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868年,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开始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但由于日本发展的非常晚,交叉了两次工业革命,由于转型太快,导致皇室内部出现各种矛盾,加上资源匮乏,日本急需向外扩张寻求生路。
为了侵略中国,日本也是做足了准备,1876年日本以武力打开了朝鲜的大门,并且取得了驻兵权,他们在朝鲜实行文化入侵,通过洗脑来控制朝鲜国民,长达30年的洗脑,让日本得到了一支朝鲜籍日本兵。
入侵中国之后,他们也想用文化从根源入侵中国,不过最终失败,二战结束之后,在战场除了日本兵,还有一支比较尴尬的士兵,他们是为日本兵,但又属于“战胜国”,这支军队,就是“湾湾”籍士兵。
1937年,是一个全民抗日时期,但在“湾湾”由于日本人的洗脑,岛内掀起了一阵“皇民化”的妖风,一开始他们加入军队,日本人并不信任他们,只让他们做一些杂物,直到太平洋战争开始爆发。
日本无人可用,只能将他们派去战场,根据战后统计,从军的人数有207183人,军人就搞到80433人,在战争当中牺牲的人数有30304人,日本投降之后,有15万的“湾湾”籍士兵滞留在东南亚。
关于如何处置他们,这可让很多国家都犯了难,日本人投降他们也恢复了自己的身份,他们并不属于日本人,当然也不能将他们送往日本,但作为帮日本人打仗的人,理当受到一些处罚。
而这些人回乡之旅也就变得异常艰难,其中一个士兵叫张子泾,根据他回忆,在日本投降的前一天,军队发出了“酒保打开”的命令,所谓的“酒保打开”就是采购饮料的地方,他们进行了最后的狂欢。
投降之后,张子泾跟1300名同乡被关押在一个集中营,其余的日本兵不是被遣送回日本,就是送去当劳工,他们没有任何处置,只是关在集中营当中,在集中营当中他们的生活并不是很好。
集中营里面的美军和苏联人,对他们每天都是拳打脚踢,而且伙食非常差,基本上他们吃的东西一些美军吃剩下的,美军和苏联人对粮食管控的非常严格,如果发现他们偷粮食,如果是少了肉食,那美军就会按照口粮的多少在带人出去。
这些人基本上都回不来,这里唯一的好处就是管理很松,可要是出去被抓到,基本上都是毒打一次,他们偶尔出去一起,在丛林当中也是发现了很多新挖的坑,不用想这些坑当中都是带出去的人。
他们实在受不了这种无声无息的压迫,1946年7月,集中营对于他们的管理更加松散,张子泾就跟250名战友趁着夜色,在港口偷了一辆船,他们都是海军出身,驾驶船并不是问题,他们漂泊在海洋上,渡过千难万险,终于抵达了“湾湾”。
而250人的海军,也只剩下100多人,当然能够存活下来的他们,是幸运的。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