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希望之星的齐天羽,为何沦落为边缘球员?

2019-08-10   飞猫视角

2016年,齐天羽初次亮相中超便让人眼前一亮,出色的速度以及不惜体力的奔跑,让他得到了“齐三肺”的绰号。在球迷们眼里,齐天羽是鲁能的未来之星。可进入人们所期待的“未来”后,齐天羽却几乎将板凳坐穿。在网络上,有很多关于此事的讨论,但大都是毫无根据的猜测。其实,原因根本不需猜测,只要翻看一下历史记录,便不难找到答案。

齐天羽被李霄鹏弃用?这是个误会

很多人有这样一个印象:齐天羽是马加特提拔起来、被李霄鹏弃用的。在“93一代”中,齐天羽的正式亮相比较晚,库卡时期,还曾有跟随主教练出席赛前新闻发布会,第二天却未能出场的经历。马加特上任后,因为赵明剑的一些原因,齐天羽成为了球队的主力右后卫。

按以上经历,说齐天羽是马加特提拔起来没有错,但要说齐天羽是被李霄鹏“废掉”的,那可是个极大的误会。因为齐天羽的主力位置,并非丢失于李霄鹏,而是马加特亲手将这名弟子送回了替补席。

上图是齐天羽自2016赛季以来的上场记录,2017赛季,也就是马加特执教的第二个赛季,齐天羽的出场时间出现大幅缩水。我们再将数据展开,看一下齐天羽在2017赛季的出场情况:

这张表向我们展示了一个非常清晰的轨迹,齐天羽从赛季初的主力,变为替补,又从替补沦落为边缘球员,再也没能获得上场机会。也就是说,马加特时期,齐天羽就丢掉了主力甚至轮换球员的位置,只不过由于时间的流逝,人们只记住了马加特提拔了齐天羽,却忘了之后又将其弃用,再加上一些自身成见,所以信口开河,把账记在了李霄鹏的头上。

作为一名年轻右后卫,齐天羽的数据相当出色,突然被马加特弃用,此事必有蹊跷之处。一个德国人,肯定不会搞什么“胶东帮”、“青岛帮”,放弃某个球员,自然有其原因。如果原因出在齐天羽个人身上,而非马加特的体系问题,那么李霄鹏上任之后仍未重新启用齐天羽,也就顺理成章了。

齐天羽难上场,原因在这三场比赛中可以找到

想找到其中原因,需要看一下2017赛季齐天羽的表现。6场比赛中,有3场比赛较为关键,第1场是联赛第4轮,鲁能客场负于上海上港,之后,齐天羽便失去了主力位置。这场比赛,大家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韦世豪在最后阶段的世界波,让场面占优的鲁能遗憾地输掉比赛,而防守韦世豪的,正是齐天羽。

韦世豪只是一个很简单的变向,就晃开了射门角度,这便是齐天羽封堵不力的责任。要么是他判断错了球门和自己的位置,要么是他注意力不集中,封堵动作慢了半拍。而且第一个失球也是发生在右路,虽然不是齐天羽的全责,但与他在关键时刻的犹豫有关系。所以,在这场比赛之后,齐天羽被马加特送回替补席反思改正。

第2场比赛是联赛第10轮,鲁能客战延边富德,马加特下半场用齐天羽换下张弛。首先我们要搞清楚,马加特为什么要进行对位调整。上半场比赛,延边富德利用点球机会打进1球,而这个点球是斯蒂夫突破戴琳时获得的:

斯蒂夫能与戴琳形成一对一,是张弛之前错误的防守选择所造成,而且几分钟之前,还曾出现过一次类似的情况,所以,马加特用齐天羽换下张弛,就是想用齐天羽的跑动能力来限制斯蒂夫对右路防线的攻击。可齐天羽并没有完成好这一任务,下半时开始不久,延边再次实现了自己的目的。

在第一张图中,齐天羽负责盯防延边的左边前卫韩光徽,韩光徽回撤接应时,齐天羽紧跟其后,正是这次跟防,让球队防线陷入危险。当时金敬道已经上前对拿球的吴永春进行封堵,韩光徽想要接球,必须回撤到很深的位置,也就是周海滨的防区。即便韩光徽接到球,周海滨也有足够的时间上前防守。

无论是韩光徽的启动速度,还是预计的接球位置,都足以判断出他要远离齐天羽的防区,齐天羽要做的,是将其“护送”出防区后,立即回到自己的防守位置,但齐天羽却一路跟防到了中场,身后留出了一片空当。借助这个机会,斯蒂夫跑到边路,顺利地接到吴永春的传球,再次强吃戴琳成功,差点儿就制造了第二个进球。

