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圣人稀缺,河南这个城市却有“五圣”,个个鼎鼎大名

2019-12-20     且行且听风

在中国古代,圣人算的是稀缺,只有某方面达到极高的水准,才有可能被人尊奉为圣人。例如至圣孔子,武圣关羽。可见,要想荣获圣人,那难度系数极大,然而在河南的这个地级市,却出现了“五圣”,且个个鼎鼎大名。

这个地级市,就是地杰人灵的南阳市。南阳,古称宛,河南省辖地级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陕三省交界地带,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而得名。是全国的历史文化名城,而其更是人才荟萃,其中以“五圣”最为出名。

南阳

这“五圣”分别是谋圣姜子牙、商圣范蠡、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智圣诸葛亮。

谋圣姜子牙:

姜尚,字子牙,商朝末年人。姜子牙的先祖伯夷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赐姓姜, 封于吕地为侯,在现在的南阳市卧龙区王村乡董营村建立了吕国,姜子牙就出生在如今的董营村,那里还保留有吕国墓冢,周围分布有吕岗、吕林、吕桥、吕湾、子牙溪、双氏庙等遗迹,旧时庙宇内也敬奉有姜子牙塑像。吕国为一个古国,已被史学界认定在南阳西,春秋初年为楚所灭。后人尊姜子牙为“谋圣”。

姜尚

商圣范蠡

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字少伯,楚宛三户(今南阳市淅川县人)人。是春秋末期政治家和大商人。先是辅佐越王勾践灭吴,此后,范蠡认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且勾践为人,可与共患难,难与共安乐,向越王勾践请辞不许,遂留下书信,乘舟出海逃至齐国,改姓名鸱夷子皮,开荒种田,引海水煮盐,治产数千万。并被后人尊为商圣。

范蠡

科圣张衡

张衡(公元78—139年)字平子,东汉南阳西鄂(今南阳市石桥镇夏村)人。中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为中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数学、地理、绘画和文学等方面,张衡也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广博的学识。张衡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月球本身并不发光,月光其实是日光的反射,他还正确地解释了月食的成因。张衡得到了很多荣誉,被一些学者认为是通才。1802号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后世称为“科圣”。

张衡

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150-219年)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人(今河南南阳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

张仲景

智圣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躬耕于南阳,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被后人认为是智慧的化身。躬耕南阳,从而发生了三顾茅庐这一典故。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诸葛亮

当然除此之外,南阳还诞生了不可胜数的名人,例如百里奚、光武帝刘秀、抗日英雄彭雪枫、哲学大师冯友兰等等,这些无不书写着南阳的骄傲。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J4Z8xm8BUMKGWtVOedV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