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不胜防的姜瘟病,姜农可以这样诊断和防治

2019-07-02   老刀网络农管家

姜瘟病是生姜容易感染的一种细菌性病害,给生姜生长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最严重时到能够导致减产60%-80%,甚至绝收。

6月24日来自山东省潍坊市的农管家用户农业人发来图片向农管家的专家咨询:“生姜这是什么病害?”下面一起来看看专家是如何解答的。

农管家专家解答:

王刚(山东省潍坊市——精通蔬菜病虫害)

细菌性的姜瘟病用喹啉铜或多抗霉素或琥胶肥酸铜或春雷霉素,中生菌素,用药做好二次稀释,现用现配。

郭欣华(山东冠县 烟庄街道办事处 擅长番茄、油菜、生姜植保技术)

姜瘟,细菌性病害, 可以用中生菌素,氯溴异氰尿酸,乙蒜素,叶枯唑,噻唑锌,噻森铜,氢氧化,松脂酸铜等交替使用喷雾防治。

冯涛(安徽省 六安市——擅长领域植保技术、土壤管理)

注意细菌性病害导致,建议使用噻唑锌或乙蒜素或中生菌素或喹啉铜、络氨铜喷施防治。

卢芃源 (河南省郑州市,西南林业大学,擅长植保技术)

注意细菌性姜瘟病害, 可用10%中生菌素1000倍液 3%噻霉酮750倍液 77%氢氧化铜800倍液 20%噻锉锌750倍液,喹啉铜,春雷王铜 交替用药。

农管家知识小课堂——生姜姜瘟病

危害症状

姜瘟病为系统侵染性病害。主要为害地下茎及根部,常从茎基部开始发病,病部初呈水渍状,黄褐色,失去光泽,后病姜内部组织软化腐烂,挤压病部流出污白色汁液,有臭味;剖开病姜可见维管束呈褐色。根被害也呈淡黄褐色,终至全部腐烂。地上茎被害呈暗紫色,内部组织变褐腐烂,残留纤维。叶片被害呈凋萎状,叶色淡黄,边缘卷曲,终至全株上下垂枯死。

发病规律

病原细菌主要随病姜种和田间其它寄主及其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带菌姜种是最主要的初侵染来源,若引种可造成新区发病。播种带菌姜种或生长期中其它寄主、病残体、土壤中的病原细菌可以通过姜表皮的自然或机械伤口侵入,适宜条件下发病。细菌又可通过灌溉水、雨水或害虫传播进行再侵染。土温25~30摄氏度最适于发病,高温多雨潮湿,特别是暴雨后骤晴,姜瘟可能严重流行。此外地势低、大水漫灌,与茄科蔬菜连作或邻作发病亦较重。

农业防治

轮作换茬:轮作换茬是切断土壤传播病菌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对已发病地块,间隔3年以上才可种姜。种植生姜的前茬最好选用新茬或种植粮食作物的地块,菜园地以葱蒜茬较好,种过茄科作物并发生过青枯病的地块不宜种姜。

严格选种收获前,在无病姜田里严格选种,选长势强,分枝多,无病害症状的健壮植株,单独收获和贮藏;第二年催芽前再选颜色黄白,表皮光滑,无病害表现的肥大姜块做姜种,避免姜种带菌传播病害。

选地和整地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沙壤地块。整地时地面要平,姜沟不宜过长,以防排水不畅,姜田还应设排水沟,防止雨季田间积水。

施干净肥料姜田所用肥料应保证无病菌,因此,切不可用病株残体或带菌土壤沤肥,有机肥充分腐熟后方可施用。

参考防治药剂

25% 氨基·乙蒜素 微乳剂(中等毒) 使用50-67毫升/亩 喷雾

32% 唑酮·乙蒜素 乳油(中等毒) 使用900-1200倍液 喷雾

47% 春雷·王铜 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600-800倍液 喷雾

4% 春雷霉素 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150-300倍液(6%),100-20 喷雾、灌根、抹病斑

30% 琥胶肥酸酮 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200-234克/亩 喷雾

50% 氯溴异氰尿酸 可溶粉剂(低毒) 使用50-60克/亩 喷雾

3% 中生菌素 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600-800倍液 灌根

42% 三氯异氰尿酸 可湿性粉剂(低毒) 使用30-50克/亩 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