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一定会来!期望这24个新春小故事能给你带来温暖

2020-01-28   美食点点

今天是大年初二往年都会在跑亲戚、聚餐、看贺岁电影中度过武汉肺炎疫情的影响下今年的鼠年春节注定是不一样的(甚至好多人都没心思过年)

“安静待在家”就是为社会做贡献的新春佳节大家都过得如何?小资君向粉丝、朋友征集了一波“春节故事”有奋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餐饮工作者、“宅”在家的普通人、传递新闻的新媒体工作者每个人的故事都是一幅画面为这个不同寻常的鼠年新春留下些印记
朋友圈都从以往的晒团圆照变成了24h的疫情情况直播站讲述者:小白身份:检验科医生
今年过年感触最大的就是,同事们的朋友圈都从以往的晒团圆照变成了24h的疫情情况直播站。因为自己是在妇产医院的检验科实习,所以没有机会像其他医护同胞们那样冲在一线,只能在心里默默为大家加油!希望大家都做好防护工作~不信谣,不传谣,相信国家和医护人员!

致敬白衣天使,

等待平安归来

讲述者:大倩

表姐是我们大家庭里唯一一位医生,平时家里人有个头疼脑热,都会让她看看,毕竟是瑞金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嘛,金字招牌了。这一次病毒一爆发,大家都很担心在一线的她,却又不敢询问,怕给她增加负担。
今天她自己发了个朋友圈,我们都知道,一是报平安,二是再次提醒大家,不要出门。家里的老人眼睛不好,我给老人们念她的朋友圈,念着念着,眼泪就下来了。自己再转发到朋友圈,致敬白衣天使,也为他们加油。
我们为什么热爱上海这座城市,正是因为有这些奋不顾身的人,默默守护。再次致敬白衣天使,盼望他们早日结束这场战役,平安归来!

在除夕夜,我见证了奇迹的发生

讲述者:木暮

清身份:日本友人

这是一个特殊的春节。因为我是中日混血,多年不回中国过年了,今年父母选择了在上海陪我过年。期待已久的春节,却因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破坏了。在除夕夜,我却见证了奇迹的发生。

我的前任是上海某医院的一名普通医生。除夕夜通过他的朋友圈得知上海首例确诊新型冠状肺炎病例治愈出院!而这个奇迹就发生在我前任所在的医院。

听他介绍这个病例入院后医护人员除了精心诊治和护理,还不断满足患者对食物的喜好,情绪低落时候医护人员的开导,病情得以逐步改善,已连续一周以上体温恢复正常,呼吸道症状明显吸收,两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阴性,符合国家卫生健康委最新的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确诊病例接触隔离和出院标准,终于于除夕夜治愈出院。

还有一份令我感动的是来自我的第二个故乡-日本。在当地各大药妆店,买口罩以及杀菌喷雾等的柜台,标有#中国加油#的标示。因为口罩的降价,我们也紧急调入了许多口罩,希望能尽一份绵薄之力。


在高速入沪的27个收费口,有每天24小时值班的医务人员

讲述者:ven

从小习惯了一大家子30几口人一起过除夕,今年考虑到外公外婆的安全,最终取消了,改为年初一带着全家人的礼物,一小队人马开赴花桥拜年。

回程已是晚上11点,老远就看到收费口排着长队,上海高速口进出都要检疫了,回程的车辆多数要检查登记,打开车窗一瞬间呆住了。

“诶!?”

“姐!????”

我姐穿着防护服,表情严肃的样子第一次见,跟平时穿什么衣服都要搭配的人完全两个样子,看来小时候她给我打针那种凶巴巴的表情不是装的。她一本正经地核实我的驾照、行驶证,又问我从哪里来然后登记。没有过多的寒暄,只是临走时叮嘱了一声:“叫你老妈去超市也带好口罩哦。“

其实作为一名急诊科护士长,姐姐的朋友圈每天都在转发在沪医疗圈的新动向,也每天在家庭大群里叮嘱做好这样那样的措施。

上海的高速入沪道口有27个,我是看到她这条朋友圈后才知道的,这27个收费口每天24小时值班的医务人员,是上海的第一道防线,或许可以这么说吧。

10分钟的时间,刚上架的300盒口罩就全部卖完了

讲述者:Justin

身份:商场市场部

记得放假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小年夜,我们商场B1超市的口罩就要到货了,掐着点等在货架旁,10分钟的时间,刚上架的300盒口罩就全部卖完了。印象特别深的是一个买了很多盒的男孩子,自己都舍不得拆开戴,就急匆匆地走了。我不禁回想起昨晚给父母各订了100个口罩,虽然店家说年后才能发货,但总比买不到的好。路过服务台,想着自己留两个用就好,所以把剩下的口罩都分给了客服同事,希望她们能够备足这个时期的存货。因为所属的行业是商业综合体,所以工作群内每条消息还是会第一时间确认,看到冲在前线的同事和后勤,深深地为他们感到自豪。

