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难道可以这样写吗?

2020-02-24   晓德书号


《从大清到中茶——最真实的普洱茶》,晓德书号藏书

编者按:本篇文章是豆瓣用户木鱼111在豆瓣上撰写的关于《从大清到中茶——最真实的普洱茶》一书的读后感,作者就书中内容作了细致的思考,也表达了一些作为读者的困惑。内容有深度,是一篇很好的读后感。我们与作者取得了联系,授权晓德书号刊发本篇内容,原标题为《读出书后的真味》。


读出书后的真味

作者:木鱼111


书有易读的,不动脑筋,按作者提供的线索,投入进去,不用思考,该想的作者都替你想到了。也有难读的,读的时候必须不断思考,虽然不用像做逻辑题、侦探推理那么费劲,但也不是1+1那么简单。《从大清到中茶——最真实的普洱茶》就属于后一种。


该书作者似乎对当前普洱茶图书的粗制滥造,抄袭成风颇为不满,书中作者大量引用史料,据说还是第一手资料,就事论事,不褒不贬,还原了一个与当前流行的很多说法颇不一样的普洱茶。


比如:作者引用吴三桂的说法,认为历史上云南没有茶马互市的先例,似乎是想说明那些关于南诏云南就存在茶马贸易的说法是一种阿Q式的炫耀。


引用陈宏谋的告示,说可以用二水茶或隔年茶做贡茶,似乎对贡茶质量的绝对地位有淡淡的怀疑。


作者对普洱茶的分类似乎有自己的看法,比如他说:“将普洱茶分入Black tea是不合适的,也就是说将它划入红茶,它明显不同于现代前发酵红茶的工艺和品质;将它划入黑茶中,对于大多数传统普洱茶品来说,似乎也不对,因为他们更像一种加工粗放的工艺不太严格的晒青绿茶,尽管它泡出来后水色不清,不红不绿,呈暗褐色(民国茶人语)。普洱茶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存放,这与当时节俭的社会风气非常吻合。普洱茶在存放过程中它的内质在发生着缓慢的变化,使它在不同的时期或者靠绿茶近一点,或者靠近黄茶一点,或者靠近红茶一点,或者靠黑茶近一点,但它既不是严格的绿茶,也不是严格的黑茶或红茶。它是茶叶中的蝙蝠。”


你无法明显看出作者对普洱茶是恨是爱,书中有“普洱茶假冒史话”这样的文字,喋喋不休地推出了一些不同时期的普洱茶的作假的事例;但书中也首次公布了“实业救普洱”、“一个被遗忘的云南茶人朱文精”这样充满温情与怀念的史料,似乎对这些前辈的努力没有超过中原各省,没有修成朱文精的学弟吴觉农那样的正果而颇为惋惜。


这本书的资料性是不用质疑的,太多的珍贵资料使他与书籍本身的厚度不相称,这些资料也许应该用更厚的篇幅,更详细的解说来承载。


微言大义而不铺张渲染,这是这本书的一个弱点。


据作者介绍,看了封面云南总商会的文件,能知道原来在遥远的清末,就有人用外省茶来冒充普洱茶,云南的政府就曾经出面全力打假。


看了实业救普洱,也会发现,有大清政府出面的茶叶推广与全世界范围的全力救市。


看了“云南中茶大事记”,可以知道佛海茶厂的创立和清华人物周诒春没有任何关系,因为云南中茶成立的时候,中国茶叶公司董事长早已换为卓宣谋了。


看到了下关茶厂复兴沱茶的“八中”内飞和解放前云南中茶的标准商标,对中茶红印的年代就会有一个基本的认识;看了下关小铁饼的图片,也会对上世纪50年代是否有中茶铁饼形成自己的看法。


这些对今天的人们来说,对普洱茶市场来说都是有很大现实意义的。


但作者并不这么做,书中也不给详细索引,这使该书作者显得有些偏执,这种偏执在后记里表象的更突出,他说:“本书并不是一篇学术论文,所以,为了叙述的流畅,著者并没有将所有的引文都标注出处。对于一般的读者,只要对著者的苦心有一点信任就足够了。


然而,简单的信任并不足以建立科学的、独立的普洱观,因为别人咀嚼过的馍常常含有过多的口水,如果不将其甩干,就会变成温柔的麻药,使我们永远在一种迷离与神话中仰视普洱茶。”这是一种什么态度?这种态度会不会是作者对“普洱茶行业要提高知识产权意识”提到的盗版官司的一种变态的“强迫”呢?


有人说这本书“认真梳理了云南茶业的脉络”,可以当云南的茶叶史来读;也有人说这本书只能跳着读,因为有些章节故事性太差。参差的评价归纳起来似乎就是一句话——普洱茶难道可以这样写吗?


=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