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的冬、暖的情,面对疫情,我们该如何应对?

2020-02-02     焦点常州

突如其来的重大疫情牵动人心,近来满屏都是新冠疫情,很多人每天都是处于神经紧绷状态,不停地刷着手机。被传染的不仅是病毒,还有恐慌。当人们意识到灾难和危险来临的时候,通常都会出现恐慌等负面情绪。恐慌的情绪一般主要包括恐惧和焦虑。我们害怕危险来临危及自己或亲人安全乃至生命的后果。当压力铺天盖地的席卷而来时,当我们被焦虑、恐惧的情绪笼罩时,当我们面对未知的病毒手足无措时,我们该如何来应对?


一、学会识别疫情下的身心反应

1. 情绪:焦虑、紧张、恐惧、愤怒、烦躁、易激惹、内疚、无助、绝望……

2. 躯体:心跳加快、呼吸加快、出汗、体温升高、食欲缺乏、容易疲倦、睡眠变差、血压升高……

3. 行为:反复查看、或回避某些信息、冲动、具有攻击性……

4. 认知:关注疫情,各种关于生病的想法,注意力不易集中……


二、面对疫情,我们这样应对

接纳现实,接纳情绪

面对疫情,出现恐惧、紧张、焦虑、烦躁情绪等情绪,这是很自然的反应。不必过分强求自己保持镇定,要允许情绪的表达。我们越是压抑和否认,就越是容易被它们支配,影响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从另一方面来说,感觉焦虑、害怕未必是坏事情,说明你对疫情重视了。只有重视当下的疫情,从自身做起,才能有助于疫情的控制。我们要正视自己的情绪,并做到理解和接纳。而这种焦虑、害怕的情绪,会随着之后疫情的过去而消失。

获取有效信息

高效获取有用信息,信息来源,必须从官方渠道平台获取有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信息,科学认识疫情性质、流行情况、临床表现和危害,不过分关注负面报道,不轻信传言,不过度解读,积极关注防控信息,学习掌握防控知识,坚定战胜疫情的必胜信心。注意:避免“信息过载”、控制时间、不传谣、不信谣。

评估情况

评估自身情况、民众(普通公众、远在他乡、居家观察、居家隔离、住院患者及家属、痊愈患者)、抗疫人员(一线医护、疾控、警察、社区、政府部门公职人员)

积极应对

面对疫情我们要静下心,乐观面对!要学会通过转发各类权威消息、专家指导以及先进做法来提振战胜疫情的信心、掌握防治的科学方法、释放因疫情带来的压力。不要采取否认、回避、退缩、指责抱怨等不良应对方式,不要总躺着看手机新闻、疫情更新,要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饮食平衡,保证睡眠充足。

把注意力转移到有氧运动、倾听音乐等活动上,这样我们的焦虑、恐惧的体验就会变弱。在室内一样可以多走走、多动动。

平日你一定知道做什么事情令自己开心。列出来,执行它。例如,允许自己哭一哭,写出你的想法或感受,玩一些不费脑子的小游戏,运动,深呼吸,抱抱可以慰藉你的物体,泡泡热水澡或冲澡,找出令你愉悦的事,与人聊天等,如果感到孤立无援,这时可以多与朋友通过电话、网络、线下等交流,相互鼓励,沟通感情,增强心理上的相互支持。

如果是被隔离的人群,出现慌张、焦虑等情绪更加属于合理反应,不必过分强求自己保持镇定,要允许情绪的表达。保持与外界的沟通和联系,告诉自己不是孤立无援,有很多家人和朋友在关心自己、爱自己,他们即使不在身边,也会在心里陪伴自己渡过难关。在自己可以活动的范围和清醒的情况下,进行一些积极的活动,如听音乐、看有趣的视频。如果心理觉得难以承受时,可以向家人求助,也可以向医护人员寻求帮助和安慰。

面对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时,可以试着运用如下的正向思考方式:不要只往坏处看,很多文章也许只是在贩卖焦虑。以合理的态度看待事情,尝试以更广阔的角度了解问题的影响,问题会带来短暂的影响,但长远而言事情最终能改善及成为过去,保持对前景的盼望,即使在危急时期,也不要忽略在我们身边的美好事物。当你很担心自己和家人将会受到感染,感到很大的心理压力,也建议你继续正向思维:不能肯定将来会怎样,但这一刻我仍然拥有健康,我可以继续努力生活。我也可以提醒我的亲人,保持个人和家庭卫生,戴口罩,以及认真洗手和消毒,我可以加倍留意自己和家人的身心健康,让自己有开心的时间,即使我真的生病,也会有很多人陪伴我一起面对。

最后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一定会战胜这一次疫情。


陈淑玲

陈淑玲,金坛第二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南京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兼职教授。

常州民盟公众号供稿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LGsoCXABjYh_GJGVPK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