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见过世面与否,很重要
吴用是梁山军师,但很可惜,他却无法达到军师的高度。因为他做人也好,做事也罢,自作聪明的时候太多!
对比下诸葛亮,诸葛亮是位见过世面的人,出山前走遍大汉的山山水水,这才能在“隆中对”时,指着地图说出“三分天下”。且混的圈子也都是如庞德公、水镜先生这类精英。所以吴用的自作聪明,就在于其没见过世面!
最明显的例子是,宋江题反诗被抓后戴宗来梁山求援,吴用虽想到了一切,但最终却经不住拷问。
知府问:“我家府里门前,谁接着你?留你在那里歇?”
戴宗答:“小人到府前寻见一个门子,接了书入去。少刻,门子出来,交收了信笼,着小人自去寻客店里歇了。次日早五更去府门前伺候时,只见那门子回书出来。小人怕误了日期,那里敢再问备细,慌忙一径来了。
知府大怒:“但有各处来的书信缄帖,必须经由府堂里张干办,方才去见李都管,然后达知里面,才收礼物。便要回书,也须得伺候三日。”
这不是戴宗的失误,更不是吴用“那个圈没有画圆”。就算吴用面对这样的考问,也会漏洞百出。因为他根本就没见识过,蔡京那太师府的复杂。这根本不是靠想象力就能想出的。结果吴用却就敢假冒蔡京家书,这就叫自作聪明!
这点,同样也反应在宋江身上,面对李师师, “宋江口滑,恶拳裸袖,点点指指,把出梁山泊手段来。柴进笑道:“我表兄从来酒后如此,娘子勿笑。”
所以,不要试图用自己阶层的角度去揣测,否则必吃亏!若不知道,不懂,就坦言或干脆搞懂了再说,没人会笑话甚至轻视,但就怕“装”。
同时,这也是为何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原因!做人也好,做事也罢,见过世面与否很重要,不懂这件事,会吃大亏!
其二:平台实力如何,很重要
平台的实力,大多数情况下远远大于个人!无论你在这个平台有多牛逼,但也必须要懂得,平台是合力,自己是合力的一部分。所以,平台的实力才是真正的竞争力!
桃花山的周通为抢媳妇,被鲁智深给揍了。结果,整座桃花山就此偃旗息鼓,揍了也就揍了,因为桃花山这个平台的实力,还比不过一个鲁智深!
吴用敢假扮算命先生去卢俊义家,却不担心自己的身份暴露。那是因为他背后是梁山这个平台。就算被识破,又能如何?卢俊义敢不敢交给官府?就算交给官府,官府敢不敢杀?答案是否定的,不敢!
因为如此一来,大名府内的许多人,就会恨死卢俊义:我们过得好端端的,你卢俊义却扔来了梁山二把手,这不是给我大名府,惹了滔天大祸吗!故而一旦情况有变,必先卖了卢俊义!
而这一切的根由就在于,梁山这个平台,实力强悍到州府都没法对抗!因而,但凡梁山好汉被抓,没人敢轻易杀掉。不信?再看看刘唐,他孤身一人投奔晁盖时,只因像强盗,睡着觉呢就被捉了!
所以,一个人在做事之前,最好先掂量下你背后平台。是学吴用玩一把“闯虎穴”,还是学周通白挨一通揍,背后平台实力如何很重要,不懂这件事,会吃大亏!
其三:悟性水平高低,很重要
做人,什么最重要?是悟性!那么一个人悟性水平的高低,是什么在起作用?
鲁智深最初不识字,看到城门张贴捉拿自己的告示,还凑过去看,亏得被金老头看到,把他拉走了。那么,为何鲁智深却在坐化前,写出了“今日方知我是我”的“颂子”?
显然鲁智深从最初不识字,到最后写出禅意满满的“颂子”,不是“九天玄女”教的,是他通过学习取得的——想悟性高,就必须要学习,这点很重要!
还如燕青,他是“吹的、弹的、唱的、舞的、拆白道字、顶真续麻,无有不能,无有不会”,这样一位全才,照样也从来没放弃过学习,如在秋林渡学习射术,一连射下好几只大雁。
最终,鲁智深圆寂成佛,燕青,潇洒天地间!
学习没有早晚,悟性没有先后,都是积累的结果。倘若说,做事靠平台,是为了人生进取的话,那么做人靠悟性,就是为了让我们“站稳脚跟”,不至于像宋江和卢俊义一般,玩命做事进取到最后,却被“放倒”。
故而决定悟性水平高低的,从来不是现有的地位、身份,而是学习态度和能力,若不懂这件事,会吃大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