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只懂激励考核还不够,想让活干得好,环境就要造的好

2019-09-27     股权管理之道


转自管理学问

执行力,首先来自于顺应环境、遵从人性。

想做成一件事,一个靠牵引力, 一个靠驱动力,更需要一个有利的环境。

牵引力让人有意愿做,做好了可以得到什么。

驱动力让人不得不做,做不好了得不到什么。

而漫长的执行过程,一个舒适、友好、便于执行的环境,人可以持续的自我牵引。

扣雷斯威克在1943年首先提出了环境心理学这一术语,强调了在构建对环境的知觉中个体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作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理论应用到了环境与人的协作场合。通过环境的研究改进,使劳动者以积极的情绪、熟练的技术掌握和改进操作方法,防止事故发生,提高工作效率,并遵循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所以,环境,是人能够积极行动起来并保持下去的一个重要因素。

01

从邻居吵架开始

隔壁又开始吵架了,孩子的哭声,夫妻的埋怨。

“肯定为了孩子写作业的事”,妻子说。

我想起上次,隔壁的老李在吵完后敲开了我的门,一脸愁容。

老李告诉我,孩子自从上了小学,越来越排斥学习。每天放学回家,不是看电视,就是到楼下瞎转悠,把写作业的时间一推再推,每天晚上熬到大半夜。两口子终于忍不住了,先是老李骂了孩子,嫌孩子不主动写作业。接着是妻子骂老李,嫌不关心孩子学习。接着两口子就吵起来了。

同样的事情,今天已经是本月第二次了。

我不是育儿专家,也解决不了这样的问题,但我有些体会。

我读书的那些年,家里的父母,学校的老师,见了面,就是好好学习、考上大学就能如何如何之类的劝导。我也明白这个道理。

可我仍然迟迟不肯拿起书本,我宁愿坐马路边看风景,也不愿回到那个让人痛苦的学习状态。因为,我需要一个人默默的完成一个又一个作业,写完一张又一张卷子,遇到不会的,冥思苦想也不得答案,思想抛锚了,就顺势遐想,无边无际。与其他事情相比,摆开学习的姿态,俨然成了一件非常痛苦难熬的事情。

其实,我不贪玩,或者说,我压根就不喜欢玩,但就是没有动力进入那个状态。

但是奇怪的是,跟同学们坐在一起白天自习,晚上自习,我却能心无旁骛,效率贼高。

这是一种什么心理?现在想想,其实就是需要一个环境,能让我舒服进入姿态的环境。

很多学霸,厉害之处就在于能够克服阻力,克服条件,立即进入状态。可惜我不是,我也觉得很多人不是。

因此今天,我给老李说,可以试着改变一下环境,减轻孩子的执行阻力。

02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环境?

当进行一件工作的时候,多数人首先想要一个舒服的物质环境。比如一张大小合适的办公桌,一把舒服的椅子,一个安静体面的办公环境,先保证生理感受是舒服的。

其次,需要一个舒服的过程体验环境(过程感受)。比如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合理的先后顺序,有熟悉的工作词汇,有合适的工作方法,有好用的辅助工具等等。各项工作条件遵循个体特征和当下需求。

最后,还需要一个舒服的人际环境。比如友好的工作伙伴,友好的上司,来自身边人们令人舒服的指导、协作、支持、鼓励、陪伴等等。

物质环境、体验环境、人际环境,共同构成了我们执行一件事的整体环境,并影响到最终结果。

如果自己打算做一件事,你需要为自己创造一个舒适的执行环境。

如果期望别人做一件事,你需要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体验环境。

03

失去环境,影响了什么

一个友好的执行环境,将会让执行力倍增。反之,不友好的执行环境,也会让牵引力和驱动力暗淡失色。再回到老李孩子这件事。

A:不舒服的物质环境会遭到排斥

老李家跟很多家庭一样,客厅,电视,茶桌,卧式,家具样样齐全,唯独容不下孩子的一张书桌。没有一个安静学习的角落。孩子要么在茶几上半卧着完成作业,要么蹲在地上以床为桌,还得伴随着妈妈的电视声,爸爸的手机音乐。这样的物质环境,与学习需要的环境形成巨大反差,让人首先产生排斥。这是物质环境对学习这件事的影响。

