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证券市场呆了十多年,有个问题一直没有想明白。为什么股市大跌之后,我们明明知道股票非常便宜,但是我们就是迟迟不能出手买入呢?所有人都知道,在股市要赚大钱,一定要低买高卖。也就是说,要在大熊市里大量买入,在大牛市大量卖出。可是事实上正好相反,投资者往往是高买低卖,在大牛市大量买入,在大熊市里大量卖出。业余投资者如此,专业投资者也是如此。这种现象只有一个解释,大跌之后非常恐惧,不敢买入,这是人类的本能反应。要成为战胜市场的投资大师,必须首先战胜自己。
第一,事实:大跌更便宜却没人买。
大跌之后股票变得便宜多了,业余和专业投资者都不敢大量买入,甚至卖出减仓。巴菲特早在1979年就发现了这个现象。兹威格在《YourMoney&YourBrain》书中发现同样的现象再次重演。看看中国的基金投资者,2007年股市大涨,股票基金份额一年从2200亿份暴涨到10418亿份,1万多亿资金高位套牢。2008年上证指数一年暴跌2/3以上,但基金份额基本不变,考虑到当年股票基金发行新增452亿份,基民们不但没有趁机大量低位买入,还卖出了500亿份。再来看看中国的基金经理。2010年8月2日《第一财经日报》发表文章《基金反向指标是怎样炼成的》称,根据财汇资讯统计数据,2007年基金仓位一直维持在77%以上。2007年10月上证指数创出历史最高达到6124点,基金仓位三季度和四季度都达到80%以上,创出历史高位。2008年股市开始一路下跌,10月28日最低跌至1664点,基金仓位也逐步下降,四个季度分别是75.33%、71.78%、68.50%和68.81%,跌近历史最低水平。
第二,解释:大跌后恐惧卖出是本能反应。
如果说,业余投资者不专业,没有经验,在大跌后惊惶失措,明知便宜也不敢大量买入,很正常。那么专业投资者为什么也是这样呢?其实,业余投资者与专业投资者都是人,面对大牛市股市大涨,本能反应会贪婪地买入,但面对大熊市股市大跌,本能反应会恐惧地卖出。
我们大脑深处,和耳朵顶部平齐的地方,大脑颞叶内侧左右对称分布的两个形似杏仁的神经元聚集组织,叫做杏仁体。研究普遍认为,大脑杏仁体是恐惧记忆建立的神经中枢,激起我们愤怒、焦躁、惊恐等情绪反应。杏仁体反应速度快到只有12毫秒,比你眨眼速度还快25倍。看到恐惧的现象,杏仁体会马上反应。仅仅是想到会出现恐惧的现象,杏仁体也会马上反应。
股市暴跌,如同大地震、大雪崩,所有人都会本能地感到恐惧。害怕更大的地震,更多的雪崩,这是连锁反应,这会让我们像本能地躲避到安全的地方一样,卖出危险的股票,持有安全的现金,是这种情形下让人感觉最安全的情绪反应。
第三,反思:战胜市场首先要战胜自己。
生活中我们总是跟着感觉走,但投资中有时要反着感觉走。大师之所以能够战胜市场,首先是能够战胜自己,听从于理性,而不是盲从于本能和直觉。
著名基金经理BrianPosner说:“如果一只股票让我感觉到我很想抛掉它,我就可以非常确定这只股票会是一笔非常好的投资。”同样,戴维斯基金公司的克里斯托弗•戴维斯也是学会了在自己感觉“吓得要死”的时候去投资。他解释说:“感觉到的风险程度越高会把股价打压得更低,反而降低了真正的投资风险。我们喜欢悲观主义产生的低股价。”(大资金可以这样做,普通散户绝不可以随便抄底)
巴菲特一再重复他的投资成功秘诀只有一句话: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股票投资最重要的不是卖得好,而是买得好。只要你买得足够便宜,基本什么时候卖都可以,都赚钱,只有赚多赚少的区别。但是你买的价格过高,卖的时机不好,很可能就是赚钱与亏钱的区别了。毫无疑问,最好的买入时机,就是暴跌之后。巴菲特说:“我总是在一片恐惧中开始寻找。如果我发现一些看起来很有吸引力的投资目标,我就会开始贪婪地买入。”
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在股市暴跌时买入,看到、想到,甚至计划好都不行,必须真正做到才行。战胜市场,就是战胜大众,前提是战胜自己,超越本能反应,这是世界上最困难的事。这也是为什么长期持续战胜市场的投资大师极少的原因。
筹码分布
