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6日上午9时,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主办的“第五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以下简称“教博会”)首次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隆重召开。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教授,国家发改委原党组成员、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原理事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宋晓梧先生先后致辞,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的发起者、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院长刘坚教授向与会者介绍了第五届教博会筹备工作进展和亮点。
据介绍,第五届教博会定于2019年11月20-23日在珠海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将以“汇聚·碰撞·变革:教育创新提升中国力量”为主题。本届教博会参展成果将超过1600项,覆盖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含港澳台地区);将设教博会最高奖“SERVE奖成果”、劳动教育、戏剧教育、智造技术等多个主题展区。
通过小编对教博会的了解,下面和大家一起用“数”说教博会,解码中国教育创新故事。
一、往届回顾
2015年至今,教博会已连续成功举办四届,累积展出教育创新项目2600余项,成功举办880余场特别活动、论坛、沙龙、工作坊等,吸引超过10万余人次到现场参观,已累积200余家权威媒体追踪报道。教博会在成功举办四届的基础上,正在建设成为国内外教育界人士探讨教育创新,共商教育发展大计的盛会,成为国内唯一一个指向教育内涵发展、全面服务我国教育实践、倡导公益精神的教育盛会。
二、本届概况
1.共有1600+全球优秀教育创新成果参展
覆盖所有省市自治区(包括港澳台地区),还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美国、加拿大、法国、芬兰、以色列等多个国家的教育创新国际成果。
2.将有150+教育领袖出席
为更好地汇聚全球教育智慧,服务中国教育实践,组委会专门邀请了海内外150多位教育领袖人物,以及顶尖专家、校长汇聚一堂,与大家一起头脑风暴,共享教育创新思想盛宴。
3.将举办50+高峰论坛
高峰论坛分为三个系列:主题论坛+国家教育日+社会力量参与教育创新系列,汇集了全球教育创新论坛、AI对教育的影响国际论坛、5G时代教育技术应用国际论坛、粤港澳大湾区教育高峰论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论坛、心理健康论坛、劳动教育论坛、自然教育论坛、核心素养论坛、学前教育论坛、研学旅行论坛、STEAM教育论坛以及未来教师专业标准论坛和中小学阅读论坛等。另外,本届教博会的国家教育日主题论坛包括以色列、芬兰、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五个国家,以及美国杨百翰大学教育日。
4.举行900+分论坛、沙龙、工作坊活动
教博会期间,围绕“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新时代教师成长”“传统文化与教育创新”“乡村教育”“学前教育”“互联网+教育”“STEAM”创客教育等开展的分论坛、沙龙和工作坊活动共计900余场。这些活动聚焦热点、参与性强、互动性高,将全方位、多侧面展示国内外教育界在改革与创新道路上的思考与实践。
5.将有100+媒体进行跟踪报道
6.三大奖项
(1)教博会最高奖:SERVE奖。
(2)学前教育创新成果奖。
(3)第二届大学生(研究生)教育创新奖。
7.五个首次
(1)“中国好老师”首次亮相教博会。
(2)首次设立学前教育创新成果奖。
(3)首次设立自主演讲区和论坛提问区。
(4)拟发布《全球教育创新趋势报告》。
(5)拟发布《中国教育类科技型民营企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8.八大亮点
(1)全面落实立德树人,反映新时代教育特色。
(2)应对时代挑战,教育要面向未来。
(3)“中国好老师”首次亮相教博会,凸显教师创新主体地位。
(4)打造湾区发展新引擎:“9+2”探讨粤港澳教育领先战略。
(5)首次设立“学前教育创新成果奖”,筑牢国民教育根基。
(6)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共同推动教育创新。
(7)汇聚六大教育强国经验,服务中国教育实践。
(8)坚持对应试教育说不,运用5C核心素养,SERVE模型引领教育创新方向。
因汇聚而碰撞,因碰撞而变革。
教博会是一个支点,更是一个平台,旨在搭建一个沟通、交流与碰撞的开放性平台,来激发教育界同仁的教育创新热情,启迪教育创新思维,激励教育创新勇气,坚定教育创新决心。通过共建、共享教育创新成果,汇聚中国教育创新智慧,服务中国教育创新实践,发出中国教育创新最强音。
应第五届教博会主办方的邀请,11月22日下午,山东省泰山教育创新研究院将与辅仁书院共同协办“传统文化与教育创新”的分论坛。追溯传统教育文化经典,探寻教育创新文化脉络,启迪教育现代化变革之路。来自国内外的文化教育学者、教育专家、校长以及区域推进传统文化与教育创新的经验案例实施者,共聚一堂,分享他们对传统文化与区域教育创新的洞见,呈现不同形态的教育创新实践精华,探讨面向未来教育如何将传统文化与教育现代化进行创新融合发展,定义未来教育变革。
届时,期待您的莅临,共享中国教育创新的饕餮盛宴!
目前,第五届教博会开幕已进入倒计时阶段,报名参会渠道已正式开通。大家可以通过识别文章底部的二维码进行在线报名。
(识别二维码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