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上(2月13日),经中央军委批准,由6架运–20战略运输机、3架伊尔–76运输机和2架运–9从全国各地运送近1000名解放军医疗人员,在武汉天河机场降落,打响抗击新型冠状肺炎“武汉保卫战”的决战!
这是运–20战略运输机服役以来首次执行非战争期间的军事运输任务,一次性出动9架大型运输机和2架中型运输机同时支援一座城市,这在我军空中紧急运输史是非常罕见的,只有2008年的抗击汶川大地震时空军才有类似的行动,与那一次不同的是这一次是国产战略运输机和战术运输机担任主角,这也表明我国航空人通过十多年的艰苦努力,终于补上了人民空军建设史上最大的一块短板!
一个大国必须是战略空军,那么战略空军是什么标准呢?战略空军不只是有多少架第四代和第五代先进的战斗机,还需要很多种类/型号的特种飞机,比如说:大型预警指挥机、战略侦察/电子战/心理战飞机、大型通讯中继机、大型空中加油机...这些特种大型飞机才是战略空军需要的,有了他们空军的作战体系才会完整,而体系越细化就能做到战场单项透明,也就是所谓的:“我能看见你,你却看不到我”,己方有了这些大型特种飞机平台对于战场的感知能力就会大大的提高,获取敌方的信息也会更多,执行任务会得到更多体系化、网格化的支持,这仗也就好打了。
但大型特种飞机的基础就是大型军用运输机,它不但载重量大,更主要的是航程远、空中滞留时间长,这也正是大型特种飞机平台所需要的,所以世界上有不少国家利用大型军用运输机的机体改造成大型特种飞机平台,虽然说在某些方面比不上由大型民航客机改造的平台,但总体上能满足需要。
而我军目前在大型民航客机研制还需时日的条件下,有可能利用运–20的机体改造成大型预警机和大型加油机...等特种飞机,顺势弥补大型特种机数量的严重不足。
增压隔断就是当运–20飞行高度到达3000米或者起飞前就将它放下来形成密闭,这时机舱内增压就可以达到地面上一样的大气压,即便是上升到万米高空也是一样的,机舱增压的意义很大,首先是:飞机里的人感觉和在平地上是一样的,不会出现晕机、呼吸困难、心跳加速等强烈的高空反应,而且机舱内可以进行升温提高体感舒适度;第二,飞机飞的越高升力就会越大,在保持巡航飞行速度时比较省油和降低发动机的磨损。
运–20运输机是目前世界上在制造的最先进的战略运输机,由于有后发优势,它的制造工艺水平和航电装备都超过了俄罗斯目前制造的伊尔–476型运输机,后者由于是1970年代设计的,在飞机货舱设计上显得低和窄,不适宜空运21世纪制造的新一代武器装备,由于美军的C–17运输机已经停产了,所以说运–20是目前世界在生产的最先进大型运输机。
运–20战略运输机最大运载能力为55吨,装载30吨的货物具备4000公里的航程、20吨货物时可以到达7000公里外,如果有100架运–20参与到战略投送,就可以在48小时内将一个中型旅连人带装备运送到3000公里之外,效率非常高。同时,我国是地形地貌很复杂的国家,有些地方交通不便,如出现重大自然灾害会使本来就通行困难的地方交通变得更加困难,有了运–20之后就可以将物质就近运输到临近机场,再由直升机运输到最后10公里的灾害发生地,甚至是运–20直接进行空投...总之,战略运输机的效率和运载量都很大,和平时期在救援强险当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这次紧急空运的飞机数量来看,目前运–20运输机服役数会有12~16架,我军对于运–20运输型的总需要有可能会超过200~250架以上,再加上大型特种机平台需求也会有60~80架的需求,如果这些数量都能按时装备齐全了,我军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战略空军。
涡扇–20大涵道比发动机,目前试验已经接近尾声,估计最迟会在明年安装在新量产的运–20上,安装上涡扇–20发动机会让运–20的最大运输能力达到63吨,这要比目前的俄制D–30发动机性能有了显著的增加,运–20的性能将进一步提升。
目前运–20还在初始低速生产阶段,在等更先进的发动机,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过程中会对它进行技术升级,新的批次将会有更加强大的运输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9o7PQnABjYh_GJGVveC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