几分钟之后,齐天羽在右路又被尹比加兰人球分过,鲁能防线再次门户大开,好在运气不错,有惊无险地躲过一劫。

下半场延边有4次威胁进攻,其中3次与齐天羽有直接关系,这种表现并不是状态不好而导致的失误,而是齐天羽的防守意识和位置选择存在很大的问题。下面这次防守,很具有代表性:

在这次防守中,齐天羽在争夺落点时,启动就慢了一拍,落点被斯蒂夫得到后,齐天羽第一时间也没有回追。直到斯蒂夫完成摆渡,转身冲向鲁能禁区,齐天羽才开始启动,而且回追的方向还出了岔子,差点儿撞到斯蒂夫身上造成身后犯规。戴琳在拼命回追并解围后,情绪非常激动,因为他所承受的压力实在太大。

这场比赛,齐天羽在防守端的短板暴露无遗,防线没有崩盘,很大程度上要感谢运气好。但如果碰到实力更强的球队,这种表现便很难再获得运气的眷顾。第12轮联赛,鲁能对阵天津权健,齐天羽在55分钟替补上场,正是他的防守失误,导致球队落后。

齐天羽在防守中,先是破坏了孙可的突破,但随后上前紧逼时,却莫名其妙地将纵深方向完全让给了孙可,孙可一个转身便将齐天羽甩在身后,又过掉措手不及的李松益,助攻张修维打入致胜一球。

决定球员高度的关键,往往取决于他们的短板

在球场上,哪个球员都出现过失误,但是,齐天羽在防守端的一些表现,并不只是失误这么简单,在形势判断、防守落位、团队协作方面,齐天羽都存在短板。与权健的比赛结束后,马加特宁可让李松益改打右后卫,也没有再次启用过齐天羽,毕竟,他在防守端存在的短板是非常大的隐患,一旦被对手利用,很可能让整个防线遭受致命打击。

且不说马加特对防守很重视,即便是崇尚进攻的库卡,对后卫线球员的使用也有必要的标准。无论是库卡、马加特还是李霄鹏,都不会为了锻炼一名球员,而拿整个球队的成绩作赌注。而且,王彤、张弛、李海龙均有稳定发挥,所以在2018赛季,齐天羽的上场时间自然更是寥寥无几。

人们在看球时,往往会被某些的一些精彩表现所吸引,由此在脑海里形成了较为刻板的印象。但实际上,球员们的一些短板往往会暴露在不起眼的细节中,所谓“毫末之处见真章”,决定球员水平高低,往往取决于他们的短板短到什么程度。

齐天羽便是如此,他的优缺点同样突出,但人们往往被他的运动能力所吸引,却没有注意他在防守端所存在的短板,甚至仅仅因为齐天羽4个赛季内的4次助攻,就给出了“传中非常准确”的定论。以2017赛季为例,齐天羽场均传中4.67次,其中准确次数1.5次,准确率与2016赛季差不多。这个数据不算低,但把场均数据展开,可以看出齐天羽的传中并不算稳定。

与延边富德的比赛,齐天羽6次传中,2次被封堵,2次被后卫解围,1次被门将直接得到,还有1次直接开出底线,其中只有1次被对方解围后,让外围的塔尔德利获得远射机会,算是制造出了威胁;6次传中里,有3次是在有对方球员正面防守的情况下完成的,但这3次传中,齐天羽没有一次能将球传到中路。

齐天羽是“93一代”的典型代表,如今的境遇也是“93一代”的缩影。梯队时期,这批球员国内同年龄段中鲜有敌手,除了他们的天赋,国内整个93年龄段球员的匮乏也是重要原因。今年亚洲杯,93年龄段球员是其他球队的中坚力量,而国足只有石柯一人。“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梯队经历,反而让鲁能的“93一代”疏于打磨自己的基本功,留下了技术短板。

这种技术短板,在梯队时期可以用自己的天赋以及“一招鲜”来掩盖,但到了成年队便很难行得通。无论是周海滨、崔鹏、张弛、郑铮等85后,还是与刘洋、姚均晟代表的95一代,整体天赋均不如93一代,但基本功最不扎实的,恰恰就是93一代。

所以,现阶段的鲁能,本应是93一代挑大梁的时候,可除了王彤,再也没有一个球员能称得上是绝对主力,基本功的缺失,限制了他们的天赋兑现。李霄鹏并不是不给球员机会,今年齐天羽的出场时间已经超过了前两个赛季,不过想要更多的出场机会,还是得靠自己的努力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