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徐无鬼
如果你到能与天堂直接呼应的江南鱼米之乡来旅行,且希望无鬼能够介绍几款美食,那老编无鬼自然当仁不让。此时此刻,我因未吃早餐而面对电脑有几分饿,这当儿脑海中跳出来想吃的竟然是——食饼筒。这是台州美食,今天就将这款上过《舌尖1》的江南地方小吃介绍给全国各地吃货或者饕餮豪客。
食饼筒
食饼筒又称麦油脂、五虎擒羊,是浙江台州特有的地方传统小吃。说得形象易记些,就是在一张面饼上,铺上粉丝、豆干、目鱼等各类菜肴,然后卷成筒状。这个有点像北方的煎饼果子。但煎饼果子的“内容”却原没有食饼筒那么丰富。
食饼筒也是要将面粉糊摊开、铺平、烙熟,但在面皮上铺的菜就丰富了——鸭蛋丝、黄鳝丝、豆芽、土豆丝、卤肉、洋葱等皆可。其实,内容大可创意,按自己的喜欢来,不像去北京全聚德吃烤鸭,春卷里除了包烤鸭皮与烤鸭肉以及大葱丝,再刷点甜面酱与香辣酱,可变的空间就没有了。
自己动手,想吃啥菜包啥菜
食饼筒里的东西,可真是由心得很。我吃过各种不同的,品种和精粗全由各家的经济条件和饮食喜好与季节决定。肉丝、绿豆芽、蒿菜外加鸡蛋丝,或者豆腐、韭菜、油泡、青蚕豆、黄鳝丝,还有芹菜、海带、萝卜丝、豆腐干外加黑木耳,好像凡是菜,基本上都可包进去,当然排骨或者有刺的鱼不能包进去,这也不符合生活逻辑。
当地人有种吃法是,原料菜烧出七、八种,然后摆到桌上来自己包,自己选。菜多的人家,十四、五种,真得好丰盛,你想选哪款就自己动手包好了。包起来后,再弄杯白酒喝一喝,这日子就叫做幸福。
济公卷饼
关于食饼筒的起源,第一种说法是,在戚继光抗倭时期,家家户户都做了很多菜犒劳大军。但是这么多菜怎么送去军营着实是个难题,于是有冰雪聪明的渔家女就做了饼皮,把菜都包了进去,这样就可以送过去了。 另一种说法,食饼筒事故杭州那个疯癫的济公和尚发明的。因为他见到每餐剩下不少菜,就把剩菜裹入面饼,下一顿再吃。所以,在上海世博会期间,食饼筒被叫成“济公卷饼”而作为中华名小吃登上大雅之堂。
源起不重要,要紧的是下次天各一方的游客来到江南,一定要品一品这块地方小吃。杭州运河边有家叫做翠庄的饭店里可以点,其它台州饭店,也能吃到。当然,你若去台州,那就满大街都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