生日从人均千元的牛排馆变成了一杯掼奶油

讲述者:Kimi

1月25日本是我的35岁生日,恰巧生日当天和鼠年的年初一重叠了,也算一个普天同庆的好日子。从半年前家人就为我订好了饭店预备为我庆祝,我也邀请了一些好朋友们,准备中午在一家人均千元的牛排馆先庆祝上一轮。

本该是一个难忘的生日,可谁曾想过,突然爆发的武汉冠状病毒疫情毁了一切,25号当天上海已经一级响应,为了不给大家添麻烦,考虑再三,我毅然取消了一切,包括晚上和家人的生日聚餐,这是作为一个上海人应有的觉悟。

当晚,只买了一杯掼奶油当作生日蛋糕,作为上海人,掼奶油是我从小到大最喜欢的甜品,每次过生日总是要吃的,是其他高级甜品所不能代替的。


为因为这次疫情无法回家过年的朋友们敞开了小酒馆的大门

讲述者:Leo

身份:导演

虽然是导演,但其实自己主营一家小酒吧。本来是不打算在这个非常时期营业的,但为了兑现老客人们的承诺,在多次确认每个人最近的接触史和近来行程后、完全消毒了整家店,为那些因为这次疫情无法回家过年的朋友们敞开了小酒馆的大门,大家一起在店内看春晚、吃饺子,过了一个有温度的大年夜。
初三语文老师不一样的春节

讲述者:Grace

身份:语文老师

今年本打算和孩子们过年出去旅游,由于有两个孩子本来不准备走远,就想去南京附近走走逛逛吃吃,泡个温泉,突然来的疫情让我望而却步。没办法,作为妈妈,保证家人的安全是第一位的。
正好在一月份的时候临时接到领导通知下学期我要带初三学生。宅在家里正好刷卷,每天一套一模卷,下水作文写一写,也感觉惬意。作为老师,免不了想给我的学生们唠叨几句:希望你们利用好这个寒假,弯道超车,多多用功在学业上,用行动支持奋斗在一线的医务人员。
大家都有战场,医务人员战场在武汉,你们的战场在考场!当然啦~避免出门,注意个人卫生,安全还是第一位!

朋友筹备了许久的婚礼延期了

讲述者:Winnie

身份:创业者

上海过年本来就很冷清,今年因为这个疫情,更加没有了生气,自己和家人一起窝在家里,年过得比较普通,唯一担心的是弟弟今年高考会不会受到影响。不过有一件事非常感动:自己的朋友因为这次疫情、为了大家的健康,把原定于过年假期期间、筹备了许久的婚礼延期了。

大年初一忙了一整天的餐饮人

讲述者:carrie

身份:餐饮市场公司总监

其实我们餐饮业,每年过年,门店小伙伴们都是最辛苦的,大家团圆聚餐的时候,门店小伙伴们放弃休息,加班加点为客人们提供餐饮服务。但今年从小年夜开始,各店就有很多被取消的预订,商场和店铺也显得空荡。
好在公司从事餐饮已经26年了,尤其是经历过2003年非典,变得特别敏感,所以各类准备工作在年前都做得比较充分。每位在职小伙伴每天早晚上班下班测量体温;佩戴好口罩;随时进行手部消毒;餐厅喷洒乙醇消毒酒精;桌面每四小时擦拭一次;用专业设备一一高温消毒餐具;尽全力为门店入店客人提供安心的服务。
大年夜当天上海启动一级响应,年初一一早收到通知,部分门店临时决定调整营业时间。于是各种申请、沟通、协调、安排,从早上10:00开始忙到晚上。
借今日看到的一句话:但愿寒冷与灰暗今早过去,对美好,我们始终怀有希望。祖国,我们一起度过最艰难的时刻,祈福平安。

新媒体人在大年初一的深夜依旧在加班

讲述者:小张

身份:新媒体工作者

作为新媒体工作者,我们是一直在追赶新闻的人。今年公众号春节期间的备稿早就已经提前确认完。但因为爆发了武汉肺炎疫情,主编在小年夜忙着撤内容,改排期,很多吃喝玩乐的合集已经不适合再发了,只能推倒重来。
真正有责任的媒体人是不会借着疫情吃人血馒头,制造恐慌的!我想我们能做的就是把真实的消息传递给大家,不用虚假的文字煽动大家的情绪,这就足够了。
今年大年初一的深夜还是在桌前加班,不过能用自己的文字传递正确的信息,我想这都值了。

不能出门吃大餐,只能靠画画满足自己的愿望了

讲述者:切了西瓜卖西瓜

身份:喜欢画画的人

本来春节想出去觅食的,现在不能出门只能在家画饼充饥啦!
我画得还是很有食欲的呀,只能靠这样的方法满足自己吃大餐的愿望了!

