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很多人只向往于此,其实很多人不知道后面还有一句“斯世当以同怀是之”。大部分人能拥有一个聊天解闷的朋友已然足够幸运,如果这个朋友还和自己志趣相投那就更上一层楼了,陈坤和周迅这对20年的好友显然已经达到了这个境界。
2000年的时候一部火遍大江南北的电视剧《像雾像雨又像风》让陈坤和周迅就此结缘,从此一发不可收拾,2002年合作电影《巴尔扎克与小裁缝》,2003年在电视剧《买办之家》中,两人再次合作。2004年合作电影《恋爱中的宝贝》,2005合作电视《绝对隐私》,同年合作电影《鸳鸯蝴蝶》,2008《画皮》让两人再度走到了一起,2011《龙门飞甲》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周迅和不一样的陈坤,2012《画皮2》再次让两人成为热门话题,最热最频繁的无非就是俩人是不是早就有了私生子,是不是早就已经结婚了。2014年,周迅结婚,陈坤是证婚人。其实,如果抛开他和她的明星光环,我们依然会这么想,会这么问,因为异性知己难免会让人想到爱情。
关于两人的风言风语,从他们的青春岁月一直传倒现在,大家依然不相信两人之间没有隐情,真的就只是友情吗?真的就是抱在一起睡在一起也不会出事的那种友情吗?何况这还是娱乐圈,疑惑是正常的,因为贵圈让我们看到了太多的分分合合,合合分分,有时候你都搞不明白他们究竟是在演戏还是在生活,看的多了,听的多了,也就见怪不怪,对任何CP,第一反应就是他们肯定有事。
谁都会有一个知心朋友,可以喝醉也罢,可以聊天也罢,起码可以推心置腹,至于对方是否真的在用心听,你就不得而知了,或者说你只是想和她倾诉,至于她说什么,其实你也不会在意。于此,大部分人就已经很满足了,毕竟遇到一个好朋友真的好难。
如果这个朋友和你有一样的爱好和梦想,可以患难相扶,那你的人生肯定不会空虚和抑郁,如果这个朋友可以和你相伴20年,那该有多少美好的回忆供你们把酒当歌,该有多少成长的坎坷让你们一笑而过。
陈坤十年如一日的在零点给周迅送去生日祝福,这是个看似很简单的事情,但能持续坚持的人不多。我曾经和我的死党从初中开始,每次过生都会去照相馆照一张相片洗出来,那个年代流行穿西装打领带,假模假样,一本正经的样子。坚持了六年之后就淡忘了,可笑的是,以前没有手机,为了一张相片我们要走很远的路,还要省吃俭用的攒钱;现在有了智能手机,可以随手一拍,可我们却不在乎了。
每当翻看相册的时候,看到我和他的六张合影就像看到我们共同走过的六年一样,往事历历在目,笑容总是不请自来。每每这个时候就会悔恨,为什么不坚持了呢?现在拍个相片是多么简单的事情啊,二十年,二十张相片,如果一张也不缺失的话,回头看看,该是多么美好。
我相信陈坤对周迅的祝福会坚持下去,这应该成了陈坤的习惯,就像洗脸刷牙一样,如果不做会浑身不舒服。陈坤说周迅的房子买在哪里他就也会去买一套,当邻居,每天都能见面,有开心的事可以瞬间分享,有悲伤的事可以相互依靠。陈坤在随笔集《突然就走到了西藏》里写过一件与周迅有关的事情,说是自己有一次喝得酩酊大醉,给周迅打电话,大喊“周迅,你给我出来,现在给我出来。”然后,周迅就出来了,然后周迅“像抚摸一只小狗一样抚摸着我,缓缓地,很有节奏,一句话没有说。”
关于两人的关系,在《圆桌派》里陈坤这样说:
“我和小迅的关系,它是一种爱,爱是什么东西,是我希望你好,也不用面面俱到,去思考小迅做了什么东西,我都爱你,就是甩也甩不掉那种爱,有点像兄弟姊妹的爱。”
周迅这样说:
“对陈坤的爱和对男朋友的爱最大的不同就是,没有要求。没有要求,也就没有束缚,相处起来,就会舒服。”
学生时代,我们都会有一个或两个好兄弟好闺蜜,无法不谈,聊一些成长的烦恼和对未来的展望,可毕业之后呢?各奔前程,还会联系吗?结婚生子,忙里忙完,还会联系吗?肯定会有,但肯定很少,如果把这份友情无限拉长,就像和你白头偕老的伴侣一样,有多少人能坚持到底呢?如果有,请珍惜,这可能是岁月馈赠给你最好的礼物。
知己是什么?我认为就像酱油,炒菜的时候可以放也可以不放,放了就有颜色,放多了太浓,放少了太淡,把握住相处的距离和尺度,在需要彼此的时候要毫不客气的告诉他,在他需要你的时候要争分夺秒的出现在他的视线里,什么也不用说,就像周迅一样。
偶尔,需要人陪的时候,翻看手机通讯录,从头刷到尾,觉得没一个合适的,悲凉之情油然而生,是自己走的太快,甩掉了曾经的朋友,还是离群索居打拼着自己的梦想。翻看同学录的时候,想到昔日的好友,他们在哪里?过的怎么样?也会像我一样偶尔孤独无助吗?也会偶尔想起我吗?如果这份友情一直保持下去该多好,起码孤单的时候会有个人陪。
陈坤热爱公益,周迅就陪他一起做,陈坤发起《行走的力量》,周迅就陪他在高海拔地区走了六天五夜,陈坤热爱表演,于是周迅就和他一起创办了“山下学堂”,陈坤想办经纪公司,于是两人就又创办了“东申未来”。现在,两人的事业蒸蒸日上,未来,他和她依然会携手并进,陈坤说退休之后可能会和周迅一起创办敬老院、孤儿院和民宿,希望老去的那天,这群好朋友还能在一起,相互扶持着走到最后。
“老夫老妻”和“一群朋友享受到老”,这是两种不同的人生状态,如何选择,要看你是否真的有坦诚以待的朋友,如果没有,就去找吧,余生很长,黑夜无边,两个人走,起码可以彼此壮胆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