从创造物质环境的角度讲,首先应该给孩子一个独立的学习空间,安静、舒适、灯光事宜。让孩子喜欢这个属于他的小天地。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能够克服恶劣环境的学霸。

B:不舒服的体验环境会影响执行

老李家孩子写作业的时间,早的话7点左右开始,晚点的9点开始,没什么规律。加上琐事打扰,孩子根本无法安心学习。另外,今天缺个文具,明天买个学习材料。这些方面,老李夫妇并没有时间给孩子提前张罗,都是急急忙忙的临阵磨枪。

孩子上个学,搞得全家鸡飞狗跳。这样的过程体验,与需要的环境形成巨大反差,让人觉得难受。

从创造体验环境的角度讲,一套稳定的学习计划(时间、顺序),充足的学习资源储备都会有效的降低孩子的排斥感。

C:不舒服的人际环境导致反感

老李家孩子遇到难题时,怎么解决呢?自己想,自己想不出来就乱填,填错了老李也没时间检查,之后就是老师批评,同学的嘲笑。

而老李夫妇呢,经常会因为一些琐事拌嘴吵架,一吵架,难免气撒在孩子身上。孩子能够感觉到的,就是指责、催促、逼迫、训导。如此冰冷冷的学习过程,让大人都无比反感,何况孩子呢?

从创造人际环境的角度讲,首先需要一个和谐温暖的家庭环境。父母之间的关系,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都是影响孩子学习的关键因素。其次,如果有合适的伙伴一起,有长者的耐心指导鼓励,孩子还会反感吗?

老李家的例子告诉我们,对于大多数人,冰冷的命令(制度),并不会带来你所期望的执行效果,只有暗地里的排斥、反感。你还需要创造一个舒适的执行环境,让人能愉悦的、无顾虑的、无障碍的进入执行状态。用咱们自己的话说,就是看到这样的环境,信手拈来的行动套路,和让自己舒服的人一起,本来很无聊痛苦的事情都会变成享受。

04

创造环境,就等于创造执行力,创造好的结果

例子1:

当你进入一家饭店吃饭,人多排队,漫长的等待,你会厌烦,或者逃离。为了让顾客完成消费,店家就必须为顾客创造一个环境,一个愿意等待的环境。

于是,从物质环境来说,舒适的空间、曼妙的音乐、儿童游乐设施、无线网络、有趣的媒体等等,都能让等待的过程不再枯燥。

从体验环境来说,秩序良好、效率保证、进度透明、精美礼品等等,都能让人放心等、值得等、愿意等。

从人际环境来说,积极的问候、周到的服务、真诚的解释等等,都能让人倍感温馨,化厌倦为享受。

例子2:

你最近打算减肥,激情满满的完成了第一次跑步之后,第二次已经迈不开腿了。你必须为自己创造一个能够减轻不适感的环境。

于是,从物质环境来说,你可能先要把那双平底鞋换成弹性十足的的运动鞋,享受这种运动节奏带来的良好体验。

从体验环境来说,你需要制定一套适合自己的时间和方式,比如什么时候,先在哪里热身,从哪里开始慢跑,再到哪段路上加速跑,最后回到哪个地方做一些拉伸。并且尽可能的固定,形成习惯。从而消除“不确定因素”带来的体力消耗和挫败感。

从人际环境来说,你可能需要一个好伙伴,也许还需要家庭成员的支持鼓励,又或者一位经验丰富的健身达人时不时的指导和改进。

例子3:

企业有了健全的管理制度,丰厚的待遇,你可能会发现,仍然有很多岗位的员工缺乏责任心、精神懈怠、工作疏忽、效率与质量低下。这些,制度无法解决的问题,也许是缺乏有利的工作环境所致。

