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7月的西安,书香氤氲,满城芬芳;7月的西安,以书为媒,以书结缘,以书相约。
书博会开幕在即,文化底蕴深厚的西安将向全国奉上一场独具特色、与众不同、极具魅力的文化盛宴。书博会不仅是出版业的盛会,书迷们的盛会,同时也是作家们的盛会,关于在家门口举行的这场文化盛宴,听听名家们怎么说!
1
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延河》杂志执行主编阎安
在著名作家、诗人阎安看来,读书是排遣孤寂的良好方式:书籍可以引导人们仰望星空,书籍更能滋养人们的心灵。在阎安早年的阅读经历中,读书支撑起了一位少年的精神世界,是书的陪伴,让作家少年时期的心灵增添了更多色彩,让他度过了一段人生中的孤独岁月。第29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开幕在即,阎安对此充满期待,期待图书的海洋能给西安的大小读者们,带来精神的滋养。
书是精气神的象征,一个文明的耐力、创造力、更新力归根到底就在于它的书典文明。现代书典文化的中心首先在城市,图书馆、书店以及图书节的等次、布局,是衡量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
阎安表示,西安这次有实力承办第29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做一个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图书盛会,是这座城市现代化追求、现代性觉醒和成长的重要标志,意义可谓重大。期待人们通过阅读发现并赋予生活以新的意义,这也是全民阅读的最终目的。
2
著名文化学者肖云儒
谈到七月底西安即将召开的全国图书博览会,肖云儒说,因书结缘,它是出书人、写书人、读书人、卖书人共同的节日,是文化向社会亮“肌肉”的时候。在书博会,大家能看到最新的文化信息,它是文化向民众普及的重要舞台。
肖云儒表示,西安举办书博会是我们民族在书籍领域最光彩的一部分,可以扩大西安文化影响力,西安的学者、作家、读者都将因此受惠。肖云儒说:“西安拥有中国第一个国家图书馆——西汉的石渠阁,还有世界唯一的石质博物馆——碑林,所以在西安举办书博会实至名归,是文化的一次有力地亮肌肉。”全国书博会也给他一个思路,他建议,西安可以牵头组织丝路书博会,“在丝绸之路上的几大古都轮流办图书博览会,那将呈现出怎样的文化交流盛况!”
3
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委员会副主任、著名作家白描
白描坦言,自己成长的精神营养主要是读书,“很多书都对我产生了重要影响,它们或启迪我的智慧,或在我思想上留下烙印,或左右价值维度的形成,或培育对真善美的向往,或对审美趣味的形成有熏陶等,这些影响有的是综合性的,有的是在某个方面表现得更强烈一些。”
他说读书不光是一种需要,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喜欢读书的人,才是懂得享受的人,所以古人才有了“得好友来如对月,有奇书读胜看花”的感慨。有些书是要正襟危坐来读的;有些书要做笔记,也要坐在案前读看。
4
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冷梦
著名作家冷梦回忆了自己读书写作经历,鼓励孩子们在青少年时期就养成读书的习惯。虽年过六旬,但冷梦的创作从未中断过。本月她刚刚出版了《西迁人》,还将出版长篇小说《易俗风云》。讲的都是大时代的风云,一群人的精神。“《西迁人》是一部知识分子爱国报国的精神史。”她希望每一部作品都能承载一种时代精神。她现在觉得,人要为兴趣和爱好,为精神的富有,为自己的灵魂去读书。她推荐大家去读《人类简史》,还有《瓦尔登湖》。
书博会召开在即,冷梦回忆起21年前,第九届书博会在西安召开,她作为“陕西四才女”之一签售的场景。当时爱书人云集,她希望今年会带来更丰富的文化盛宴,也希望职业作家能够写出更多好作品,给爱书的人提供更有养分的精神食粮。
5
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高建群
“这些年来,我也应邀参加过好多届书博会,”在高建群看来,“书博会对读书人、爱书人、写书人来说,是最盛大的一个节日,是一个让人激动的文化盛会。”
高建群表示:“西安是个有着历史文化的古城,我接触和看到的所有的人,包括出租车司机,城墙根唱秦腔的老者,晒太阳的人群……都给我们一个感觉,咱们西安人对文化有着一种敬畏,这是别的很多城市做不到的。不仅是我,很多外边来的朋友都因为西安人对文化的敬畏而惊呆了,他们为这座文化古城,为在这座古城生活着的、对文化有着深切敬畏的西安人而震惊。祝愿第29届书博会圆满成功,也把西安人对读书的热爱、对文化的敬畏都很好地表现出来,推动我们的文化自信吧。”
6
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市作协主席吴克敬
谈及自己的读书经历,吴克敬很有感触地说:“我感恩阅读,正是阅读,让我在失望中发现希望,在绝望中看到未来。”吴克敬认为,阅读就是要阅读经典,因为经典经历过时间的沉淀,被时间筛选过:“阅读当然是创作的起步,没有深刻的阅读,就没有创作。但阅读经典是对常识的积累,现代人有知识,但缺乏常识,但不知,常识就像肥沃的土地,而知识只是土地上的庄稼。所以不能阅读得太浅薄,太随便,一定要阅读经典。”
此次书博会在西安举行,吴克敬说这是西安人的福气,因为不仅能借书博会之际博览群书,更主要的是精神上的滋养。而四家出版社将分别举行活动,推荐他的新书,包括他的长篇新作《新娘》。采访结束之际,吴克敬告诉记者:“不要把阅读理解得太狭隘,捧着书叫阅读,生活也叫阅读,旅行也是阅读,熟悉中国历史也叫阅读,全面理解阅读,站得高度会更高。”
7
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朱鸿