三代五口的年夜饭

讲述者:mavis.dudu

虽然不能出去过春节,但是我家三代五口的年夜饭依然很温馨。还有新的家族成员狗狗的陪伴,更加有了意义。团圆干杯呀!

自取式外卖年夜饭,估计是一辈子一次的特别了

讲述者:啾啾

今年难得一年预定了外面吃年夜饭,不过现在是非常时期,都不能退就全部打包回来了。这种自取式外卖年夜饭,估计是一辈子一次的特别了!

让妈妈和她的牌友线上搓麻将

讲述者:木草草

身份:女儿

在我看来,说服我爸妈戴口罩并不难,因为前两年他们就在我的熏陶下养成了雾霾天开新风和戴口罩的习惯。难点在于如何说服他们减少外出。

因为在我爸妈的概念里,去楼下小区里遛狗,去门卫室和邻居闲聊,去邻居家搓麻将,以及去小区旁边的菜场买菜都不算出门。我前几天便开始每天转发肺炎相关的信息给我爸妈,但他们依然木知木觉,我妈回发给我的唯一一条资讯是说如何在家调养就能痊愈的文章。

大年夜这天晚上,我妈照例去别人家搓麻将了。我一晚上都在刷各个社交媒体上的信息,焦虑得不行,转发给她各种信息后又单独发了条消息:我明天想打针了,打完针这几天你能不能别去搓麻将了。(我患有慢性病,平时打的针会让免疫力下降)

我妈回来后对我爱理不理的,但第二天,她却装作漫不经心地跟我说上海又确诊了十几个人。大概是因为一夜之间又多了十几个病人的消息让她有了实感,她主动问我怎么在手机上跟好朋友一起搓麻将。


作为学生党,我也在用我的行动支持武汉

讲述者:mmm

身份:学生

作为学生党,一放寒暑假都在优衣库里兼职。年初一到年初三都是三倍工资,本来以为三天会忙到飞,但因为疫情逛商场的人很少,从开门到下午两点,来的人不超过15个,所以商场都选择提前关门。今年不一样,我会把工资的一部分捐给武汉红十字会,用我的行动支持一线的医生护士们!

自己第一次动手准备年夜饭

讲述者:林宝

今年春节本来是想着带父母自驾去南京的。突然来的肺炎迫使我们不得不改变计划在家里。最开始父母真的无法理解,甚至是觉得我们在小题大做、觉得口罩价格贵。一直到这两天一直不断给他们灌输这个是传染病、会人传人他们才越来越重视。
在家里宅了2天的春节,大家一起准备年夜饭,自己也第一次做了年夜饭,准备全家的下午茶点心,大家一起自拍全家福。简单又温暖的春节。希望好消息能一直一直传出来~大家加油~武汉加油!

大年初一宅在家看《囧妈》

讲述者:杨俊

今年的庚子鼠年的新春真的是有太多的第一次了!昨天是大年初一,按照以往的惯例,全家都会去寺庙去烧香祈福,祝愿自己和家人身体健康,心有所愿愿有所成。但因为疫情的原因所有宗教场所都闭门,这是所有大年初一的第一次。
以往的每年春节都会去影院看一部贺岁剧,让欢笑陪伴新的一年,今年不光贺岁档全部延期,而且影院全部关闭,太多的新春活动因为新型冠状病毒被叫停。不过在疫情面前,任何的措施都是为了保护我们的安全,所以假期七天,我决定就在家休息,看看免费上线的《囧妈》,吃吃美食,过一个特宅的春节~
为自愿报名去支援武汉的医生同事们加油

讲述者:王斐

身份:医生

作为医生,大年夜听到同事自愿报名去了武汉支援,向他们还有呼吸科的科主任和护士姐姐们致敬!他们是我们医院的第一支支援武汉的逆行者,希望他们早日归来。
我们的护士长每天关心着我们,每天必须上报两次体温,领导给我的关心,我们都记在心里。虽然我们门诊部大年初四就上班,但是希望同事们先保护好自己才能保护好更多的人!最后呼吁大家:过年期间尽量少出门,出门记得戴口罩,废弃口罩请合理处理,勤洗手!

