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武汉的意大利人:中国在尽一切可能帮助意大利遏制疫情

2020-04-27   欧洲时报

【欧洲时报4月27日李朔编译】2020年1月23日是马特奥·乔万尼尼(Matteo Giovannini)在武汉办公室正常工作的最后一天。就在同一天,武汉因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而封城。意大利安莎社报道,当疫情在中国肆虐时,身为中国工商银行意大利高级财务经理的乔万尼尼是公司中唯一的外国人,如今相关员工大多在家工作。疫情期间,尽管乔万尼尼很想与同事打网球,以及在“中国通们”每月举办的商务午餐会上结识更多朋友,但他还是被迫待在家里,与中国妻子享受一起的时光。

曾作为意大利经济发展部中国特别工作组成员的乔万尼尼表示:“我们以此为契机,停下来思考,然后再重新开始。”他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中意贸易关系领域,“现在暂时的停止是为了挽救更多生命,减少更多的牺牲。”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传播,意大利已成为受疫情影响最大的欧洲国家之一。通过与意大利相关人士保持密切沟通,乔万尼尼不断提供中国采取的防疫措施,以便意大利当局可以“考虑”在意大利境内也采取相关措施。

“严格措施和严守纪律是必要的”

2019年底,新冠肺炎病毒在武汉出现。随着疫情的蔓延,中国大陆所有省份都启动了公共应急响应,这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封锁、严格的自我隔离措施以及在全国范围内关闭企业。

同时,中国当局开始监测居民体温,评估他们的健康状况。人们停止外出活动并留在家里,每当要出门时,都需要戴着口罩。公司暂停业务,工厂中断生产。乔万尼尼对于中国在一开始就采取了广泛而严格的干预措施感到震惊,直到亲眼目睹该病毒在海内外呈指数增长之后,他才意识到这种流行病的严重性。意大利3月11日报告了超过1万例确诊病例,同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本次疫情为“大流行”。目前,全球感染病毒人数还在持续增加。乔万尼尼说:“观察到该病毒在其他国家的传播,并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干预进行比较后,我开始认为采取严厉措施是必要的。”

考虑到中国采取严厉措施的经验,这些措施有助于减少新病例的增加并控制疫情传播,意大利总理朱塞佩·孔特随后签署了一项政府法令,从3月10日起进入全国“封城”状态。乔万尼尼通过社交媒体与意大利的亲朋好友保持联系,并在困难时期不断分享他的生活经历。乔万尼尼说,“我的意大利朋友不像我们在亚洲那样习惯戴口罩。”“我向他们解释说,这是避免传染的必要预防措施。”他承认,“意大利必须向中国学习的一个方面是严格遵守相关纪律”。乔万尼尼补充表示,这场严峻的公共卫生危机要求“每个阶层的每个人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行动所展现出的东西比嘴上说说更有力”

随着意大利疫情的恶化,乔万尼尼试图促进并搭建中国企业和个人向意大利捐款的渠道。他帮助捐助者与意大利驻中国大使馆建立联系,并向他们提供帮助方案。乔万尼尼解释说,“在边境关闭,海关检查可能延迟或永远不能保证成功交付捐赠的情况下,官方机构渠道是目前成功交付的最安全渠道。”中国国内虽然还正在与疫情作斗争,但仍然尽一切可能帮助意大利遏制疫情。

3月12日,一支由9人组成的中国救援队抵达罗马菲乌米奇诺机场。该小组成员包括来自四川的4名医学专家和1名意大利语教师。乔万尼尼说:“看到中国医生到达意大利帮助意大利人真是太好了,”他回忆说,“2008年四川遭受强烈地震灾害时,意大利派出了14名医生进行救灾,这些都反映出了中意两国之间的友谊,而通过行动所展现出的东西比嘴上说说更有说服力。”

为了表达对中国在全国封锁期间给予意大利支持的赞赏,意大利人透过阳台和窗户唱起了“感谢中国”(Grazie Cina),这些短视频在中国互联网上风行一时。3月16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孔特通电话表示,中国会增派遣医学专家组前往意大利,竭尽全力为意大利提供医疗物资和其他形式的援助。

乔万尼尼宣称,“我坚信两国之间的关系将向更深入发展”,他愿成为“两国文化和两国民众之间交流的桥梁”。

3月26日,杭州1314路中意巴士换上了“新衣”,希望通过这辆象征中意友谊的特殊巴士,为意大利民众抗击疫情加油鼓劲。(图片来源:中新社)

他表示,“在疫情平息之后,意大利和中国将进一步加强联系。”4月8日,武汉市长达76天的封城终于成为过去。春天“步入”这座城市,热干面的味道再次在街道上蔓延。而在中国各地,企业已逐步恢复有序运营,人们可以走出家门,父母带着孩子走到户外感受久违的春风。同时,意大利的防疫措施减缓了新冠肺炎病毒的传播。虽然重症监护室的人数在减少,每日死亡人数在减少,但意大利政府将隔离期延长至5月3日,并有望在此后逐渐恢复正常生活。乔万尼尼确信“在隧道的尽头,光明终会出现”,他希望本次疫情“尽快”结束。而在危机结束后,他要去北京,去他最喜欢的意大利餐馆用餐,在电影院看电影,拿着网球拍回到他以前的“赛场”。他还希望与妻子一起去意大利探望家人,并进一步探索世界。他总结说,“在我的愿望清单上,还有很多地方要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