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研究称:马兜铃酸和肝癌发生相关,鱼腥草还能放心吃吗?

2019-07-26   有料营养师杨双

鱼腥草是大家熟悉的一种野菜,因为有独特的鱼腥味,很多人根本不能接受。但也有人对它爱不释口,洗干净后切成段直接凉拌,或者煮汤放入点鱼腥草。

鱼腥草同时也是中药的主要成分,在我国已经有多年的历史,中医记载,鱼腥草味辛,性寒凉,归肺经,能清热解毒、消肿疗疮、利尿除湿、清热止痢、健胃消食。

现代医学也对鱼腥草有研究,鱼腥草里含有独特的鱼胆草素,这是一种抗菌成分,对流感杆菌、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明显抑制作用。

鱼腥草还能增强免疫系统,增加白细胞吞噬能力,促进组织再生,扩张毛细血管、增加血流量等方面。

不过,前段时间有一篇医学文章引起了人们的热议,主要内容是说肝癌的发生与马兜铃酸导致的突变密切相关。这让很多吃货坐不住了,因为一直有个说法,鱼腥草也含马兜铃酸,还能放心吃吗?

其实,含有马兜铃酸的植物非常多,但说鱼腥草含有马兜铃酸,这个说法不准确。鱼腥草主要含有马兜铃内酰胺,这是马兜铃酸的代谢产物,这种物质并不致癌。

可是有些实验也证明,马兜铃内酰胺对体外培养的尿道上皮细胞造成损伤,所以吃了鱼腥草存在肾损伤的可能。

所以,建议大家尽量少吃鱼腥草,吃的少危害也就变小了。如果实在担心,不想承受风险,干脆就尽量不吃。

可如果非常喜欢吃,认为这样的风险可以接受,这种情况尝一尝或者偶尔吃点没问题。吃之前一定要用水浸泡1小时,用开水焯一下后再吃,千万不能直接凉拌吃。

也不要把治病的希望放在吃鱼腥草上,它只是很普通的野菜,并没有特殊的功效,一次性吃太多,反而对健康很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