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0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总结2019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并部署了明年经济工作。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这样定位了房地产市场:要加大城市困难群众住房保障工作,加强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做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大力发展租赁住房。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全面落实因城施策,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长效管理调控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定位:重申房住不炒
回顾过往几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率先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随后,2018年、2019年重申“房住不炒”。
2019年4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重申了“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7月底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此番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申“房住不炒”以及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长效管理调控机制,中国房地产政策的定力和稳定性清晰可见。
重申“房住不炒”释放什么信号?
“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前期有猜测认为,房地产市场可能会被适度用于提振经济,‘房住不炒’的定位或会淡出。”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住房大数据项目组长邹琳华表示:
重申“房住不炒”,明确了政策底线,可有效避免2020年楼市“小阳春”式的强季节波动再度出现。
会议将“加强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做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 放在重要位置,说明房地产市场促进经济、改善民生的政策着力点将转向存量升级改造。
2019年8月以来,一些头部房企开始出现不同力度的降价促销活动。以价换量,不少房企10月份成交量创出新高。10月份70城房价显示,房地产市场进一步趋稳,价格涨幅有所回落。一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涨幅均有所回落。
11月,楼市表现相对平淡。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
四季度各地楼市降温的态势进一步扩大化,一二手房出现房价环比下降的城市逐步增多。
瑞银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表示:
继续强调“房住不炒”,意味着明年不会刺激房地产。
明年楼市调控可能有哪些变化?
易居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
预计未来楼市调控政策以稳为主,中央层面不再进一步升级调控,同时更加注重民生,这意味着部分政策可能会调整放松。因为全面收紧的调控会“误伤”合理的住房消费和购房需求,注重民生则需要一个渐进式的、合理的政策支持。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住房大数据项目组长邹琳华:
“全面落实因城施策”意味着地方政府“三稳”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的政策调整自主权。一些不符合市场形势的调控政策可能面临边际性调整。
瑞银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
明年中国不会放松全局性的房地产收紧政策,如降低首付比或者大幅放松信贷政策。但可能允许部分地方政府小幅放松限购政策,如通过简化落户要求和人才引进政策等方式。
楼市过热城市的调控依然会保持一定高压,房价下行压力较大的三四线及以下城市或有支持性政策出台,保持购房者心态稳定。
中国指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瑜预测称:
2020年中国商品房市场约有16亿平方米左右的需求量,略低于今年和去年的水平。总量缩减的同时,房地产发展结构也将有所调整。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
往后的十几年,房地产不会出现东西南北中全面发热的状态,热点可能会向中心城市、大都市圈和城市群转移。
东南大学国家发展与政策研究院院长华生:
像过去那样的势头和阶段,显然不太会再现。现在房价上升空间受到居民消费能力的约束和货币政策影响。未来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取决于大量的非户籍人口如何真正在城市安居乐业。
来源:民生周刊(ID:msweekly)整理自央视新闻、中国新闻网、澎湃新闻
责任编辑:刘烨烨
“人民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