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父母的,谁不是盼着孩子健康、快乐地长大?但是带娃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要历经很多磨难,有的宝宝是来“报恩”的,从小体质强、很少生病,而有的宝宝从出生就是“磨娘精”,不夸张的说,跑医院是家常便饭,让宝妈心疼又心累。
前不久,在小区里“遛娃”,碰到一对吵架的婆媳,闹得动静特别大,上前一打听,原来是4岁的小男孩湛湛,父母工作忙,放了暑假就把奶奶接来帮忙照顾,很久没见亲孙子,奶奶兴高采烈的就来了,都说“隔辈儿疼”,这话真没毛病,妈妈平时不让湛湛吃的东西,奶奶总是偷偷给买,可怕湛湛高兴坏了。
最近就总闹着要吃雪糕,奶奶所幸买了一箱,放在冰箱里,叮嘱湛湛每天只能吃一个,但是小孩子“馋虫”上来了哪管得住,想起来就去冰箱里拿,最多的时候一天吃了4根,这一吃就是一个暑假,终于脾胃承受不住了,哭闹着喊肚子疼,被送进了医院。
医生训斥孩子的妈妈:小孩的病都是吃出来的,尤其是6岁之前,脾胃发育不完善,不仅消化功能弱,肠道免疫力也差,没管不住嘴让孩子吃寒凉的雪糕,不仅破坏了胃肠粘膜,容易造成消化紊乱、腹胀腹泻,还会让脾胃“罢工”,不再消化食物、运化营养,让孩子体质弱、易生病,身体发育滞缓。
孩子6岁以前为何易生病?这3个好习惯,家长们应该知道
1、药别瞎吃,脾胃养好
平时宝宝一生病,宝妈们就心急如焚,赶紧给孩子吃药,但其实,如果是不严重的感冒、发烧,都是“小打小闹”,可以刺激免疫系统,增强孩子的抵抗力,如果经常吃药,反而让免疫系统产生依赖,以后孩子更容易生病。
肠道最大的免疫器官,家长想要孩子少生病、身体棒,养护脾胃是一定要做的,从4-6个月添加辅食开始,就要有意识地给孩子喝点金棘末,帮孩子及时清理肠道中囤积的食物残渣,增强消化功能,改善营养的吸收速率,达到增强体质、促进发育目的。
2、吃不贪多,营养均衡
给宝宝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不要追在屁股后面喂饭,如果家长“强迫”孩子多吃饭,或者顿顿大鱼大肉的给孩子“进补”,超出了孩子的消化能力,让脾胃变得虚弱,营养不能被充分吸收,反而会妨碍孩子的身体发育。
宝宝的饮食要做到食材多样、荤素搭配,按照“营养膳食金字塔”,每天的饮食都要包括谷物、果蔬、肉蛋奶等,着重补充维生素,蛋白质,钙、锌等微量元素。
3、衣不要厚,不冷即可
俗话说:“想要小儿安,三分饥和寒”,很多家长,尤其是老一辈带娃时,觉得孩子不能受凉,一年四季给孩子捂得厚厚的,殊不知, 宝宝的新陈代谢旺盛,又活泼好动,但是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反而更容易受凉生病。
宝妈不要根据自己的感知给孩子增添衣物,因为一般老人和女性是比较怕冷的人群,可以经常摸一摸孩子的后颈,温热没有汗即可,夏秋季节温差大,天气多变,要及时给孩子增减衣物。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