从物质环境来说,你可能需要对空间布局、设施工具、噪音粉尘、温度照明等方方面面进行审视、改良。让员工在舒适的作业环境中,拿着顺手的工具便捷的展开工作。

从体验环境来说,你需要对工作流程、方法教导、工艺图纸、职责分工、强度/注意力等进行审视、改进,让员工健全的机制与辅助措施中,心情愉悦的高效工作。

从人际环境来说,你需要对上下级性格特征、管理风格、团队氛围、协作关系等方面进行审视,优化,让员工在舒适简单的人际环境中减少阻力和消耗。

我们可以看到,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能够通过创造出让人舒服、方便、无阻碍、无顾虑的环境,减少生理痛苦感,减少心理排斥感,从而提高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执行力。

05

海底捞是怎么成功的?

海底捞火锅创立于1994年,创始人叫张勇。历经20多年,已经在国内拥有6万多名员工,400多家餐厅,营业收入170亿左右,在中国乃至世界中式餐饮行业都是首屈一指。

海底捞是如何成功的?大多数人都知道——高质量的服务。但这种高质量的服务是如何产生的?

笔者认为,就是通过创造高质量的环境来实现。

物质环境体现在温馨的店面装饰及健全的硬件设施上。

体验环境体现在高效贴心的流程、方式、语言、行为以及管理制度上。

人际环境,体现在周到细致、以客户为中心的极致服务中。

就是这种全方位、高标准的环境创造,顺应了人性的需求,让人极度舒适、舒适到超越了同类水准,吸引着人们来争相体验,形成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05

如何创造环境

明白了环境的重要性,还得学着创造这样的环境。工作中,生活中,场景不同,需求不同,创造环境的方式就会不同。并没有统一的标准而言,但却有一个核心原则——让人的生理及心理感受尽可能的舒适。从现在开始,你就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审视自己身边所有的事情:

Step1:明确目标

我自己要做什么?我要别人做什么?目的先搞清楚。

没有目标的执行,边干变看,走走停停,会导致很多不必要的投入浪费。

而多目标与单目标,采用的方案也完全不一样。

Step2:把握现状

为目标为基准,从物质环境、体验环境、人际环境来逐个审视现状。

物质环境有什么缺陷?——对执行者的生理/心理有何影响?

体验环境有什么缺陷?——对执行者的生理/心理有何影响?

人际环境有什么缺陷?——对执行者的生理/心理有何影响?

Step3:环境改善

其实,大多数情况下,环境并不友好,不人性化,不便捷,充满了复杂,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所以,环境改善,减轻人的不适感,减少排斥与阻碍,是我们所有人应该思考的问题。

环境改善,可以大致从物质环境、行动流程与方式、辅助资源与辅助行为、人际关系、协作关系这5个步骤依次考量优化。

Step4:形成习惯

执行,最怕变化。

变化会消耗人的体力,消耗人的耐心,产生更多的身心排斥。

我们要围绕执行者,打造一个有利支撑环境,并让人的行为与环境的交互过程变得稳定。当所有事情成为习惯以后,内心的抗拒、行动延迟等就会自然消失。

Step5:持续优化

人-物质环境-体验环境-人际环境,构成了一个执行整体,类似我们的组织机构,需要不断的进行优化改进,人需要持续锻炼来适应环境,环境也需要持续改进来顺应人性。

总结:不论是为了提高谁的执行力,激励考核更多的注重了结果。而创造环境,却能把握过程、消除阻碍、减轻排斥,能最大化的创造出过程执行力。

成功不是偶然,要想打造非凡人生,就要不断学习,建立体系,才能走向人生巅峰。借此,推荐一款个人成长课,涵盖“个人修炼、管理运营、公司治理、领导力、趋势视野、创业创新、资本运作、战略管理、团队建设、高效授权”等,实用落地。

如果感兴趣,欢迎转发加关注,或点击“了解更多”学习成长,也可私信回复0910获取专业股权资料包,助你2019,变更好!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KBz9cW0BJleJMoPMYJT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