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高考进入大学,是所有学生的梦想。为了实现这样的梦想,努力和汗水不知会付出多少。学子们都对高校抱有特殊的感情,在这里不仅能获得知识,而且大学生活也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之一。然而有一些高校,却将学子们的这份感情伤了又伤。
对于大学生而言,在校期间最基本的并不是学习,而是吃、穿、住、行。吃、穿、住、行从表面看是最为基本的生活保障,按理说在这上面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可是偏偏就在上面,一些高校的学生却很闹心。
今年高校秋季开校时,在网络上就曾有两个令人匪夷所思的新闻。一个是位于河北秦皇岛的某高校,对一些学生收取了天价住宿费。这个住宿费用有多高呢?年收费高达16640元,其中包括14000元的增值服务费。另外一个则是一所高校的食堂,在物价上涨的压力下,食堂进行了涨价,然而价格涨了,学生不仅吃不饱,而且还见不到一点荤腥。
这两则新闻在经过网络的曝光后,很快便引发了热议。随之而来的声讨,更是让这两所高校“声名狼藉”。为什么这样的新闻,会引起人们关注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它牵扯的是大学生最为基本的生活。
大学要扩大规模,提升层次,生源非常重要。当一所高校传出负面新闻后,必然会对学校的形象产生损伤。因此,天价宿舍、天价食堂之后,各所高校都非常注重保障学生的基本生活。然而,最近却有高校传出了天价热水费。
近日,一所浙江的高校学生通过网络发声,感叹学校的水费贵得连澡都不敢洗。学校的水费是按秒收费,每秒收费2分钱。收费高也就算了了,收费的热水还忽冷忽热,水压也是时高时低。这让在校的学生,既心疼又无奈。
不管是天价宿舍,天价食堂,还是天价热水费,很容易让人想到薅羊毛这个词。薅羊毛这个词原本是一些商家的优惠活动,不过在网友们的追捧之下,就成为了占便宜的意思。学生在学校的吃、穿、住、行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当高校打起了学生的主意时,大学生便成为了羊毛。然而,大学生的羊毛真就那么好薅吗?
大学生的羊毛并不好薅,为什么?因为现在的网络过于发达。教育一直都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话题,而像天价宿舍、天价热水费这样的负面,只要见于网络,必然会引起人们的共鸣。在得到关注后,高校的薅羊毛行为又怎能长久。其实,这样的道理非常浅显,可是为什么一些高校还要这样做呢?
存在不合理收费的高校,往往是一些独立学院或者民办高校。这些高校没有教育部门的拨款经费,所有的运作都是自负盈亏。在这一背景之下,学校要提高收入,就只有打学生的主意。学校打学生主意的做法,从某种角度上讲无可厚非,毕竟学校也要办学。但是在已经收取了高昂的学费情况下,还薅大学生的羊毛就有些过了。学生不是傻子,他们也懂得反抗。而他们的反抗,不仅会带来学校形象的损失,而且也不利于高校的发展。
尽管这几起薅大学生羊毛的事情,都在网络的曝光之下,学校进行了改进。但是它却反映出高校的收费缺乏监管,如果有监管,还会有这样的事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