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倩 通讯员王艺霖)连日来,新华区千童北大道社区的党员于彦文的微信步数居高不下。作为一名基层网格员,他每天走街串巷,宣传防疫知识,检查居民体温,用自己不倦的双脚,编织着疫情防控战的第一道防线。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出现以来,新华区高度重视防疫工作,在综合考虑人员分布、地理条件、卫生状况等因素的基础上,在全区划定410个基础防疫网格,并依托区、街道(乡)、社区(村)构建起三级网格管理平台。同时,充分发挥社区老党员、楼道长、志愿者队伍合力,组建骨干担任网格员,全天候、无死角、全覆盖地肩负起摸排走访、宣传动员、动态掌控、应急备勤等职责,严格落实包片、包户、包人的“三包”体系,对辖区居民实行网格化精细服务管理,成为百姓身边名副其实的“防疫近卫军”。
“我和老伴都是共产党员,党组织需要,我必须要站出来。”道东中化小区网格志愿者宋文志说。宋文志的妻子张秀珍是个“资深”公益志愿者,从事社区服务多年,可近期因为身体原因无法再坚守在一线,宋文志便毫不犹豫地从妻子手中接过接力棒,一个装着温度计、消毒液、便民卡、防疫明白纸和一包口罩的手提袋,成了他每天必不可少的“行头”。“一个网格员大概负责30余户,我们会及时告知居民疫情的最新动态,宣传防疫知识,为困难居民提供生活保障品,劝阻人员流动,最大限度阻断病毒传播渠道。”
像这样的例子并非少数,他们面对疫情防控挺身而出,与基层工作人员一道阻击疫情。网格员配合社区(乡)工作人员,在小区门口、村口设置外来人员、车辆疫病防控登记监测点,严查外来车辆和租户、务工返乡人员等流动人口,逐一测量体温、排查登记,并对外来人员过往活动轨迹进行详细摸排记录,确保万无一失。同时,利用农村大喇叭、社区小广播、宣传车等多种方式开展宣传,内容涉及防控科普、温馨提示、防疫通告等诸多内容,不间断地把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的消息推送到屋里屋外、田间地头。
在华油社区,有几个居民管理着老乡群,疫情发生后,他们主动扛起责任,变群主为网格员,创立了多个“线上网格”。“对疫情多发区的老乡通过共享位置查看人员轨迹、体温计拍照上传监测身体状况、语音聊天安抚大家情绪,发布群公告宣传防疫知识,面对面能做的事我们一样不少,足不出户也能做得很好。”这几个居民表示。好经验迅速铺开,如今很多社区、楼栋、单元的线上网格纷纷建立起来。目前,新华区共组建线上网格200余个,基本实现了全员覆盖、全员参与。一个个看似不起眼的小网格,正在生发出铜墙铁壁一般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