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最近最火的综艺节目,那必须是央视《主持人大赛》,要说最火的男团,那必须是央视boys——
“芳心纵火犯”撒贝宁、“央视freestyle之王”朱广权、“当代怼言大师”康辉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顶流男团,在成立之初就面临着“解体”的危机……
不久前,《主持人大赛》的幕后采访视频曝光,在被问到三人各自是什么担当时,撒贝宁表示,康辉是头脑担当,朱广权是手语担当,而自己是颜值担当~
呃……你开心就好。
不仅如此,撒贝宁更是大胆表示:自己要单飞!
难道撒贝宁都不想带四字弟弟(尼格买提)一起出道了吗?
更过分的是,康辉再次在线补刀:四字兄弟是谁,我只知道欧阳夏丹,但这是欧姓姐妹啊……
大明湖畔的尼格买提哭昏在厕所,只得心凉的哀叹了一句:从此心中再无三字和二字哥哥......
1
说起这位四字兄弟,来头可是不小。
2006年,主持中央电视台益智游戏类节目《开心辞典》;
2012年,主持《开门大吉》;
2015年,与朱迅一同主持《星光大道》;
2015年,登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
2016年,获中国主持人最高奖“金话筒奖”;
2017年,尼格买提被共青团中央宣传部评选为“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
……
坊间一直说他是央视年轻主持人的门面来着……
1983年,尼格买提出生在新疆乌鲁木齐。
父亲马木提是新疆人民出版社的编辑,母亲热孜万是新疆歌舞剧团的歌剧演员,也是新疆电视台的译制导演。
在父母的影响下,尼格买提从小便立志要成为一位主持人。
2002年,尼格买提凭借着高分数和“新苗杯”全国中学生主持人大赛第三名的好成绩顺利考入了中国传媒大学的‘播音与主持’专业。
在接触正宗普通话之前,尼格买提一直觉得自己的家乡话就是标准的普通话。
直到在课堂上听老师指正,才发现自己是带着西北方言的普通话,“原来说了十七八年的完全不是普通话。”
纠正的过程无疑是艰难的。
为了在一年的时间内纠正自己的口音,尼格买提着实吃了一番苦头:
每天早上六点钟起床,六点半跑到广院的南操场练声,对着墙一边一边的朗读,一边一边的练灌口、绕口令。
凭着不断的苦练,尼格买提总算是将一口“羊肉味儿”的普通话纠正了过来。
口音只能算是主持中遇到的一个小问题,更难的是克服上台时的紧张,心理素质好是每个主持人必备的条件。
那个时候你上去容易,但在台上站得住才是最难的,那个时代,观众对于主持人、对舞台歌手的容忍度非常低。
但凡心理素质差一点,就没有办法在舞台上站超过一个小时,别说一个小时了,10分钟可能都站不下去。
一次又一次的上台主持,也让他真正意识到:主持人这个工作,所有的业务、技巧都不及经验来的重要。
他有一个“一万小时”法则:“也许一开始你是一个没有经验的新人,但经过无数次锤炼之后,终究会成长。”
比天分更重要的就是积累。
“当有一天你走上舞台,你不再惧怕观众的目光,你不再惧怕摄像机上的那个红灯的时候,你才能够真实的表现自己真正拥有的东西,我觉得那个时候你会有一种莫大的满足感。”
2
与央视的意外结缘。
2006年,尼格买提一位编导系的同学要去参加中央电视台二套的《开心辞典》的录制,让尼格买提和几个同学一起去当他的亲友团。
尼格买提就去了。
比赛里有个环节是,选手的亲友团到舞台中间去表演一个节目,给选手拉票加油。
尼格买提就带着同学一块走到舞台中心,给大家唱了一首歌,跳了一段舞,跟大家聊了几句。
碰巧那段时间《开心辞典》改版,要选拔主持人,《开心辞典》的导演和制片人看到尼格买提在舞台上给选手拉票表演的节目后,觉得“这个孩子好像还可以,要不要让他试一下。”
一句不经意的话,就这样改变了他的命运,“这一切都是从我去给《开心辞典》当观众开始的。”
尼格买提于是参加了《开心辞典》“魅力新搭档”选拔。
