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绝对算是众人瞩目国漫的一年。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爆燃,让国人心潮澎湃,“国漫之光”“国漫崛起”是欣喜若狂也有热泪盈眶。
而正在热映的《罗小黑战记》,再次掀起了狂潮。
宣发不及《哪吒》到位的情况下,几乎扯平了《哪吒》的评分,开分8.9的高口碑也被称为下一个“哪吒”。
又一部爆了的国漫,接过衣钵的《罗小黑》,能否再创国漫奇迹?
有生之年系列
高萌“罗小黑”,该看!
《罗小黑战记》的前身是动画番剧。
从2011年至今,6年才更了28集,平均三四个月一集,每集只有几分钟,速度之慢史上没有前例。
为什么更这么慢?因为制作团队实在穷,有钱了做一集,更完又没钱了那就晾着先挣钱。
虽然慢但足够精良,Q萌的人物形象,故事的奇思,童趣又不乏深度的情节以及天马行空的画风和格局收获了大批的“死忠粉”。
豆瓣评分9.6,B站评分9.9分,1.1亿播放,92.7万条弹幕,248.7万人追番。
优秀与否,观众的肯定一目了然。
苦等8年,终于等来了电影版《罗小黑战记》,于是被粉丝称为“有生之年系列”。
原本定的9月12日上映,也因为点映的火爆,提档到9月7日。
电影算是动画番的“前传”,讲的是番剧发生前,妖怪猫咪罗小黑在自己的森林被毁后初入人间的故事。
也就是说动画番对电影的影响不大,在这之前没看过原番的朋友,也大可放心买票观赏。
电影延续了番剧版画风,走的是“软萌治愈中国风”路线。
罗小黑软萌,无限和风息又帅又飒,“颜粉”福利大放送。
顶配声优和久石让式的配乐,环境的设计及打破了地域和年代的界限,没有死磕“中国风”,不拘一格的空间想象,是一部好国漫该有的素质。
故事里没有纯粹的好人坏人,也没有扁平的善恶之分,作为国漫,这一点是难得的。
“呆萌+傲娇”CP,从头萌到尾,加上导演得心应手的冷吐槽和紧跟时代步伐的笑料包袱,而且无任何低俗笑点,相比《哪吒》屎尿屁的笑点更胜一筹。
比如上岸后遇到的那个壮汉樵夫,是《大鱼海棠》操着湖南口音的鲲。
无限带小黑去吃饭,穿着一身古装,从兜里掏出湿掉的钱和手机扫二维码支付是真的违和得搞笑,最后掏出来抵钱的玉佩上还刻着“值钱”,是很皮了。
无限开电动车载小黑,带小黑去坐地铁,住酒店睡大床,吃麦当劳等一些情节,打破了时空限制,真实又好笑。
“友情客串”的哪吒穿着印有“NAZHA”(参照杨迪妈妈四川口音)的T恤和“可拆卸辫子”的梗。
甚至还插播了很皮的新闻联播说唱“你看这个球它又大又圆”。
作为“彩蛋式动画”,奇思妙想的《罗小黑》可爱得来还很皮,贴合电影“轻松治愈”的基调。
技术上,也可圈可点。
《罗小黑》不同于《哪吒》,是一部2D动画。
虽然线条粗略简单,大色块无阴影作画,看似随性,却难把控。
但《罗小黑》在制作上,作画干净,分镜、动作都颇为精良,打斗场面也精彩,虽然有些眼花缭乱也够燃,说是国产二维动画的天花板也不为过。
《罗小黑》在还未上映之前就已经口碑爆棚,点映开分就上到了8.9。
站在“国漫崛起”的角度,当然一百个愿意看到“人人都爱罗小黑”,但迫不及待就打出逆天高分的,不戴“粉丝滤镜”的有多少?
喜欢《罗小黑》的粉丝,先别骂,蝉主跟你们一样欣喜,但同时也担忧:
通篇的夸赞和漂亮到刺眼的分数,是不是又一次集体捧杀?
