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孝心的朋友
不久前,和一个朋友谈论有没有来世的问题,朋友给我讲了一句话,他说佛教里说人生在世与父母的缘分,就只有这一辈子,到了来世就再也遇不到了。他一边说,眼角一边湿润,令人动容。
我的这个朋友是一个非常孝顺的人,现在已经年过半百,母亲也八十多了。他和他母亲相伴为命。什么家务都是他在操持。洗衣烧水,买菜做饭,都是他亲力亲为。他母亲根本不用做什么体力活,有什么不舒服,就及时去看医生,要吃什么点心,他就不惜跨半个城市,去买母亲爱吃的那种口味。他时常说,要不是母亲健在,他真不知道该如何过日子。
因为他孝顺,所以我们对他格外的信任和喜爱。孝顺的人一定是懂得感恩的人,也是具有优良品质的人。和他亲近,他一定不会辜负人心,不会干出忘恩负义的事情。人生就该交这样的朋友。
不孝的根源
或许在人生的一定阶段,大家难免有叛逆期,看不上父母。觉得他们思想陈旧,穿得也差,社会地位也不高,不像别的家长呼风唤雨。自己也没什么零用钱可拿,比有的家庭条件差许多,于是生出自卑感,挥之不去,最终将满腔的怨气发在父母身上。我有个熟人,据说到学校去找他儿子,结果他儿子见到他,就从后门溜了,躲着他。这种现象似乎比较普遍,孩子觉得父母丢人,因此避而不见。
父母真的有那么不堪吗?有一些孩子总觉得父母这不行,那不行。其实是他们自己情商不高,思想觉悟还没有成熟。只要稍微吃点苦,就会知冷知热,懂得疼惜父母,就不会出现嫌弃父母的现象。
父母不知道怎么用微信,不懂的数理化知识,甚至在为人处世上也无法教育孩子,这样的父母就一定很丢人吗?肯定不是,父母之所以显得落后,那是因为父母把受教育的机会让给了孩子,他们没有时间为自己充电,生活上也没有孩子那么享受,正是父母的牺牲和奉献造就了孩子的安逸。孩子有义务回报父母,这是孩子欠父母的。
父母难当
孩子的欠账,父母大多没有要求孩子偿还,孩子却应该知道感恩,这种感恩的品质对自身的修养,对将来闯荡社会,也是宝贵的一课。现代社会不要求人们讲究古代《二十四孝图》的孝法,什么郭巨埋儿,卧冰求鲤等等,至少要在对父母的态度上和蔼一些。只给父母一口饭吃是不够的,孔子说,犬马也有所养,如果不尊重父母,那么和养犬马有什么区别,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父母老了为了不让孩子厌弃,于是甘愿吃最差的,穿最次的。孩子如果理所当然的这样做,就是不懂孝道。父母的积蓄被榨干,失去了经济价值,于是就苛待父母。那么自己的后代就会有样学样,反过来对自己也不孝顺,一报还一报。
人性里总是对孩子好,对父母差。能做到公正对待父母的比较少。因为父母的恩情可以耍赖不还。可是孩子将来是要做依靠,为自己养老送终的,所以孩子是家长的后路,是未来的仰仗,而父母却活不到那么久,甚至还会成为包袱。在对待孩子和父母的态度上,人有天然的倾斜。
但我们还是极力讲孝道,人都是会老的。自己的榜样就会得到反馈。自己不孝顺父母,却要孩子孝顺自己,就没有底气,说不起硬话。哪怕手里的遗产再多,孩子不尊重自己,唯利是图,这样赤裸裸的关系,还有几分温情可言。所以最好还是从自己爱戴父母做起,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尽孝的方法
那么现代社会要怎么尽孝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给父母钱花,而不是压榨和虐待父母。虽然给钱不代表孝顺,但是不给钱肯定是不孝顺。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尤其是老年人吃穿住行和医疗保健问题,手中有钱就不会惊慌,比什么都靠得住。钱无雅俗之分,对老年人来说要的就是钱带来的方便和实惠。
二:态度要好,说话和气,不漫骂父母。老年人往往敏感,觉得自己已经不中用了,生怕被嫌弃。所以他们在斥责面前,感到伤心和难过。严重的结果是寻短见,使家庭笼罩在受人指点的阴云之中。对后代社会口碑是一种打击和挫伤。
三:尽量不要让父母做家务事。要懂得分担。家务事看似平常,但是长久的做,会给人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疲劳和厌烦。父母不是廉价的佣人。要懂得呵护父母。
四:在父母生病时,要勤快的服侍。不要久病床前无孝子。要使得这种说法失效。对父母的疾病,舍得花钱请护理,也要自己亲自过问和跑腿。不能让父母在生病时感到身边无人,因此变得消极和难受。
五: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因为父母担心孩子不结婚,没有家庭,将来父母不在了,孩子就会受苦受难。父母永远都为孩子着想,并非他们一定想抱孙子,而是他们要在有生之年,确定孩子失去了他们,还能好好的活着。
六: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进门要打招呼,出门也要给父母说明什么时候回来,不要让父母担心。如果工作关系,必须出远门讨生活。一定要有去向,有明确的工作单位。不能四处漂泊,让父母担心受怕,焦虑重重。
七:最好有所成就,能光宗耀祖,光大门楣。这是对父母最大的孝道之一。让父母为你自豪,跟着沾光。比什么都强。这说明父母养育有方,在心理上特别的满足。一个没有成就的孩子,长期无所事事,会让父母感到没有颜面,也是最大的不孝之一。
八:爱惜自己生命,不做危险的事情,不要牵连和波及父母。一人做事要正当,不要让父母跟着丢脸。父母把我们养大不容易。总之,好好的活着,回报父母,善待老人,这就是我们应该做的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