感觉全国人民和我一样都宅家“坐月子”

讲述者:有两个宝贝的暖妈

身份:新西兰籍的上海人

2020迎来了家庭的新成员小猪,原本心里各种羡慕嫉妒大家热热闹闹的过春节吃年夜饭,而自己只能宅在家里坐月子。可就在过年前几天,爆发性的新冠状病毒事件,让全国人民都人心惶惶,整个朋友圈被其刷屏,一天比一天忧心忡忡。大年三十看到几乎所有的圈友都是一家人宅在家吃年夜饭,原本计划出行的、在餐厅吃年夜饭的、去亲戚朋友家串门的也全部取消,瞬间感觉今年全国人民都给我一样宅家“坐月子”了。 我也不禁感叹,今年是我打从有记忆以来,最少人一起吃吃年夜饭的一次,过往每年都是好几家亲戚大家庭一起过年的。而今年就只有自己家里五口人+新增的家庭成员六口人。不过为了有年味和仪式感,说来也有意思,即使在坐月子我也给自己画了个淡妆,给姐姐和弟弟都穿上了原本就准备好的大红色的年服,吃完年夜饭我们一起用美图秀秀玩鼠年自拍,各种姿势摆拍,自High了好久。只要有家人在身边,这个年依然暖心。

感谢抗战在同济医院一线医生和护士

讲述者:Gloria

身份:一个同济医院的老慢支病人

真的感谢抗战在一线的同济医院的医生护士们!我因为老慢支犯了,去同济医院配了强力枇杷露和一点药片,药喝完了,病也好了!感谢这些耐心的医生们!
吃货在家认真消灭零食

讲述者:Sharon

身份:吃货

今年真是不一样的年!早在去年十二月初订了去南京陪年迈亲戚过年的计划,顺势订了民宿。小年夜还在和亲戚确认年初一初二去哪里吃,然而除夕中午,亲戚发来南京关闭部分景点的消息,于是积极响应号召,我们就安心在上海的家里过年了。
在家干嘛呢?我和老公四目相望,哪里也去不了,作为吃货,只能自家茶话会了。泡上一壶好茶,搬出茶几下的各种零食干果,看电视、喝茶、嗑瓜子、剥松子和开心果、再来点哈根达斯和红宝石蛋糕……老公说,总算找到了认真消灭零食的机会!
这个年很平静很简单,没有出门,省下红包给武汉捐了款,愿家人和自己都健康平安,也愿武汉的朋友们能顺利渡过这次难关!

珍惜这一段被老天强制安静下来的日子

讲述者:开水泡

身份:在上海生活的天津人

我是天津人,工作生活在上海,哥哥和妈妈则生活在北京。所以往年过年,我都是年三十儿前一天到家,初十之后再走。老人年纪大了,一月初流感一直没好透,我很担心。回北京的时候疫情还没有报道的严重,也没有进入一级戒备状态。否则我当时暂时选择不回来了,不给政府添麻烦。
今年春节注定是一个若干年后都会被牢记的特殊时期。除夕看到各地的疫情报告,看到上海取消各大公共机构活动,我跟妈妈说我想尽早回去,尽量错峰出行,对自身防护和对他人的影响可能也起到微薄的作用。
回上海以后,在家撸猫看书刷剧煮咖啡,处理节前拖沓了很久的工作,感觉是一段被老天强制安静下来的日子。我觉得,挺好。别慌别害怕,大家都从自己做起就足够了。
疫情爆发之初,我在朋友圈写过这样一段文字:意识是行动的先驱。关于肺炎,我不觉得大家都是恐慌情绪,而是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自己做起,做好防范措施,不给其他人添不要的、因为任性无知带来的麻烦。只有大家都重视了,有认真的态度了,才能把风险降到最低。
昨晚收到在境外的朋友关切。我是这样回复她的:我相信上海,也相信国家,会过难关的。17年前我跟这个国家一起走过了非典疫情,我有几个同学都在一线,大家都扛过来了。这次也一定可以。
在这样的疫情下,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微光,但并不渺小。管理好自己,照顾好家人,是我们能做的最大的防疫贡献。我都准备在家自己好好做一个月饭啦!不偷懒叫外卖了。

取消了男朋友来老家送礼送请帖的计划

讲述者:大璐

男朋友和我约定好今年过年来我老家送礼送请帖,因为新型冠状病毒都取消啦,让他好好待在上海了。非常遗憾,本可以让外婆见见他的。

分享完这24个鼠年新春故事

更加坚信春天马上就会到来

也希望我们早点渡过这次的难关

加油!

最后还是要强调一下,在这个特殊时间点,大家最好不出门,不走动,勤洗手和消毒!如果一定要出门的话,一定要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