筹码分布可以反映主力控盘信息、多空交锋情况、市场成本变化趋势,可以行之有效地帮助我们理解股价运行轨迹,预测价格发展方向。在捕获黑马股的实战中,它也是一种利器,当大多数投资者还不是十分了解这种技术工具时,能提前掌握并运用它的人,无疑将占有先机。
当大量的筹码堆积在一起的时候,筹码分布看上去像一个侧置的群山图案。这些山峰实际上是由一条条从左向右的横线堆积而成,每个价位区间都有一条代表持仓量的横线。持仓量越大则线越长,这些长短不一的线堆在一起就形成了高矮不齐的山峰状态,也就形成了筹码分布的形态。
筹码分布是一个静态的概念,通过筹码分布图,我们可以相对准确地了解个股在某一时刻、某一价位上分布着多少流通筹码,是全部流通筹码密集分布在某一个狭小的价格区间内,还是广泛分布在一个开阔的区间内。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这边举一个简化后的例子做说明:
X股流通盘1000股,共三位股东,分别是A、B、C。1月1日收盘筹码分布如下: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截止1日收盘,A、B两位股东均处于获利状态,C则处于亏损中。A持股4手;B持股3手;C持股3手。
假设1月2日,A获利出场,将手中筹码分批卖给了D,那么当日的筹码分布图将呈现如下变化(深灰色代表新加入的D先生):
可以看到2号的筹码分布和前一日的有了明显的区别,这是由于成本处于低位的A离场所致,此时市场上的大部分投资者均处于套牢的状态中。这便是筹码的移动反映在筹码分布图上的结果。
每个价位的股数不同(即筹码数不同),这样便构成了一个简单的筹码分布模型。上述只是一个简单的描述模型,如果换成真实的上市公司股票,那么一个公司的流通盘最少也有几千万股,其价位分布区间是相当广阔的。
筹码分布的作用:
拉出跌停,确认头部
说过了顶部,我们通过案例为大家介绍一下底部的筹码特征。如图所示,这是中铁二局(600528)2014年12月至2015年3月的日线图。
相对高位,筹码密集
我们看到该股在前面借助“高铁”题材已经强力拉升了一波。在图中箭头所指的这一天,即2015年1月27日,我们看到股价已经来到了一个相对的高位。尽管如此,我们通过该股右侧的筹码分布图,可以发现此时筹码形成了一个密集态势,而上方蓝色的套牢筹码不是很多,并且大都集中在这个区间。这表明只要股价能有效突破这个价位,上方的阻力依然很小。既然阻力不大,控盘的机构拉升起来当然毫不费力,我们看到该股随后继续放量上涨,股价轻松翻倍。
筹码的沉淀和筹码的转移:
一、筹码的沉淀:
当股价发生明显的变动时,在初始价位积累的筹码没有随着股价的变动而发生转移,称之为筹码的沉淀。
1.当股价出现长期下跌时,顶部被套筹码会发生沉淀。特点是持续的时间不长,因为这是散户行为;
2.当股价出现长期上涨时,底部获利筹码会发生沉淀。特点是持续的时间较长,因为这是主力行为;
3.当股价出现中短期涨跌时,情况比较复杂,需要集合筹码的延伸技术指标来进行判断和分析。
二、筹码的转移:
当股价发生任何变动时,在初始价位积累的筹码随着股价的变动而发生转移,称之为筹码的转移或筹码的过滤。
任何市场背景下,股票每天都会发生转移。其主要动因是受到市场趋势和主力调控股价的影响下,所有市场参与者的综合行为,是多空两大阵营的力量互为叠加和抵消后最终得出的市场结论。筹码的转移会发生在主力和主力之间、主力和散户之间以及散户和散户之间,不同的方式代表着不同的市场含义。主力和散户之间发生筹码的转移和转移的方向更具有趋势的代表性。
三、筹码与成交量和K线走势的关系。
1.股价长期上涨。也就是股价由底部到拉升再到顶部的过程。股票形成底部的初期,大部分筹码应该被散户持有。当成交量放大主力开始吸筹,其区域成交量的总和要大于主力收集到的筹码,因为这里还含有散户的行为。当股价多次拉升和休整以后,必然导致筹码的沉淀和筹码的移动。这样就可以区分出筹码的归属。
2.股价到达主力的预想空间后,主力开始派发。此时底部筹码大量并迅速上移。这个过程已经在其他的章节里多次重点强调,这里不在赘述;
上述两种情况一般是主力和散户之间的筹码转移。
