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徐杰撞上二年级新秀墙,他该如何突破身高限制?

2020-05-02   10号投手

徐杰的菜鸟赛季的表现可以用惊艳来形容,上赛季他总共打了44场比赛,场均出场12.7分钟,得到4.5分1.2篮板0.8助攻0.7抢断,命中率49.6%,三分命中率43.6%。鉴于徐杰裸足身高只有1米79,他的表现可以说是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上赛季的徐杰,称得上是优质3D后卫,他是广东男篮防守小个子外援的重要人选,而且定点三分把握能力强。在攻防两端都能起到积极作用的徐杰,他的出场时间一度超过胡明轩,成为广东男篮头号替补控卫。更重要的是,徐杰的比赛气质很沉稳,时不时能给球队带来惊喜。上赛季总决赛G1,他5投5中,其中三分球4投4中,贡献14分2抢断,起到了奇兵作用。

正当外界对徐杰生涯第二季有了更高期待的时候,他的却撞上了新秀墙,表现较上赛季出现明显下滑。截止常规赛第30轮,徐杰场均出场17.0分钟,得到3.1分1.1篮板1.4助攻0.9抢断,命中率31.5%,三分命中率31.3%。在场均出场时间增加4.3分钟,场均出手次数增加0.2次的情况下,徐杰的场均得分却下降了1.4分,真实命中率下降20.1%,有效投篮命中率下降19.5,效率值下降5.3。就徐杰本赛季的表现而言,他显然不是一名合格的轮换球员了。

为何会陷入挣扎?

上赛季面对福特森、吉布森、杰特、费尔德等小个子外援的时候,徐杰往往能起到不错的防守效果,他牛皮糖式的防守赢得了普遍的认可。虽然徐杰身高和对抗吃亏,但他移动速度快,防守选位好,而且不会轻易下手犯规。在广东男篮全场紧逼和区域夹击防守战术中,徐杰也能起到积极作用。众所周知,广东男篮是一支非常强调防守的球队,年轻球员必须要在防守端打出具有说服力的表现,才能获得更多出场时间。上赛季徐杰正是靠着防守端稳健的表现,跻身广东男篮轮换阵容。

深度:徐杰撞上二年级新秀墙,他该如何突破身高限制?

或许是其他球队加深了对徐杰的了解,本赛季他身高的短板逐渐在防守端暴露了。虽然徐杰的防守态度仍然很积极,但他本赛季的单防效果是不如上赛季的,甚至会成为对方的突破口。不过在拥有成熟防守体系的广东男篮,加上本赛季胡明轩承担了更多盯防小外援的工作,徐杰在防守端的问题才没有暴露得那么明显,-0.02的DPIPM(防守影响力)值不算很糟糕。值得肯定的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徐杰做到了扬长避短,降低因为身高劣势带来的防守负面效应,尽可能做到不拖后腿。截止常规赛第30轮,徐杰每36分钟抢断1.9次,这是他在防守端正面效应最直接的体现。

相比防守端,徐杰在进攻端的退步就比较明显了。上赛季徐杰非常清楚自己的定位,得分主要靠定点三分球,以及零星的攻筐。在双小外援带动下,徐杰能获得不少的空位三分球机会,他的把握能力很强,每36分钟命中2.3个三分球,三分命中率达到可观的43.6%。当出现持球攻筐,或者空切篮下得分机会的时候,徐杰能果断抓住机会,并且获得不错的回报。上赛季徐杰三秒区出手频率为21.6%,命中率高达70%,并且每36分钟能获得2.3次罚球机会。虽然产量很小,但徐杰做到了高效,从而提升自己的进攻威胁。

本赛季徐杰更加依赖三分球,三分出手频率提升13.5%,达到69.6%。这样的变化是合理的,毕竟徐杰现阶段在进攻端的主要作用是投三分球;只要提升三分球产量,那么他的进攻价值就会更大。或许是力量提升之后,徐杰的手感受到了影响,他场均三分出手次数增加0.6次,但场均命中三分球个数减少0.1个,三分命中率下降12.3%。很显然,就本赛季前30轮的表现而言,徐杰不是合格的外线终结点。雪上加霜的是,逐渐被对手熟悉后,徐杰偷袭篮下机会减少(篮下出手频率下降8.6%),而且篮下命中率大幅度下降,离篮筐0米-1.5米的命中率仅为33.3%;每36分钟罚球数从2.3次降到0.6次。尽管徐杰篮下产量本来就很小,但进一步压缩后,加上外线失准星,这导致他的OPIPM(进攻影响力)值为糟糕的-0.98。不过值得称赞的是,纵使个人进攻表现不佳,但徐杰很少犯错,场均失误仅0.3次,比上赛季减少0.2次,而场均助攻提升0.6次。

