繁琐,计算错一步,全题都错。”

“几何图形太抽象,没弄明白。”

“数学很枯燥,看不懂应用题的意思。”

其实人对学习的喜爱除了天分外,大多数都是通过后天的培养和努力,学习数学需要很多耐心,花费很多时间去练习。所以当孩子遇上学数学的困难时,又没有找到更好的学习方法,自然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过早地放弃。

往往家长不懂得怎样帮助孩子度过学习难关,怎样去激发孩子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孩子保持学习数学的兴趣。

保持数学兴趣

才能获得学习的快乐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1、数学来源于生活,把枯燥的数字和生活劳动联系起来,转化成数学趣味游戏,使学习数学变得有趣、有意义。

我家有这样一个规定,孩子可以通过做家务来赚取零用钱,获得的零用钱自由支配,买自己需要的东西。

如:

扫地拖地:2元;

整理家居:2元;

洗碗:1元;

倒垃圾:5角。

在做家务赚取零用钱和使用钱的过程中,孩子学会对比和思考,做事变得很有条理和责任心。孩子的发现:

对比:难度大的工作报酬高,相反难度低的自然报酬少;

学习:认识人民币,有了钱的概念;

计算:用钱去买东西时,练习计算能力。

分类组合:在收拾过程中,把文具、食品、玩具、衣物、生活用品等进行归纳,学会了分类、组合。

实践出真知。数学无处不在,需要家长有心去发现,帮助孩子学习,随时激发孩子的数学兴趣,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

比如:姐姐比弟弟大4岁,10年后姐姐比弟弟大多少岁?易拉罐为什么要做成圆柱体而不是正方体?解答这些生活中的问题,都需要用到数学知识。

当孩子在学习数学的初期,能在生活中去认识数学、应用数学,用数学去思考、孩子的逻辑推理能力增强了,同时获取数学带来的乐趣,才能保持学习数学的兴趣。

2、书籍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是什么?罗素说:数学是符号加逻辑。

孩子在课堂上无法学到的东西,可以在数学课外书籍中得到补充,例如在数学类、启智类、思维游戏类书籍里,孩子通过玩数学趣味游戏,迷上数学,学习数学的情况也能得到改善。

《汉声数学图画书》,是一部经典数学科普类图画书。书中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图画让孩子了解数学本质,指导孩子结合生活中的事例。

以游戏方式切入学习数学,如“买甜筒数数”、“配对”“比较”“抢子”,就是通过图画和游戏结合的方式把数学符号和数学概念生动有趣地展现出来,让孩子轻松学习数学,打好扎实的数学基础,增强逻辑思维能力。

好的学习习惯

才能真正学好数学

教育家叶圣陶说:“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

2019年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国队金牌得主的谢柏庭,高一时就获得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等奖,并且拿到清华的“预录取”。

谢柏庭的学习和生活非常的独立和自律,他构建了自己的一套学习体系,为自己制定短期和长期的学习计划,在他厚厚的笔记本里记录下主要的知识点、难点和重点,学习非常的刻苦。

学习好的学生都有很好的学习习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事半功倍,这是一个共识,那么好的数学习惯有那些呢?又应该怎样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呢?

  • 1、重视数学方法和概念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指出:新的数学方法和概念,常常比解决数学问题本身更重要如《汉声数学图画书》阐述的就是数学概念

背熟数学概念、定理和公式是前提。当孩子理解透数学概念后,有了自己的想法和理念,达到认知的目的,拥有了逻辑思考的能力,才能真正学好数学。

  • 2、课前预习很重要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数学公式、定理和概念比较抽象,数学预习就是要思考概念、定理、公式的含义是什么?公式怎么去运用?等等,在预习数学的过程中,也是培养孩子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预习后,孩子把不懂的知识点带到课堂上学习、解决,从而提高听课效率。

  • 3、要有专心致志的学习态度

良好的学习态度表现为对待课堂听课的认真态度、独立思考问题的态度、独立完成作业的态度和课后及时复习的态度。

2019年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国队金牌得主华南师范大学附中胡苏麟,他非常热爱数学,所有的零碎时间都用在学习数学上,被大家评价为:他永远是那个书桌满是数学草稿纸的男孩!

知识的积累是在孩子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完成,态度决定一切!孩子是认真还是马虎?对待学习的态度,就决定收获到怎么的学习成果。

  • 4、适当多做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著名数学家苏步青说:学习数学要多做题,边做边思考。先知其然,然后知其所以然。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做题练习中,一定要给孩子进行举一反三,即会一题多解的能力。因为同一类题型,可以有几种出题形式,孩子通过多次思考和练习,熟练地掌握这类题型。

  • 5、好心态,才能在考试中发挥出色

考试前,很多数学老师都会反复地叮嘱学生:

*拿到试卷不要第一时间就急着做题,要先看题型,做到心中有数。

*做题时要反复读题、认真审题、做解题符号认真运算,使用草稿纸。

*做完后要注意检查,改正错题,不要漏题。

  • 6、学好数学,家长的帮助和鼓励很重要。

当孩子遭遇学习困境时,家长应多与老师沟通,老师的鼓励和帮助有利于孩子增强学习的信心;

在教育机构进行专业的学习辅导,以帮助孩子渡过学习难关。

总之,学习数学,孩子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时间,只有热爱数学,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和规律,才能真正地学好数学。

作者简介:深浅慧,富书专栏作者,二宝妈,专注儿童文学、育儿领域写作,分享教育和养育心得。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MKDP1m0BMH2_cNUgOjU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