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初,放疗二支部党员医生卢丽霞教授团队收治了一名年轻的女患者小梅(化名),她是一名已婚的年轻女性。与其他患者不同的是,她从就诊以来一直都是一个人,独来独往,无人陪同。
卢丽霞教授及刘施亮主治医生给小梅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可当小梅在门诊放疗进行到一半时却突然说不治了,这让医生很诧异,这么年轻的女性不该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呀!
深入了解后,小梅才吐露心声。原来,小梅确诊鼻咽癌后,家里人都嫌弃她,不仅经济上不支持,甚至说出了给她治病只会人财两空这样不堪的言语。
“医生都没有放弃你,
你怎么可以放弃你自己。”
本该是最温暖、最牢靠的家庭支持,却在一夜间破碎了,这无疑对身患疾病的小梅来讲更是雪上加霜。在治疗过程中小梅出现了口干、味觉改变、进食疼痛等放疗副反应,她孤助无援,一遍又一遍的拨打着家里人的电话,希望得到陪伴与支持,但电话那头回应的却是冷冰冰的语音提示——无法接通……
她说人生第一次感受到了无助、绝望。被家人遗弃的她甚至偷偷买了老鼠药,决定离开这个冷酷无情的世界。
刘医生听完后担心小梅做傻事,赶紧给小梅安排住院,这样可以开导小梅,并督促她顺利完成治疗。刘医生甚至用严厉的口气的对她说:“医生都不曾放弃过你,你为什么要放弃你自己!”这句话就像春雨里的一抹阳光,照亮心窗,点燃了小梅的希望。
张杏兰护士长给小梅加油打气
潘晓丹护师为小梅检查口腔反应
尽微薄之力,
予她温暖
小梅住院期间,每每早班查房,护士都见不到她的身影。责任护士潘晓丹护师在给小梅治疗时,跟她说明了现在疫情期间住院患者不可以擅自离院,这样不安全。
“我知道这样不好,但是我兼职做钟点工,帮别人打扫卫生,一天可以赚100块呢。”小梅苦笑着说。
“你现在是病人,要注意休息,别去打工了,身体为主,你家属知道也会心疼的”晓丹着急的说道。
“可是我不去打工,我就没钱治病了,家里人都不管我了~”小梅无奈地叹息着。得知小梅的情况后,张杏兰护士长提出希望各位护士同仁多多关心和帮助小梅,表扬了潘晓丹护师主动出钱帮小梅订餐,随后二区的护理姐妹们也纷纷点赞。由党员侯斌斌主管护师带领的护理团队,私下讨论着根据自己不同排班分别给小梅免费订餐,这解决了小梅住院期间一日三餐的问题,也劝阻了小梅外出打工的念头,小梅十分感动,说无以回报。护士们笑着说,我们只是尽自己微薄之力,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温暖。
有时治愈,
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同期放化疗后期,小梅出现了口腔黏膜炎,口咽部疼痛导致小梅进食减少。但是营养补充很重要,护士姑娘们带的餐食小梅基本吃不下。既担心小梅营养不良,又考虑到小梅经济问题,主管医生刘施亮、主管护师林萍、护师刘文利、丘淑芬等医护团队给小梅买了营养粉及牛奶,鼓励小梅口服营养补充。
孤单的小梅时常一个人呆坐着,心不在焉,状态不佳。张护长经常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为她加油打气,让她为了自己和9岁的女儿,一定要坚强。在张护长的鼓励下,小梅越来越乐观,有了活下去的动力。
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放疗二支部的党员尽自己所能缓解小梅病痛,守护小梅的健康,温暖小梅的心灵。
小梅住院期间发的微信朋友圈
党员们的暖冰行动,
感动了她的周遭
4月10日,小梅治疗终于完成了,她偷偷买了锦旗和鲜花,在出院这天送给了病区的医护人员。张护长心疼她乱花钱,她却笑着说:“感谢困难给予我拼搏的勇气,感谢挫折给予我坚韧的力量,感恩医生护士给我第二次生命,我太开心了。”
小梅十分激动,还告诉大家她在微信朋友圈分享了医务人员带给她的温暖后,感动了自己的家人,纷纷开始鼓励及经济支持她,也重拾了小梅破碎的亲情。小梅说:你们都戴着口罩,虽然我不知道你们的样子,但是我将永远记住你们。送小梅出院时,我们一起拍了合照,小梅举着锦旗,上面写着“关爱病人有方,医德尽心尽责”。字数寥寥,却深情几许。
出院前医护团队与小梅合照
小梅完成治疗,顺利出院
一面锦旗,一束鲜花,饱含了小梅的感激和敬意。这不仅仅是荣誉的象征,亦是一种信任,更是一种鞭策。在医务工作者看来,这只是工作中一件平凡的小事,但却带给了小梅生的希望,医护们的心中也充满了成就感。医为仁人之术,必具仁人之心!
来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订阅号
编辑:谢韵宁、方洪秀
责编:陈广泰
【广东援鄂战队】战疫中成长的“湘妹子”、独当一面的柔济护理人
【提醒】严重可致癌!深圳一女子体内取出“活虫”,医生:因爱吃这道菜
【暖心】车子违停,交警却在罚单上写:“不罚,加油!”咋回事?
谢谢你们,白衣天使!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KqqyqHEBnkjnB-0zbUs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