凭借他身上特有的少数民族热情奔放的气质、流利悦耳的普通话以及极富感染力的舞台表演,征服了观众和评委,取得第二名,正式成为中央电视台主持人。
对于这次意外的幸运,尼格买提看得很清:
“你可以不带着任何目的去,但你要把握好每一次登台的机会,每一个小小的机会,或许都是一次命运的转折点,能够把你带到另一条人生路上。”
是呀,所谓厚积薄发,没有日常的积累,哪怕是机会摆在你的面前,你也抓不住。
作为一个初出茅庐、尚未崭露头角的主持新秀,跟所有人一样,面对央视提供的大平台,尼格买提缺少足够的掌控力。
尼格买提在中央电视台主持的第一个节目叫做《全家总动员》,和前辈方琼搭档。
第一次主持央视节目,尼格买提的印象只有一个:汗流不止。
“从头出到尾都在出汗,一场节目录下来全身都湿透了。不是因为热,而是因为紧张、不知所措。”
这种紧张来自于他对这个职业的不了解,没有任何的把控。
“整个一期节目下来,可能说过最多的就是“恩”,“对,没错”,“好,谢谢”,永远都是这些。”
所以,那个时候尼格买提对自己无限的否定。
但当时节目有一位导演,在每期节目录完之后都会下来鼓励他,同时他也明白了一个道理:
对于主持人来说,你是这个台上的配角,那如何当好这个配角?
大概就是在每期节目录完之后,有一件事或一句话让观众记住你,那就算是一个小小的成功了。
积累、沉淀、压力,让尼格买提逐渐成长起来。
2012年,尼格买提和李思思搭档主持了一档弘扬经典歌曲的节目——《回声嘹亮》。
2013年1月1日,尼格买提独自挑梁《开门大吉》栏目。
“让我们一起期待开门大吉!”
这句响亮的口号配合一个招牌动作成为许多观众耳熟能详的节目桥段,也成为了《开门大吉》的“金字招牌”。
尼格买提主持越发熟稔,但梦想的舞台却迟迟没有到来。
3
走上央视春晚的舞台,他花了十年。
尼格买提和央视春晚的第一次接触,是参与了2013年春晚的开场联唱。
上百位央视主持人、播音员齐上阵,尼格买提是其中一个。
虽然只有短短数秒,但是小尼竭尽全力在镜头前表现出来自己最好的状态和极具张力的表演动作。
2014年马年春晚,是尼格买提第二次亮相春晚。
担纲广州外景地的拍摄主持人,小尼生动主持,向观众传达现场浓浓的年味。
2015年,这一次,他正式加入了央视春晚的主持团队,负责2号语言类节目演播厅,拥有了自己单独的舞台。
当时,突然接到这个消息的尼格买提直接就愣住了。
在他的想象中,上春晚应该是一件特别有仪式性的东西,但导演轻描淡写的三个字“上春晚”就带过了。
“那几秒钟在脑海里一直扎根到现在,至今难忘。”
2016年,毕业10年后,尼格买提正式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
我们不仅看到了他标准的“尼式微笑”,更多的是感受到他传递给观众的自信和沉稳。
此前,无论是什么样的场合,或者多长的出镜时间,尼格买提从未有过一丝疑虑,全身心投入工作,认真完成工作。
这一次,他终于登上了心中梦想的春晚舞台。
“十年前,我曾在这个演播大厅看到主持人串词,当时想自己什么时候可以登上舞台。这一刻,终于梦想照进了现实。”
曾经有一位前辈告诉尼格买提:“不要考虑你自己是否站在了舞台中心,当有一天你要有这份自信,我站在哪儿,哪儿就是舞台的中心。”
尼格买提,用行动诠释着“热爱”的含义。
连续五年担任了春节联欢晚会主持人,“金鹰奖”“金话筒奖”等众多奖项的获得,都是尼格买提一直以来以百分百的热爱与全身心投入的最好回报与证明。
主持十余年,尼格买提对于主持也有自己的感悟。
对于青年主持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三颗心:用心、走心和关心。
听别人说话要用心,去接受信息;讲话的时候要走心,要真实的有感而发;对你身边的每一个人要关心,真实的去体贴。
“我觉得至少做到这三点你才称得上是主持人,最重要的那一个字“人”就好。”
哪有什么一蹴而就,不过是在点滴积累。
梦想看似遥远,但走着走着,便成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