下一个“哪吒”?这次我不想捧杀
《罗小黑》诚意十足,优质惊喜之作,蝉主不否认。
鼓励没错,但过度捧杀咱们先缓缓。
客观地说,不管是角色塑造、故事细节还是气氛渲染上,《罗小黑》都有不少可改进的空间。
首先电影最大的缺点,就是粉丝向属性太明显。
没看过原番的观众虽然能基本无障碍得食用电影,但一些“专有名词”理解起来会比较费力,比如领域、灵质空间、老君,甚至嘿咻(就是那个迷你小小黑),路人观众应该听着都是蒙圈的。
需要边看边思考,或多或少会降低影片的观感体验,这对出圈还是造成了一定门槛。
也能看到给电影打五星逆天高分,强推安利的也大多是粉丝。
二是影片节奏。
这点很多人也讲过了,前半段一个多小时啥也没发生,略显拖沓,矛盾全堆在最后一并解决,收尾显得有些仓促。
其实整个故事不复杂,拆开就两条主线:
以风息为头的暗中密谋复仇
小黑和无限的治愈师徒情
明明是双线并推进,但观看上却略感割裂,两条线看似紧密相连,表现出的信息量却又难对等。
“人与妖”世界观、“温和派和激进派”的设定也略显老套。
《哪吒》和《罗小黑》都用了最流行的“高冷+萌”的“双主角CP”,想用反差萌和模糊的暧昧来“讨好”观众。
这一套的确吃香,但人物形象也稍显纸片和流于表面。
一人一妖,从敌对,到敞开心扉走进彼此内心,小黑的成长和无限内心的波涌,是电影主线想表达的。
但从出场到结尾,小黑变白发的爆发,似乎都没有看到真正的成长。
无限还是外冷内热的冷酷公子,小黑还是那个高萌的孩子,除了长时间海上漂泊,黑了一点。
但还是要说,瑕不掩瑜,《罗小黑》算得上国产二维动画的高水平。
完全原创这一条就足以加分,故事框架说不上创新,《罗小黑》的出现也再次印证了中国动画电影的进步。
但责之深爱至切,想要负得起“崛起”,就要听得进批评。
总是以支持国漫的心态和粉丝滤镜来打感情分,《罗小黑》不是下一个“哪吒”,也只能成为第二个“哪吒”。
这次,我们别再捧杀。
不是复兴,是复兴的开始
“国漫崛起”无疑是今年夏天最热的话题。
从《大圣归来》开始,国漫在发展在前进,《哪吒》到《罗小黑》,一步步见证了进步和惊喜。
《罗小黑》和《哪吒》一样被寄托了厚望,《哪吒》讨好观众的嫌疑,不明说也已见端倪,这个短板在《罗小黑》身上不重但也有。
假如用电影的标准来评判,《罗小黑》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蝉主希望大家能跳出粉丝滤镜理性看待。
导演本人自己也在微博和采访中表达过“认为分数偏高”的担忧,也呼吁大家不要过分维护,毕竟还属于小众范畴,团队也的确都是“穷且少”的新手。
以下是导演的采访片段:
“我觉得这个分数有点虚高”
“你自信一点”
“好,这个分数绝对虚高”
“这种超能力和中国风造型的结合,你是怎么想到的?”
“因为我是中国人,也没去过别的国家,所以也画不出来别国的风..”
很皮,但看得出没飘,从导演的微博和对话上看,是认真做事的态度。
能承认欠缺,接受不同的声音的存在,这一点就已经很棒。
但也没有忘记,曾经的国漫有过巅峰,也曾引领过风骚。
早期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的惊艳,让如今已是世界动漫大师的宫崎骏仍此生难忘,中国水墨画的留白,高超的艺术表现令他心生崇敬和羡慕:“最好的动画在中国”。
《山水情》的匠人精神,诗一样的气质,被公认为水墨动画“至今无人超越的典范”,在2006年昂西动画节评选的“世界上100部最伟大的动画短片”,中国只有《山水情》入选。
《大闹天宫》的横空出世,把国际动画界都吓得震了两震,抱回了一堆国际奖项和褒奖,至今仍是中国动画的“镇山之宝。
《哪吒闹海》不用说了,在蝉主的认知里,在它之后几乎再没有拍出过这样伟大的国漫。
可这条路在变幻莫测的浮躁市场和欧美日漫的文化撞击下,被阻断过,弄丢了昔日的辉煌。
但欣喜的是,这几年进步不断,路在一点点被修正。
有日趋成熟的动画技术,也有看得见的热乎乎的真诚。
我们能不能做出国产好动漫?能!
能不能做出真正代表中华文化的好动漫?三十年前的《山水情》可以,《大闹天宫》也可以。
现在,我说路虽漫漫,但绝对未来可期。
三十年前,我们早就崛起过,现在要喊的,并非崛起,而是复兴。
从《哪吒》到《罗小黑战记》,高票房高口碑,算国漫复兴了吗?
蝉主想说,我们再等等好吗?
《罗小黑》们虽还有点距离,但诚意和质量足以让我们看到希望。
不是“国漫复兴”,但,是复兴的开始。
我们再耐心点,该来的,一定会来。
蝉创意是一个全中国最糟糕的公众号,我们专注于人类脑洞开发的事业,对艺术作品、潮流文化、网络热点进行野鸡式播报,在毁灭你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向世界传递我们的虚情假意。
【未经许可 | 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