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和深圳,为什么倒追中山?这个问题,似乎很难回答,又似乎能

2019-07-31     大湾区房产

这个问题,似乎很难回答,又似乎能一言概之。

一份剑指全球的百年战略,一条横跨伶仃洋的壮伟飞龙,让站在湾区几何中心的中山,迎来了划时代的机遇。

而近日,这条跨海飞龙,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据广东交通集团透露,经过近10小时的努力,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第二个钢吊箱预留孔洞,与28根群桩基础完美结合。

说点人话,就是自此之后,工程将正式转入水上施工阶段,为接下来的大桥索塔施工打下坚实基础。

//

一条桥,改变一座城的格局

//

深中通道,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全力推进,这项超级工程于中山而言,是城市接驳器,更是资源输送器。

其一头连接中山、广州,另一头串起深圳的科创前沿阵地——前海,加之深圳南接国际大都市香港,北邻工业明星东莞,因此,随着通道的建成,港深莞的资源要素将打包西进,涌入中山。



| 深中通道串起珠江东西两岸

这时候,无论是中山,还是整条珠西先进装备产业制造带,都将备受利好,日益发展成为湾区剑指全球超级经济体的重要力量。

这种全新的城市格局,与中山在湾区中的定位不谋而合,甚至在三年行动计划中,也得到了印证。

//

倒追中山的,还有广州

//

事实上,除了这条黄金大动脉,中山还有望轨通广深。

首先是深圳,在深中通道基础上,欲建设轨道与中山实现更快速的互联互通。

其次是广州,正力争地铁18号线接入中山,未来,按照线路160km/h的时速,羊城中心与中山有望半小时快速互达

更有意思的是,广州港已入股中山港,在中山的珠江口岸注入广州的强大基因。



| 官方公示的18号线走向规划图,仅供参考

广深都在拉拢中山,已毋庸置疑。

而中山,通过轨道打通两大极点城市的资源输出壁垒,获得源源不断的资金、技术、人才和购买力,无疑是“通杀”的大赢家。

要知道,地铁轨道是双城融合最快捷的途径,绝非路桥、高铁城际可比。

过去已早有案例,广佛地铁开通十周年,客流量突破1.2亿,相当于搬空整个广东省,而两城GDP加起来,更是突破3.3万亿,超越京沪成为中国第一经济体。




广佛之间,有许多候鸟,清晨搭乘地铁前往广州工作,夜晚又披星戴月回到佛山居住,日复一日,岁岁年年。

而在未来,随着跨城地铁的规划和落实,“住在中山,工作在广深”,以及中山的爆发式发展,都将成为现实。

//

TOD、总部区,还有大学要来

//

但中山的鸿鹄之志,并不止引进来,还在于走出去。

作为曾经的“广东四小虎”之一,其已拥有3个超千亿级产业集群、5个超500亿产业集群、38个国家级产业基地,以及数百个省级以上名牌。

而在未来5年里,中山还将培育至4个以上超千亿级产业集群,打造全面对接广深的东部环湾组团,崛起TOD商圈、总部经济区、湾区科创中心等,向创新之城重点发力。


| 中山向东


在教育方面,更是不遑多让,其将积极推动建设两所高水平综合性大学——中山科技大学和香山大学。

这是里程碑式的蝶变,一座城市拥有大学,就如同拥有了人才基地,有了培育科创基因的土壤,让城市发展可以自给自足,这是一座城市的底气和信心。


| 大学效果图

而所有的一切,都在说明一个事实:中山,早已非同凡响。


//

知者不惑,跨城而来

//

所以,很多精明的置业者,都对中山情有独钟,他们跨城而来,抢先布局这座湾区风口。

若大家仔细留意,便会发现,在不少标杆项目,日常流量往往可以媲美周末、节假日人气。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KfAXR2wB8g2yegNDYYy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