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今天的文章之前,我们先来带着孩子做一个小测试,看看他的平衡能力怎么样!
儿童身体平衡小测试
(仅供参考)
年龄:
针对3岁以上儿童
测试内容:
1.准备:让孩子光脚站立在水平地板上
2.口令:双手打开侧平举,目视前方,金鸡独立,保持平衡不动
要求:
3到4周岁儿童3-5秒,5到6周岁8-10秒,7周岁以上30秒。
人类在地球上的一切活动都以平衡感为基础。
——老岳
结果分析
如果孩子做不到,可能会有如下风险
1、身体平衡障碍;
2、身体稳定性、协调性障碍;
3、语言、注意力或者学习力可能会受到影响。
平衡感不好,通常可追溯到前庭功能障碍,
而前庭对儿童语言、学习、注意力等影响巨大。
——老岳
改善建议
1
加强肌肉耐力训练
儿童动作能力发展遵循“肌力—肌耐力—稳定性—协调性—平衡性”的基本进程,可见,儿童平衡能力的具备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从肌力,肌耐力一步一步发展而来的。所以,想要锻炼儿童平衡感,也要检查孩子前面的基础能力是否达标,如果【肌力】(肌肉的爆发力,我们常说的力量)不够就锻炼肌力,有肌力没有肌耐力,就锻炼【肌耐力】(肌肉长时间维持一个姿势所需要的力量),肌耐力也有了,就要看【稳定性】,再看【协调性】,协调性有了,平衡感自然而然就会具备!
感觉统合动作理论
肌力—肌耐力—稳定性—协调性—平衡性
——老岳
锻炼游戏举例:
【肌力、肌耐力】锻炼:打闹、跑步、爬楼梯、蹲跳......
【稳定性】锻炼:“金鸡独立”、单脚跳、双脚跳、走路沿......
【协调性】锻炼:开合跳、爬行、跳绳......
2
加强前庭系统训练
当孩子能够控制自己的脑袋,抬起头的时候,它的平衡感就已经能够感受到姿势的变化,并把这些感觉信息传递给大脑。而且在这个过程中,由平衡感主导,其他像视觉、触觉和听觉等多个感觉系统也都会参与其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平衡感把其他感觉结合在了一起。
虽然在调节平衡的过程中,有很多器官参与了协调配合,如肌肉、关节、韧带、眼睛等,但最重要的还是藏在内耳当中的前庭器官——内耳的三对半规管及耳石结构(碳酸钙结晶体)侦测地心引力并控制头部在活动中的方位,才保持了身体的平衡。所以,想要锻炼孩子的平衡感,针对前庭系统的训练一定不能少。如何锻炼前庭系统呢?举一些例子:
前庭系统掌管平衡感。
——老岳
锻炼游戏举例:
1.摇晃运动:采取腹卧位、仰卧位、侧卧位等体位进行荡秋千,俯趴大龙球前后左右摇晃,父母在床上抬起孩子摇晃等;
2.旋转运动:旋转木马,转转椅等;
3.跳跃性运动:蹦床,大龙球上跳,平地跳等;
4.要求一定姿势的运动:骑脚踏车,爬行,三级跳、滑草、滑滑梯等;
5.能带来速度感,距离感,位移感变化的运动:青蛙蹬,对墙抛接球,滑冰等。
<原理揭秘>
在内耳当中的前庭接受器一共有两种:
一种由连接于神经元上的小碳酸钙晶体构成,用来反应重力,叫做重力接受器。
另一种在内耳当中的三对半规管内,当三对半规管内的液体因头部转动产生流动压迫接受器的时候,会产生感觉信息并经由前庭神经传至前庭神经核。也就是说,它主要用来输入运动感觉的。
重力接受器和半规管传来的感觉输入结合起来,就可以非常精确地告诉我们,在我们和地球的引力关系中,是在什么位置,是动是静,是快是慢,是什么方向等。反过来讲,通过动静变换,方向位置变换的运动,就可以给前庭觉带来丰富刺激,从而促进前庭功能的发展与完善(改善)。
- The End -
免费做感统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