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宅在家的孩子,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宅法。
有的孩子,在家学习一样很拼,学习仿佛游戏“开挂”!
一起来看看一名高三学子的宅家日常。
“每天早上5点40分起床,6点早读,晚上10点半下课。”
对于河北高三学生小唐来说,在家“宅学习”的每一分钟时间,都不能浪费。
因为疫情,返校时间一推再推。
返校的路被挡住了,但学习的“桥”早就已经搭好了。
他新学期的第一节课就是在视频直播平台上开始的。
“我们是‘停学不停课’。2月初,学校为了保证大家‘防疫’‘学习’两不误,开通了远程学习。”
“一天时间里,网课与自习各半,还要完成一定数量的试题试卷。其实节奏还是挺紧张的。”
远程学习也让小唐有一些不适应,“在学校里,身边的人都在学习,在那种竞争环境下,自己会更有学习的动力,在家就稍弱一些。”
“高考,对每一位考生都是公平的,这个时候就是要考验自控、自律能力,现在就看谁能更高效地利用时间。”
距离高考还有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小唐信心很足,他说:“只要能好好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跟着老师的节奏按部就班、努力克服网上学习的局限、保持饱满的信心和精神头......
从小唐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积极向上的高考生模样,最重要的,他让我们看到两个字:自律!
小唐宅在家学习的样子,是无数面临升学的孩子们的缩影。
为响应停课不停学,师生们隔着屏幕在线上见面,进行着一段特殊的教与学。
最长寒假,线上教学,这对学生来说,完全是一场自律能力的考验。
高考百天倒计时为初高中生敲响警钟!在家学不进去时怎么办?
“停学不停课”是疫情期间提出来的一个理念,很多学校的学生现在都是白天在家上网课。
网课很好,但是这种形式,对原来没有接触过网课的老师与学生来说,都会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在一位老师的朋友圈,发现了这样一段文字,说的很直白也很令人担忧:
网课第一天到网课结束后,许多孩子一定会有质的飞跃,也会有很多孩子被“甩开”距离,并持续被“甩开”。
原因就是两个字——自律。
网课之下,不少学生是一秒又一秒学过来的,哪怕学习的环境会很艰辛。
四川旺苍县的一名高一学生,家中没网,找遍全村发现在这个地方的网络还好,于是这个寒风凛冽的地方,成为了她打卡学习的地方。
河南南阳的一名高三学生,家里没装网络,只能在与邻居商量之后,在屋顶蹭“网”学习,每天8点就搬个小板凳到屋顶,成了他的上课之旅。
但是有的学生却是一天又一天混过来的。
第一天打卡在桌子上,第二天打卡在沙发上,第三天打卡在被窝里,第四天上课桌子上已经摆满了零食。
在网上看到了一个老师对线上开学后某些同学的批评:
同学们,这几次的接龙让我重新认识到了你们:你们的不自律,你们的作息不规律,你们的没有自主学习能力。
某些人每次我打去电话都是在睡觉,中午12点还在睡。
希望你们能反思一下,生活不是得过且过,如果得过且过的话,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会认识一个词——行尸走肉。
其实更让老师无奈的是,一些家长接到老师的微信提醒,无奈地表示:他还在睡觉,我管不住他。
但学习控想客观提醒各位家长:现在虽然停课在家,但是中考、高考并没有取消。作业少了,考试没了,学生每天最不缺的就是学习时间。
原来家长可能工作忙,没时间陪伴孩子,而现在所有的家长重新回到同一个起跑线上,成为“有闲”的家长。
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需要家长付出足够多的成本,尤其是时间成本。
当下宅在家里的初高中家长,你打算为孩子付出什么?你又可以付出些什么?
高考百天倒计时为初高中生敲响警钟!在家学不进去时怎么办?
主动性差的孩子:鸡汤激励,警钟长鸣
生活衣食无忧,未来有人托底,脑袋灵光好用,但学习吊儿郎当,如何叫醒这样的孩子?
用鸡汤滋补,用小锤敲打,制定学习目标,规划人生方向。
对于偏感性的孩子,鸡汤隔三差五就要灌。
既要讲名人的成长苦痛,也要分享普通人努力后的逆袭故事,还可以聊聊父母自己或身边人的求学史、悔恨史。
但凡孩子取得了一丁点儿进步,就要用励志的句子乘胜追击:
坚持住,就可以看到曙光。
每个人的潜能都是无限的,只是你没有发现而已。
坚持得住,出彩;坚持不住,出局!……
对于偏理性的孩子,就要用数据说话,谈中考的重要性、严峻性。
北师大曾做过一项调查:清华北大的大学生,小学和中学是否来自名校?
