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里使用双枪的人都是有原形的!抗战时期我军敌后英雄使用双枪的非常多!图片上李向阳使用的就是“双盒子炮”,一支用于50米远距离射击,而另一只则是近距离5米内歼敌。仔细的观察这张电影剧照会发现,李向阳右手这只“盒子炮”没有准星。
张嘉译版的“李向阳”双驳壳枪上都有准星。
那么,李向阳为何会使用没有准星的枪?这与当时我抗日军民手里的武器缺乏有关!
“毛瑟战斗手枪”在它的原产国德国并不受欢迎,主要是它与冲锋枪相比各方面都处于劣势…但是它1920年代来到我国后,由于是相对的短小精悍,并且是自动武器近战火力压制性能比较好,深受各级武装的喜爱…也正是它在我国有突出的使用价值,有条件的一些地方都开始对其进行仿制,大量的仿品除了军队使用外,也大量的流向民间。
右手那支枪确实是将准星磨平了,感谢老一辈电影人的认真求实,让我们看到了最贴近真实的场景。
但是抗战爆发后它即便是有相当的仿制量,相对于大多数的抗战武装来说仍然是数量缺乏…到敌后武工队、游击队…这一层级的武装手里数量就更少了!游击队得到武器装备是不容易的事情,有“盒子炮”就会倍加珍惜,李向阳的这只枪可能是用的时间很久了,里面的膛线已经被磨平…即便是这样游击队也不肯将它丢弃继续使用。
毛瑟手枪使用7.63㎜子弹,发射药量也较多,虽然膛线已经有缺损,但是在5~10米的距离仍然具备强大的杀伤威力!它平时插在腰带上面,把准星磨掉是怕迅速拔枪的时候勾挂腰带影响拔出的速度,要知道5~10米突然出现的敌人如果不迅速的开枪将他击毙,伤亡的就会是自己!所以,为了更快速拔枪就必须将准星勾挂这个隐患消除!
毛瑟手枪枪管没有外套筒,枪管指向性很好,基本上没有准星在5~10米内的距离也会一枪制敌!
另有有一些人质疑,双手使用C96这样重的枪能打得准吗?其实,长期的战斗生涯使得我军资深游击队员都练就了一身的胆量和高超的战术技能!同时使用两只“盒子炮”打击日伪战斗英雄大有人在!
《地道战》这个桥段,这样的距离如果不使用两支枪(独角龙)很难在极短时间将两名日寇击毙!因为,即便是打死其中一个,另外一个就是没时间拿枪反击,也可能扑过去进行肉搏…出现这样情况是很危险的!所以,练就双枪技能是实际战斗所需要的!
王千源版的《地道战》剩一支了,就连女兵都拿勃朗宁M1911!不是说抗战期间这枪没出现在我国,而是在华北平原上的我八路军、游击队、武工队...装备是很落后的,加之日伪的封锁,这本来就少见的枪到了普通女兵手里...?
我国老一辈电影工作者都是有过亲身经历的人,他们对于电影的道具都进行过实地考证,也会根据这些英雄的原形进行精准的人物刻画…电影里的“双枪英雄”确实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