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气温升高
行车安全备受关注
近日,海南陆续发生了一些
司机犯“路怒症”
进而开“斗气车”的事
当事司机也受到了相应的处罚
6月2日
海南省公安厅交警总队
公布相关典型案例
提醒司机朋友们夏季行车千万要控制好情绪
5月18日,群众蒲先生举报,称其在三亚市吉阳区红沙隧道路段,被一辆琼BU**06小轿车在隧道内超车、恶意别车,并提供了行车记录仪视频。接报后,三亚交警高度重视,迅速部署交警指挥中心及吉阳大队路管员对该违法车辆进行调查,并于20日下午传唤交通违法当事人薛某峰(男,31岁)至交警执勤岗亭接受询问。
三亚开斗气车司机被查。(警方供图)
经询问,交通违法行为人薛某峰对其交通违法事实供认不讳。薛某峰因隧道内超车,其行为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第43条第4项,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0条之规定, 三亚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依法予以薛某峰罚款200元处罚,机动车驾驶证记3分。
不仅在三亚
此前在海口也发生了
“路怒症”发作恶意别车的事
4月20日下午,在海口海秀东路上,一辆改装的紫色尼桑轿车先后在中间车道以及左侧车道两次别停他人车辆,最后该车在人行横道交通指示灯前停车挡住他人车辆,直到绿灯还有1秒时才加速通过。最终,警方找到了驾驶员付某。警方对其违法行为罚款2600元,记2分,并勒令付某将车辆外观还原。
对此,海南交警特别温馨提示,夏季气温升高,“路怒症”易发,摆脱“路怒症”,不开“斗气车”,是每个车主上路前的必修课。请各位驾驶人务必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谨慎行车,为共建和谐、安全的城市交通环境出力。
什么是路怒症?
路怒症,顾名思义就是带着愤怒去开车。指汽车或其他机动车的驾驶人员有攻击性或愤怒的行为。此类行为可能包括:粗鄙的手势、言语侮辱、故意用不安全或威胁安全的方式驾驶车辆,或实施威胁。这个说法源于上个世纪80年代,产生于美国。“路怒”一词被收入新版牛津词语大辞典,用以形容在交通堵塞情况下开车压力与挫折所导致的愤怒情绪。
症状表现:
症状一,开车“骂人”成常态。
症状二,驾车情绪容易失控,一点堵车或碰擦就有动手冲动。
症状三,喜欢跟人顶着做,故意拦挡别人进入自己车道。
症状四,开车时和不开车时脾气、情绪像两个人。
症状五,前面车辆稍慢就不停鸣喇叭或打闪灯。
症状六,危险驾驶,包括突然刹车或加速,跟车过近等。
相关建议:
建议一:避免不良情绪干扰
01
上车前,如果情绪不好,就要学会为自己减压。因为如果开车时脾气火爆或者沮丧,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车主的驾驶效果。尤其是在天气炎热的时候,车主可以适当多吃绿色蔬菜,喝点柠檬汁和含维生素B的饮料来调节情绪。
建议二:开车别在路上争吵
02
有些朋友脾气火爆,遇到抢道、追尾、碰撞等事故,就会发怒火冒三丈,产生所谓“路怒症”。其实在路上和别人争吵,不仅不能有效解决问题,也会让双方的不好情绪加深。这种时候冷静处理,反而更有利于事情的解决。
建议三:出门前准备周全
03
行驶了一段路程才发现自己忘记一些物品,由此心中会念叨着,无形中也会影响自己的情绪,精神不集中。其实车主在每次出发前,给自己一两分钟“缓一缓”,想想是否带齐物品,这样可以避免因为匆忙出门而导致的不安情绪。
来源:南海网
记者:王燕珍
编辑:杨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