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心恬 编辑|露露
01
湖南卫视热播的真人秀《一路成年》,“巨婴爸爸”徐锦江在生活上与荧幕前的反差萌,让大家直呼可爱。
在生活中,徐锦江与儿子徐菲,似乎进行了角色互换,“生活白痴”徐锦江是个处处依赖儿子的“小公举”,而徐菲则担负起事无巨细照顾老父亲生活起居的重任。
徐菲跟妈妈外出,留徐锦江一个人在家。一整天,徐锦江的电话就没有停过。
早餐没有准备好面包,打电话;用电脑看电影不会操作,打电话;外卖没有到,打电话;甚至为了问儿子今天戴什么颜色的帽子,也特地打个电话。
怎么会有这么傲娇又这么让人操心的老爸?同时也感叹徐锦江有一个这么耐心,这么细心的“神仙儿子”。
“我其实是故意地烦,我想他去多点关心我,多点陪伴我。”徐锦江在后期采访中说:“长大意味着就离开你,很想他永远都是这么小。”
这段话,顿时让我泪目了。
原来,这位憨憨的老爸,有一颗敏感脆弱的心。他不再是孩子小时候那个顶天立地,无所不能的超能老爸,而是成了需要孩子保护,需要孩子陪伴的老顽童。
这一刻,我看到了硬汉形象的父亲,也会渐渐老去,岁月夺去了他姣好的容颜,也让他的心越来越柔软。他仿佛回到了小时候的孩子模样,会向儿子撒娇,会求儿子关注,会要儿子照顾。
02
知乎上有个话题:在哪一刻你觉得父母老了?
有个网友的回答让我印象深刻。
网友的妈妈在与女儿视频通话的时候,突然问她:“是否还记得过年的时候下楼碰到的那位阿姨,网友回答说记得呀,为什么突然提起她?”
“前两天去世了,急性白血病。”
网友一时不知怎么回应。
妈妈继续说,以前每天晚上散步都见得到她,经常一块聊天的,现在人突然没了,心里有点害怕。现在都不敢去健身场吊杆子了,就在阳台上甩甩胳膊甩甩腿。
妈妈勉强挤出一丝笑容,但掩不住眼里的遗憾和恐惧。
“生老病死”这个词,离我们不再遥远。当父母渐渐年长,疾病就像一个不定时的炸弹,猝不及防地就会来到我们身边,防不胜防。
以前跟父母通电话的时候,一般都是父母关心我,是否吃饱穿暖,工作辛不辛苦,有没有好好照顾自己。现在,我也学会了关心他们。我会跟他们说隔夜的饭菜不要再吃,免得吃坏了身子;不要为了省钱去买处理的水果,多吃些新鲜的果蔬;每天再忙也要匀出时间来,下楼去锻炼锻炼身体。
我也渐渐开始关注一些健康资讯,回家的时候会给爸爸妈妈带一些保健品,每年都带爸爸妈妈去做体检。爸爸妈妈嘴上说着不用,但是逢人就一脸骄傲地说:“我家女儿长大了,懂事了,给自己买这买那的”。
我越来越敬畏生命,惟愿时间走得慢些,再慢些。
03
电影《饮食男女》里面,父亲老朱曾经是叱咤风云的名厨,满汉全席通通不在话下。可是随着年岁增长,手艺也慢慢开始退化。
在一场家宴中,二女儿家倩评价父亲煨鱼翅的火腿“耗”了,父亲脸上变了神情。二女儿和三女儿赶紧打圆场说大概是父亲忘尝了,家倩又说可能是父亲的味觉退化了。
父亲板起了面孔,生气离席:“我的舌头好得很!”留下三个女儿面面相觑,尴尬收场。
有时候会觉得,父母好像越来越固执了。跟他说这个放着,你做不来,他偏要去做;告诉他这里做得不好,他死活不承认,还说你爱挑刺。
其实,并不是父母在逞能,只是他们,越是觉察到自己身体和能力日渐退化,越是不想在子女面前显得无能。他们用硬撑起来的坚强,来掩饰内心的焦虑和脆弱。
家倩何必那么较真,说出真相,这样做只会让父亲觉得自己老了,不中用了,连顿饭都做不好。除了徒增烦恼和不快,还能改变什么?
相反,不与父亲争辩,留给父亲面子和尊严,像两个妹妹那样轻轻带过,这也许会是一顿和和美美的家宴。
父母年岁渐长,他们在内心深处,会担心自己被儿女嫌弃。我能明显地感觉到,父母跟自己越来越客气。以前我经常跟爸爸为了一点小事争执大半天,谁也不让谁,现在通常是爸爸主动来向我示好;他们开始询问我的意见,以前是我听他们的话,现在生怕自己说错话会惹我不开心。
看着他们小心翼翼跟我说话的样子,心里一阵心疼。小时候一直想要跟父母一争高下,现在父母让着我,我心里反而不好受。
我收起了自己的锋芒,不再与父母争对错。用更多的耐心,把最大的温柔留给父母。
04
央视播过一个片段,把人生比作一张30*30的A4纸表格。
假如我们跟父母天天见面,那么我们可以跟他们相处的时间,还剩三分之一张纸;如果我们跟父母一个月见两次,我们可以跟他们相处的时间只剩不到一行表格;而如果我们一年只跟父母见一次,我们可以跟他们相处的时间,只剩一张A4纸里的一个小格。
是的,时间就在不经意间悄悄溜走。岁月染白了父母的发鬓,吹皱了他们的脸庞,佝偻了他们的身躯,最残酷的,是在不断争夺我们跟父母相处的时间。
多点陪伴我们的父母吧,陪他们唠唠家常,陪他们散散步,陪他们做做家务。给他们更多的耐心,更多的包容,更多的关怀。
爸爸妈妈,你们可以放心地成为“巨婴”,这次,就换我来好好照顾你们吧。
心恬,不甘现状的体制人,喜欢文字、音乐、电影,是一枚外表文静,内心波澜起伏的伪文艺女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