进攻才是王道

对于徐杰而言,想要摆脱困境,当务之急是要找回上赛季的投射手感,以及继续保持防守端的积极性。做好3D后卫该做的工作,徐杰就能牢牢占据一个轮换名额,获得稳定的出场时间。可是从长远来看的话,以徐杰的身体条件,很难能成为顶级3D后卫,而且这也不是他的最佳出路。1米79的身高是徐杰天然的短板,这意味着他在防守端的作用是有限的,只能防守小个子1号位。反观赵睿和胡明轩,前者身高1米95,身体强壮,运动能力突出,能从1号位防到3号位;后者身高1米91,移动能力出色,能防1、2号位。拼防守的话,徐杰肯定是拼不过赵睿和胡明轩的,说不定还会被后辈取代。小个子球员想要突破身高限制,提高上限,那必须要强化进攻技能,成为一名有支配球能力的控卫。毕竟有出色传控能力的控卫才是稀缺资源,也只有这样才能最大化弥补因为身高劣势造成的负面效应。

CBA历史上,吕晓明(身高1米76)、范斌(身高1米78)、李群(1米80)都是有名的小个子球员,他们的共同特点是:进攻和防守都在线,而且具备出色的组织能力。吕晓明巅峰赛季场均10.5分8.8助攻4.5抢断,曾3次荣膺助攻王,目前排在CBA历史助攻榜第3。范斌巅峰赛季场均10.4分4.9助攻2.6抢断,曾多次入选国家队。李群巅峰赛季场均15.9分6.2助攻2.1抢断,他是CBA单场28次助攻纪录保持者,曾代表中国男篮参加奥运会。这三位小快灵的代表,可以说是徐杰理想的模板。

在同龄本土球员中,徐杰的传控能力是顶级的。要知道,青年队时期,他可是国青男篮的组织大脑。2018年U18亚青赛,徐杰场均10.9分4.9次助攻。2019年U19世青赛,徐杰场均11.0分5.4次助攻。即便是在成年组的比赛,当有足够球权的情况下,徐杰也能肩负攻坚和组织重任。去年亚冠,广东男篮派出年轻阵容出战,徐杰作为主力球员,场均14.7分2.7助攻。不过在CBA赛场,徐杰目前还只是一名普通的角色球员,球权很少,使用率很低。除了垃圾时间带队,他基本没有持球发起进攻的机会。但需要指出的是,徐杰基本功扎实,比赛阅读能力强,技术上没有明显短板,他具备较高的可塑性。下赛季外援使用政策变成4节4人次,徐杰有望获得更多的持球机会。

徐杰速度不算快,但他打球很灵动,擅于捕捉得分机会。作为一名小个子投手,徐杰很会利用假动作晃开防守,获得投篮空间。除了定点接球投射,徐杰的定点突破抛投和反击行进间的抛投也很娴熟,这是小个子球员攻筐的必备武器。更重要的是,尽管徐杰身材矮小,但他的传球视野比较开阔,当有支配球机会的时候,他时不时能送出精妙的传球。对于徐杰来说,想要真正扮演进攻发起点的角色,他需要逮住有限的机会,打得更坚决一些,更大胆地去做动作,而不是一味求稳。当然,他必须要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壮。只有对抗能力上来了,才能消化更多的球权。

结语

篮球固然是长人的运动,所谓一寸长一寸强,但决定上限的是技术和球商。去年世界杯,阿根廷球员坎帕佐给球迷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身高1米79的他能在长人如林的赛场穿梭自如,靠的是超高的球商和细腻的技术,当然还有强壮的体格。身处广东男篮的徐杰是幸运的,他能获得足够多的机会,而且拥有相对宽松的成长环境。更重要的是,在人才济济,而且坚持团队篮球的广东男篮,徐杰能在稳定的体系里真正做到扬长避短,将自己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