3.股价长期下跌。也就是股价由顶部到下跌再到底部的过程。股票形成顶部的晚期,大部分筹码应该被散户持有。因为主力参与的成分较少,有时为了促使股价加速下跌主力还会刻意打压股价,所以成交量萎缩并逐步下跌。在下跌的过程中间或出现反弹,识别反弹的几个要点,长期均价线的趋势没有被改变、没有形成季价托和这个时期的成交量不等于顶量等等,基金甚至会借反弹之机采取诱多减仓的行为。因为熊市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筹码的沉淀和转移也会频繁发生,但筹码的沉淀并不具有持续性。这种情况一般是散户和散户之间的筹码转移;
4.主力之间的筹码转移。一般会发生在以下情况:
主力从底部收集筹码后把股价拉升到自己的预想价位后派发,而其他的主力认为该股票的基本面和估值仍然有题材和潜力可以挖掘,所以主动接盘。比如2009年年初中邮系基金介入中天城投,到了2009年4月份又开始减仓,可日后该股票的股价又翻了一倍还多;
基金驱赶游资。当股票的基本面出现明显利好时,基金会入驻这些股票,它们会利用各种手段使前期介入的游资交出筹码。最明显的示例是卧龙地产,该股票在2009年半年报里依然有游资在驻守,到了三季报在十大流通股股东里基金占据了前八位。该股票也由前期的黑马草上飞走势变成波段式上涨。
筹码从发散到集中的一种情况——吸筹:
如上图,图中鼠标定位的时间点是2012年1月,当时的筹码状态是典型的发散状态,筹码最低位大约在9元左右,筹码最高位大约在16元左右,有多个筹码峰分布,并且所有持仓筹码都处于被套牢状态。
再看看,还是这一只股票,而这次我们把鼠标定位时间点放在了2013年1月。我们看到这个时候的筹码状态已经是高度密集状态,筹码密集的最核心区大约是12.6元左右。
于 是,我们可以理解,在这一年的过程中,大盘持续下跌,但该股却一直不再创新低,是因为有主力入场吸筹,通过一年的时间,让高位14-16元的套牢筹码割肉 出局,也让低位10元以下的的获利筹码都获利卖出,并且经历里中间几次的箱体上下波段,最终将绝大多数的持仓成本集中在了12-13元左右,同样,主力成 本也必然在这个区间。
这种从发散到集中的过程,其实就是筹码由散乱的不同持有者在不同持仓成本区间持有的状态,转为为相对少数人在相对狭小的价格空间内集中持有。这也就是主力吸筹的过程。而在主力完成吸筹,筹码达到高度集中后,股价随后就会择机开始向上拉升,又开始另一个新的主力操作阶段。
根据控盘程度和筹码表现方式分为高控盘的锁仓拉升和相对低控盘的筹码滚动拉升。
如 图,这是300244迪安诊断在拉升前和拉升后的筹码分布图,上图是2013年2月初,当时筹码是典型的单峰高度密集,说明吸筹到位,准备开始拉升,下图 就能看到,随后在拉升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当初吸筹完成密集在22-23区间的筹码仍然有大量的停留在原位,是不转移的,我们把这种状态称为筹码锁定。
而 我们很容易理解,这些成本在23元以下的筹码,在下图中的筹码定位时间,已经盈利超过30%,但仍然没有卖出,这种高度盈利而不愿意卖出的筹码,有大部分 是属于主力机构的,因为散户群体中,至少有90%以上的人不会再浮动盈利30%的情况下横盘一个月仍然不卖股票。所以,锁仓是主力高控盘的表现。
高控盘锁仓拉升的股票,只要低位锁仓筹码不跑,中线持有可以带来非常大的赢利机会和赢利空间。
找到股票金矿的方法:
无 论熊市还是牛市,每个股票都有大的波动和小的波动,大波动是大资金推动,利润最大也最安全;小波动利润很小风险却很高。大波动就是这个股票的大金矿。大家 看到这只股票的走势从左到右,整体都是处于一个下跌的趋势,但是这只股票身上也是有大金矿可以做。就算我这段时间我只能做这只股票,只要我在圈中所标注的 位置买入股票,随后就发生了连续上涨的行情,注意是连续上涨。这些连续上涨的行情都是有我们之前所说的主力资金参与的波段行情。所以一只股票的大金矿就是 主力波段。波段是有区别的:波段分为主力波段和非主力波段,有主力参与的波段,一般持续时间较长,是大波段,利润大、风险小;而没有主力参与的波段一般持 续时间2-5天,有的甚至两天就结束了,只是一个小反弹,这种反弹往往利润小,风险大。因为这些位置买入后,随后这只股票就连续上涨了,我们把这些连续上 涨的行情称之为主力波段行情.有主力参与的波段行情,利润大风险小,而无主力参与的行情利润小风险大.