这个调查持续了半年,调查结果显示:很多清北的学生,小学和初中都默默无名,但是高中,毫无例外都出自名校。
所以许多同学只要报出籍贯,大家几乎每次都能猜中他来自哪所高中。
原因无他,因为其他中学的学生几乎考不进来。
很多超级中学的重本率达到80%,意味着在这里你只要跟着老师走,上一所不错的211完全没问题。
反观很多普通高中,经常会出现全校没有一个人可以考上本科一类大学。
中考目标锁定重点高中,便意味着遇见更优质的师资,拥有更宽广的视野,登上更开阔的平台,进入更优秀的圈子,成就比父母更显著的辉煌。
学习基础差的孩子:合理让步,准确定位
成绩一贯不好,用满不在乎的懈怠,掩饰内心的焦虑,如何叫醒这样的孩子?
八字箴言:合理让步,谨慎督促;准确定位,不忘鼓励。
孩子的娱乐生活要合理让步
学习任务固然应当排在第一位,但适度的游戏和放松,对一个还没有对学习发生兴趣的孩子来说,一定是有益无害的。
成绩不好的孩子,更需要通过网络的虚拟世界,或者手机上的聊天互动,或释放压抑的情绪,或确定自身的存在感。
所以,在手机和网游这个问题上,成绩不好的学生家长,更不要粗暴禁止,而要谨慎让步,合理划定使用的时间。
父母和孩子一起商讨,共同制定一个全家都不用手机的时间段,全家人共荣辱,同进退,一起遵守手机的使用原则,这样孩子既会觉得父母通情达理,潜意识中也会加强学习的紧迫感。
孩子的升学目标要准确定位
建议家长和孩子平心静气坐到一起,根据以往的年级成绩排名,对孩子在班内、校内的学习成绩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并对中考或者高考目标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客观精准定位后,父母先从心理上接受孩子的成绩现况,放下分数,而后才能放下焦虑、不屑、愤怒这些不良情绪,帮助孩子克服畏难情绪,重新振作起来。
一旦孩子的学习情绪高涨,父母就可以趁热打铁,陪着孩子一起听网课,再加上温柔的鼓励和克制的督促,孩子的成绩一定可以显著提高。
高考百天倒计时为初高中生敲响警钟!在家学不进去时怎么办?
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
不要让自家孩子在别人辛苦付出的时候,却老老实实在家“快乐”长大。
没有经历过高强度知识灌输,没经历过难题、怪题的洗礼,不懂得努力奋斗、刻苦学习的孩子,不只是进入一流大学的机会渺茫,长大后也往往不愿吃苦,抗压能力差,缺乏职场竞争力。
我们不要把孩子的辛苦挂在嘴边,不要暗示孩子学习是一种负担。
把学习看成一种苦,这本身也算一种狭隘的理解。
难道说快乐仅仅指逛街、刷抖音、打游戏、同学聚会么?
通过自身努力获得成绩和名次的提升,同样会获得满满的成就和自信。
谁说用功读书就没有快乐的学生时代?
通过自己或者集体的努力获得成绩、赞誉;
博览群书,笔耕不辍,在报刊上发表文章;
通过刷题和思考获得数理竞赛的奖牌;
学习ppt,学习演讲技巧,在学生论坛的演讲环节光芒四射;
不断调整,不断总结归纳,不断查漏补缺,成绩一点一点取得进步。
流汗流泪换来的荣誉感和成就感,会是伴随一生的美好回忆;在团队合作和竞争中获得的快乐和悲伤,会成为独一无二的人生财富。
高考百天倒计时为初高中生敲响警钟!在家学不进去时怎么办?
在家学不进去的损失有多大?
不仅是这一段时间少学了一些知识,少复习了一些章节这么简单。
你对待学习的态度,你自由掌控学习时间的能力,其实对学习效果和成绩影响更大。
告别那些让自己舒服的欲望是痛苦的,但痛苦只限于某个阶段。
有人给自律分了“期”:自律的前期是兴奋的,中期是痛苦的,后期是享受的。
我深以为然。
兴奋是因为有了学习的动力,明白了自律能给自己带来很大的提升;
痛苦是因为刻苦学习,意味着要放弃很多让肉体舒服的事情,比如睡懒觉,比如玩手机、打游戏;
享受是因为当我们习惯努力,努力已成为我们日常行为的一部分时,我们会看到另一片与众不同的天与地,在那片天与地里,我们可以肆意寻求每一个问题的答案。
一场灾难,会让我们明白很多东西,也给了每个学生一些喘息、思考、改变自己的机会。
高考百天倒计时为初高中生敲响警钟!在家学不进去时怎么办?
今天是2020年2月28日,这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周五,因为今天是2020高考百天倒计时。
高考百天倒计时的钟声已然敲响。无论你是不是高三考生,你都可以以此为契机,警醒自己从今天开始有所改变,有所行动。
是“超车”还是“翻车”,是“甩开别人”还是“被别人甩开”,想清楚了,你就会明确接下来要做些什么了。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