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

2020-02-14     新疆地理百科

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

  大藤峡水利枢纽是广西建设西江亿吨黄金水道的关键节点和打造珠江—西江经济带的标志性工程,被国务院确定为172项重大水利工程项目之一。

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是国务院批准的珠江流域防洪控制性枢纽工程,也是珠江—西江经济带和“西江亿吨黄金水道”基础设施建设的标志性工程,是两广合作、桂澳合作的重大工程。工程坝址位于珠江流域黔江河段大藤峡峡谷出口(即广西桂平市南木镇弩滩村),距离桂平黔江大桥约6.6公里。

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2015年正式开工,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投资174.8亿元,计划于2019年11月实现大江截流,2023年全线竣工。枢纽建成后,将在珠江流域防洪、水资源配置、提高西江航运等级、保障澳门及珠江三角洲供水安全、水生态治理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2019年5月17日,世界最高的船闸闸门——大藤峡水利枢纽船闸下闸首人字闸门启动安装。 2019年8月22日,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船闸下闸首人字闸门处继续施工。该闸门设计高度47.5米,该闸门位于广西最大最长的峡谷——大藤峡出口处,是珠江流域关键控制性水利枢纽,被喻为珠江上的“三峡工程”。该工程建成后,西江船舶通航吨级将由当前300吨级提高至3000吨级规模,年均货运量由当前的1300万吨提高至5400万吨,成为西江亿吨黄金水道的关键节点。


 一、工程建设背景

  大藤峡水利枢纽是国务院批准的《珠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和《珠江流域防洪规划》确定的流域防洪控制性枢纽工程。作为广西内河航运发展规划航运主通道上的关键节点,大藤峡水利工程不仅是《珠江流域与红河水资源综合规划》和《保障澳门珠海供水安全专项规划》提出的流域重要水资源配置工程,而且是我国红水河水电基地梯级开发的第十级大型梯级电站,还是广西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流域骨干枢纽工程。全国大型水库建设规划(2008—2012年)确定大藤峡水利枢纽为流域控制性工程,其地理位置及战略地位均十分重要。

  二、项目规划历程

  2011年2月24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发改农经〔2011〕383号文,正式批复了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项目建议书。

  2011年3月份,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正式启动。

  2012年12月27日,水利部以水规计〔2012〕571号文将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审查意见报送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

  2014年9月25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发改农经〔2014〕2156号文将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上报国务院,并获国务院批准。

  2014年10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以发改农经〔2014〕2325号文正式批复了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5年上半年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初步设计于编制完成,经水利部审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定概算。

  2015年5月20日,水利部以《关于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水总〔2015〕222号)批复工程初步设计。


  三、工程基本情况

  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一座具有防洪、发电、补水压咸、灌溉等综合利用功能的流域关键性工程,位于珠江流域西江水系黔江干流大藤峡峡口弩滩上,坝址下距桂平市彩虹桥6.6公里。

  工程控制流域面积19.86万平方公里,约占西江流域面积的56.4%、西江水资源量的56%,控制洪水总量占梧州站洪量的65%。工程主要由黔江主坝(包括挡水坝段、发电厂房、船闸等)、黔江副坝和南木江副坝组成。黔江主坝为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为80.01米。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正常蓄水位61米,水库总库容34.79亿立方米,防洪限制水位47.6米,防洪库容为15亿立方米,船闸建设规模为3000吨级,枢纽电站总装机容量1600兆瓦,保障下游思贤滘压咸流量2500立方米每秒,灌溉面积120.6万亩。根据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初步设计批复文件,工程总工期为9年(其中施工准备期和筹建期、主体工程施工期重叠),总投资3573614万元。


  四、建设历程

  2014年11月15日,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召开开工建设动员会,标志着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2015年9月19日,大藤峡水利枢纽举行船闸及副坝工程开工仪式。

  2016年1月1日20时18分,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左岸厂坝工程拌和系统1#楼于成功实现投产试运行。


  五、工程效益

  大腾峡水利枢纽工程实施后,在保障流域防洪和供水安全、促进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防洪方面,大藤峡水利枢纽通过与西江上游的龙滩水库和下游堤防工程联合运用,可有效调控洪水,对提高西江中下游、西北江三角洲地区以及浔江的防洪保障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航运方面,筑坝雍高水位后可渠化库区航道,提高黔江航道标准和通航能力,促进沿江航运发展。在水电开发利用方面,可充分开发西江水能资源,向电网提供清洁能源,缓解区域电力紧张状况。在水资源配置方面,通过与流域其它骨干水库联合调度,可有效调控西江枯水期径流,保证河道生态环境流量,抑制咸潮上溯,保障澳门和珠江三角洲供水安全,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并可为当地发展灌溉农业、改善灌区居民饮水创造条件。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LOl6bXABgx9BqZZIJmE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