这里我介绍一个最简单却非常有效的,主力波段的捕捉方法:口诀:主力线双探底(25以下),然后开始向上活跃,是买点;主力线2次疲软,是卖点;
强势个股――金矿品质最高。
明白了金矿位置所在,接下来需要的就是找出品质含量最高的金矿是哪些品种,强势个股就是每一波段品质含量最好的金矿。
每一次波段行情都会有涨幅靠前,涨速最快的强势个股,这些个股一般会先于大盘趋势启动,起到领头带动作用,这就是这一波行情的带头品种。
强势个股的条件:筹码集中度好或者快速吸筹(弱市)、主力资金庄家可以控制盘就是控制股价走势、个股主力资金处于攻击状态、放量启动成功。后面会有具体的讲解决。
把握庄家入庄时机:
一、庄家入庄时机的选择
庄家人庄之前必须做一系列准备工作。其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对大市进行周密细致的分析判断,这也是庄家投资决策的基础。庄家人庄时机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其以后操作的成败,就散户来说,把握庄家的人庄时机是其进行跟庄的重要环节。
一般来说,庄家的人庄时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就宏观方面而言,坐庄讲究顺势而为,当经济运行到低谷然后又有启动的迹象时,可以说是人庄的最好时机。选择这个时候人庄是因为大多数散户在经历了漫长熊市 后,心态还没有向牛市转变,庄家可以在低位慢慢吸人筹码。而当利好消息频频传出、散户都已经意识到时,庄家的拉抬也比较易于得到认同。当每天的成交量增大 时,庄家出货、套现也就比较容易了。
2.在公司业绩有重大改观、消息没有发布、市场没有察觉以前,就是人庄良机。此类股票属于价值发现、价格重新定位股票,以后得到市场认同不会有什么问题。
3.在中级或是大的行情中,利用某些个股利空消息发布时机人庄。
4.庄家为了吸到较多低价筹码,往往提前在股价见底前介入。
5.超跌有反弹要求之时,短线庄家往往发掘比价关系中偏低的个股,或是价值被低估的个股,在盘整市道或上升市道中人庄。
6.在大市中途调整,中小散户纷纷抛售时,庄家人庄吃进大额筹码。这类股票往往在前段涨势中表现一般,持股者收获少,耐不住调整压力,庄家易于吸货;到后期拉升时,又有比价效应可以利用,易于被散户认同,故而后期涨幅明显。
7.公司有重大的重组题材,在消息未公布、市场未察觉之前,是人庄的好时机。此类股票属于再生型股票,不能用老眼光判断当前的价值,股票价格需要重新定位。此种定位应结合对未来公司成长的预测。
因此,对于散户来说,要想顺势而进、眼庄炒作,就必须仔细分析庄家的各种人庄机会,从而把握主动,掌握跟庄时机。
识别庄家的操作技法:
一个成熟的庄家一定不会毫无计划地进驻某支股票,事前必须经过周密细致的策划准备,而进庄时机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决胜因素。
庄 家进庄时机要求天时、地利、人和。什么是天时?整个国家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即是天时。最佳的进庄时机是当宏观经济运行到低谷之后又有启动迹象时,这时候的 股市已经历了漫长的下跌过程,风险已被完全释放。更重要的是,这时候人庄表示在日后的操控过程中能得到来自基本面的正面配合,能顺应市场大趋势的发展。就 其本质而言,庄家只是资金规模较大的散户,他们的进庄动作也一定要顺应市场发展趋势的要求。
例如2005年下半年,上证指数跌破一千点,我国政府出台各种政策剌激股市,大量利好消息出台,大批庄家进场拉动股指一路上涨,一度涨破六千点,这正是成功选择人庄时机的最好范例;相反,在大熊市中进庄,例如2007年国庆之后,庄家已经出货殆尽,此时如果进场必然深套。
地 利就是选择适合的个股。选中的股票一定要有它适于操作的理由,例如股票上方没有套牢盘或长期超跌的股票十分容易拉抬。庄家选中某支股票、某个价位人庄,一 定对它进行过全面的调查研究,对该公司的经营情况做过全面的了解,且大多得到了上市公司的默许或配合,同时该股还有没有其他的庄家、是不是曾被炒作、上方 套牢区在什么位置、有没有技资价值等都是庄家进庄前需要考虑的内容。
人和就是和各方面关系协调,包括对监管层意图的理解。大的机构、上市公司和交易所之间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每个大机构之间也会相互通气,这样在炒作过程中才能一呼百应。在此过程中理解监管层的意图十分重要。
绝学无忧。 唯之与阿, 相去几何? 善之与恶, 相去若何?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 众人熙熙, 如享太牢, 如春登台。 我独泊兮,其未兆, 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 我愚人之心也哉, 沌沌兮! 俗人昭昭, 我独昏昏。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澹兮,其若海, 飂兮,若无止。 众人皆有以, 而我独顽似鄙。 我独异于人, 而贵食母。
在股市里,赞同的声音和不苟同的声音倒底相差多少呢?
