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关注,你关心的育儿问题这里都有答案
01
—
“医生,您看,我要不要把婴儿矿泉水放太阳底下晒热了再给宝宝喝?”
刚进入诊室,把宝宝抱到座位上,家长就突然问了这个问题。
由于初步登记信息时,家长跟护士说是因为孩子腹痛才来看医生的。医生并没有想到家长上来就会直接问与宝宝症状无关的问题,霎时间有些语塞, “宝宝喝常温的水就可以的。”
得到答案后,还没等医生询问宝宝的情况,家长又抢得先机,连续问了好几个养育中遇到的问题。
比如,关于喝水
孩子喝纯净水对健康好吗?
孩子能不能喝矿泉水?
如果不喝婴儿专用矿泉水会不会出问题呀?
再比如,关于吃冰棍
孩子能不能吃冰棍?
一天能吃多少?
三四天吃一口行吗?
……
总之,家长刚进入诊室就开始焦急地询问一系列养育方面的问题。
医生耐心解答了几个问题后,考虑到要以看病为先,于是就提醒家长可以先帮宝宝解决腹痛的问题,等解决完问题后,再进行平日养育方面的咨询。这时家长才停了下来,开始讲述孩子腹痛的情况。
02
—
通过家长的诉说,我们了解到宝宝刚刚满3岁,大概一个月前开始有偶尔腹痛的情况,而且他最近一段时间一直有口气,呕吐过一两次。宝宝的排便情况倒是没什么异常,只是家长透露宝宝从小排便次数就比较多,平均每天2~3次。
针对这种情况,医生决定先帮宝宝查体,在触碰宝宝腹部时,宝宝没有明显地压痛,只是腹部气体比较多,看起来并没有特别严重的疾病,可能是消化不良造成的腹胀引起了腹痛。不过,保险起见,医生建议给宝宝进行腹部B超,排除慢性阑尾炎等可能会导致腹痛的情况。
另外,孩子口腔有异味、偶尔呕吐,并且排便次数比较多,这些情况可能与肠道菌群失调有一定关系,医生建议给宝宝进行肠道菌群检测,等检测结果出来,再帮宝宝制定具体的调理肠胃功能的计划。
在帮宝宝查体时,医生简单询问了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
首先,宝宝长得挺不错的。
他的饮食、睡眠情况都挺好,身高和体重一直处于90%左右的水平。
其次,宝宝的运动能力发展得不错。
刚满3岁的宝宝能够双脚跳,而且滑板车和自行车都玩得很不错。
第三,宝宝的语言能力也很突出。
他已经能够跟大人进行无障碍的交流,能够理解比较复杂的问题,也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总的来说,这个宝宝整体发展得很不错!
03
—
当医生讲完了治疗方案后,家长又继续向医生询问他遇到的各种问题。
比方说:
孩子能喝常温的牛奶吗?不需要加热吧?
孩子平时水果、酸奶吃的有些少,有没有问题呢?
孩子这种情况算偏食吗?会不会影响他的生长发育?
……
您说,男孩子该怎么养呢?
您说,我能当孩子面说他不好吗?
……
相信大家能看出来,这个宝宝的情况并没那么复杂。但家长的表现,仿佛是在养育中遇到了重重困难。问题问到最后,家长无奈地感叹了一声“医生,养孩子怎么这样难?我感觉当家长好累啊!”
听着家长的苦恼,医生缓缓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首先,看诊时,问问题要提前准备
如果想要有针对性地问问题,可以在看诊前,将自己想要询问的具体问题按照一定逻辑进行整理归纳,这样在也便于记忆医生讲解的应对方案。
其次,做家长不要太过焦虑
养孩子并没有那么复杂,别给自己太大压力。你看你小时候,卫生条件和饮食条件与现在比相差很大,但你不也是长得挺好的吗?不能说经济条件越好,孩子却越难养吧?
如果孩子吃得好、长得好、精神状态好,那他就应该没有特别大的问题。你就不需要把不是问题的小事儿,当做很大的问题,这样的话,在你遇到这些问题时就能不慌张,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
特别是在孩子身体不适的情况下,你就更应该镇定了。如果你过于紧张,在医生问诊时,就很容易分不清主要问题和次要问题,这就不利于医生抓住重点信息,更不利于顺利地解决孩子的问题,对不对?
听到这,家长诚恳地点了点头,表示会尽量调适自己的情绪,不给自己那么大的压力。
其实,家长们的养育焦虑我们十分理解,只是很多时候,往往越焦虑越无法理性思考问题,这样反倒可能会影响孩子健康成长。如果你现在正处于这位家长的状态,你可以适当让家人分担一些照看孩子的工作,尽量避免给自己过大的压力。
这样才能更好地陪伴孩子长大,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