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强大的鱼雷可以一枚击沉尼米兹级航母吗?一枚肯定是不够,但多打几发绝对就下海喂鱼了。
这种说法由来已久了,其实同样重量的炸药在水下爆炸和水面爆炸时对舰艇产生的毁伤效果也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同样数量的爆炸物引爆时,在水下爆破会取得比水面更好的效果。如果具体到鱼雷和反舰导弹的对比上,鱼雷就有威力大、隐蔽性强、物理原理加成和舰艇本身四大优势。
首先是反舰导弹的杀伤其实本身就不高。目前国际上主要流行的都是亚音速反舰导弹和超音速反舰导弹,这些导弹的战斗部无非是聚能装药战斗部和半穿甲战斗部。亚音速反舰导弹因为飞行速度比较慢,所以大多数采用聚能装药战斗部。聚能装药战斗部其实就和陆军反坦克导弹是一个原理:在战斗部前段安装一个空心锥体的金属罩,锥口朝前,锥尖朝后,金属药罩后面放置炸药。
当引信触发时,炸药引爆将金属罩融化成一股高温金属流。这股金属流会聚焦到空心部分的中心,如果高温烧穿装甲就可以在舰艇内部飞溅从而对人员和设备造成毁伤。但现在舰艇普遍采用隔舱化设计,一个个独立的舱段就如同坦克上采用的间隙装甲,会削弱金属射流的威力。而超音速反舰导弹通常采用半穿甲战斗部,因为它们速度快动能大因此可以在穿透舰艇装甲后内部爆炸造成杀伤。但这种导弹因为采用冲压发动机的原理所以射程普遍不远。
其反舰导弹也很容易被发现并拦截。对一个舰队来说,部署在外围的舰艇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为航母拦截反舰导弹。现代舰艇上分布有先进的雷达和光电传感器,这些东西都可以探测反舰导弹的飞行路径。一旦被发现,远有防空导弹,近有近防炮都会成为反舰导弹的拦路虎。而鱼雷就不同了,对鱼雷的探测手段现在主要依靠声呐监听。而未来鱼雷的发展方向是喷水推进这就使得鱼雷的隐蔽性更强。
其实鱼雷的威力大还有物理原理的加成。空气的密度是1.29kg/m^3而水的密度是1000kg/m^3,因此在水里爆破将会使炸药的威力放大1000倍。此外,鱼雷在水下爆炸时会产生一个高压气团,这个气团首先会过度膨胀到极点再缩回去,然后再膨胀一次、因此可以形成两次冲击波。这个过程会使舰艇再垂直方向反复运动,大致过程是“抬起-下落-抬起”的过程,这一过程很容易船体折断直接沉没,连回港大修的机会都没有。
另外,鱼雷攻击的都是船体水下或者船底的位置,这些都是舰艇的薄弱部位。通常纵龙骨承担着舰艇纵向的强度,通过水下爆直接破坏龙骨舰艇就会折断成两截直接沉没。而即便舰艇侥幸存活下来,鱼雷爆炸也会导致舰艇进水造成严重的后果。现代舰艇相对于二战的战列舰、巡洋舰来说都是纸皮装甲,对各种打击的抵抗主要来自拦截导弹的“软”防护。因此如果潜艇可以用鱼雷伏击水面舰艇的话,就会大有收获。当然前提是得先进入鱼激光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