所谓正确的操作方法与错误的操作方法又有多大差别呢?
股民都有这样的心态:好像别人怕的,我就不得不跟着害怕,这种心态一直都在股民中存在,不知何时才会停止!
一旦股市上扬,众人都欢天喜地,好像参加了盛大的宴会,像春天登台眺望一样的高兴。
而唯我心里淡泊平静,能对此无动于衷,好像浑浑沌沌地,像个不知嘻笑的婴儿,像疲倦得无家可归似的。
众人都大量地持有股票,而唯独我斩仓。
我真是“愚人”的心态啊,混混沌沌地!
一般的投资者好像都是那么机灵,聪明,唯独我昏昏的。
一般的投资者好像都察识了股市走向的真谛,唯独我无所识别的样子。
这种境界辽阔得如同无边的大海,如同无尽疾吹的长风。
众人都有一套炒股的本领,很有作为似的,唯独我显得笨拙。
我的方法就是跟投资大众不同,这是因为我掌握了炒股之道。
股市自它成立的第一天起,就是少数人赚、多数人赔的地方,这是不争的历史客观事实。当然,这并不是说,一个人赚钱,它就永远都会嫌钱;同理,一个人赔钱,他就永远赔钱。
正基于这种事实,决定了投资者多数是目光短浅的,运气常常不属于多数人的一方,股指总是按照多数人意愿相反的方向运行。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多数人买进后,股票供不应求的局面也就结束了,该买的都买了,做多的能量逐步消耗殆尽,因而也就出现了顶部。等到大众幡然醒悟,争先兑现手中的股票时,股票供应大增,股价必然大跌。与之相反,当大多数都卖出股票,股市做空能量也逐步衰竭,底部也就出现了。等到大众回过神来,意识到底部时,开始竞相进场,股票需求增多,股价自然上涨。在市场上,采用反向操作的原理,就是基于以上分析。股市中的确存在这样的原则:当股价上涨后,散户大量持仓,则不用多久股价必然下跌;当股价下跌后,散户持股较少,则不久股价就会上扬。因此,投资者应利用投资大众的方向,采取与大众背道而驰的策略,则胜算较多,此所谓“与主力同步”。
采用“反向操作法”,与“顺势而为法”本质上并不矛盾,“反向操作法”基于这样的前提才成立:一是确认一波行情已经结束或即将结束;二是市场的利好或利空消息已被充分挖掘,以至于涨跌都过了头;三是投资大众已普通存在协同一致的判断的操作方向。如果没有这兰个条件,采取“反向操作法”就可能判断失误。如在底部时,看到有人买股时,你也采用“反向操作法”这就是画蛇添足、机械呆板了。因此,“反向操作法”也和“顺势而为”一样,并不是任何情况和条件下都绝对正确的方法,只是在有限条件下相对正确的方法,是股市操作策略之一。
投资者在进行投资买卖时,对股票的看法是千差万别的。也即,股市运行在任何一种状态和点位时,都有人看多,看平,看空,否则就不称其为股市。每个人的认识水平、判断能力都不同,因而对股价的认可也不同,某个股价在甲看来是天价了,而在乙看来不过是大牛行情的刚刚启动而已。
俗话说:“逢低介人,逢高减磅”。但是,什么是最高价,什么是最低价,这是很难判别的,是难以用“科学的”分析手段进行预测的。很多顶部只有过了顶部才知其是底部,很多底部过了底部才知其是底部。所以仅仅“逢低介人,逢高减磅”是不够的。我们经常看到有些股价新高不断,新高又有新高,而有些股票新低又创新低,深不见底。
故而,采用“反向操作法”的成败关键是“民意分析”。所谓“民意分析,,就是能够判断普通投资者的操作倾向和主力操作倾向,抓住大多数散户的意愿反其道而行之;抓住大多数主力操作意愿而顺其道而行之。因此,从根本上说,“反向操作法”与“顺势而为”没有本质的不同,只是顺主力意愿而为罢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投资者要站在主力的角度来观看散户的心态,然后反向操作,这样获胜的机会就大增。
如果你想学习更多,关注笔者的微信公众号:股盘财神爷(K600653),免费领取双龙战法和交易系统,每日更新炒股技术、操盘策略和擒牛战法、牛股热点,干货源源不断,必定会让您的股票操作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