在朱鸿看来:“读书对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在现代社会,只有你是一个读书的人,或者曾经是一个坚持读书的人,才能更好地融入生活之中。读书可以带来快乐,而不同类别的图书,带给我们的快乐也是不一样的。比如读文学,我们的情操会得到改变,可以直接产生愉悦感;读历史,可以看到以前不曾了解的秘密,这种揭示性也会使我们得到快乐;读哲学的书,会使我们得到更大的智慧,因为哲学是使人聪明的学问。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会使我们变得更有修养、更风雅、更有风度。读书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容颜,可以让人年轻。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读书可以开阔视野,可以让人的心灵静下来,可以养成一种静气,会让整个人的容颜显得平静、宁静。”
谈及即将开幕的第29届书博会,朱鸿表示,书博会必将提升西安市民对读书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图书的热爱,同时还将提高西安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他说:“西安再次举办书博会,我作为一个西安市民,感到自豪。”
8
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延安大学文学院院长厚夫
“我养成喜欢读书的习惯,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厚夫说一个原因是当语文教师父亲的启迪,另一个原因是许多北京知青插队离开后留下了许多书滋养了他。
厚夫总结自己的读书单大体分为几类:一类是对专业图书的阅读。“这些年,我的学术研究由当代散文转向延安文艺与路遥研究,这样我的阅读重点也不断转移。”他说另一类是休闲性阅读。因为少年时期养成喜欢历史书的习惯,这些年更加痴迷。
厚夫借本届书博会召开之际,向读者推荐几本历史书——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陈旭麓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厚夫说这些书能拓展视野、激发思维。他的理解,历史的存在是客观的也是真实的,而对于历史的叙述却具有主观性。“我认为阅读史学著作,可以打开一扇扇重新认知世界的窗户。”
9
西安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美文》杂志常务副主编穆涛
谈及读书,穆涛表示,读书和吃饭是一个道理,“吃饭长身体,读书长脑力,长精神。有人说读书是雅事,我觉着是苦事,是实在事,需要辛苦扎实去做的一件事。一说雅,就虚了,弄虚就会有假。”
而谈到读书传统,穆涛书桌上各种摘抄的书卡不得不提。“我的读书习惯是个很笨的方法,当编辑有很多具体的事务。我喜欢汉代历史,相关书看得比较多,比如《史记》《汉书》,还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贾谊的《新书》、刘向的《新序》等,就专心致志读这几本。但是读书怎么能静心?我的方法就是抄书,我有读书卡,一张一张抄,再装订起来。《史记》《汉书》都抄了。”
博览群书,这大概是很多爱书人的追求,但是穆涛对此的见解有所不同:“我认为博览群书是害人的。什么都读一点又浅尝辄止,它就好像地沟油,这个酒店弄一点,那个饭店弄一点,回去一炼就成你的了?中国人的读书传统是读精、读透,‘半部论语治天下’。经典的东西有一两本能下工夫吃透就很了不起了。一个人活着要踏实,写作更要踏实。”
10
《延河》杂志副主编弋舟
弋舟说,读书不仅是鞭策自己的驱动力,更是创作的基础,“它就像汽油对汽车的作用,没有了阅读,这车肯定是跑不了的。”不过工作和文化活动繁忙,读书时间变得更少了。弋舟说:“我正常的阅读字数总量,一个月看上三五百万字应该是没有问题。那现在从头到尾、认认真真一个月能读完一本二三十万字的书都不错了。特别希望哪一天安安静静回到读书的生活。”
对在家乡举行的此次书博会,弋舟表示非常期待:“因为在西安举行书博会,与城市的气韵相合,对于普通市民来说,能在家门口迎来众多知名作家,还有大批量的优秀图书展销,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本届书博会,弋舟会参加好几个活动,被他戏称“吆喝卖书”,“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碎瓷》收了我的两部中篇小说,读者见面会上和大家聊一聊城市爱情与哀愁。作家出版社出过我很多短篇小说集,我也会到读者见面会与大家谈创作。”
11
著名评论家邢小利
邢小利认为,读书对读书人来说,是一生的喜好,也是终生的事业,而对于普通人而言,读书同样该是生活的一部分,“通过读书,我们会解除许多疑惑和迷惑,变得事理通达、心平气和、视野开阔、心明眼亮,进而问道、求道,知道我们要走向哪里,走好我们的人生之路。”
对于即将在西安举行的第29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邢小利非常期待,“我也做好了去书博会淘好书的准备。”他说:“西安是历史文化名城,读书人特别多,书博会在西安举办,对西安书香氛围的营造一定会有更大的促进,也让更多西安市民有机会看到更多好书,让更多人爱上阅读。”
邢小利表示书博会是一个特别好的交流平台。“前几年的书博会,我的作品《陈忠实画传》《陈忠实传》作为主要推广作品也参与了。书博会上,出版社会把最好的书拿来展销。读书读得再多的人也有盲区,所以我们可以去书博会上开阔眼界。”
12
资深报人,著名作家商子雍
这些年,商子雍去过很多国家,其中日本和欧洲许多国家的国民对阅读的钟情,让他印象非常深刻,“日本所有的便利店和超市,都有图书杂志售卖专区,在日本的公交地铁上,很少有人看手机,大家都在看书。咖啡厅甚至也和书店连在一起,所有顾客几乎都是人手一本书,没有人说话。”商子雍认为,对阅读的态度,可以看出一个人,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的姿态,“ 生活理念要更加正确,生活方式要更加健康,生活形态要更加和谐——要达到这样的境界,读书和思考是必不可少的过程。”
也正因此,他非常高兴第29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能落地西安举行,“这对于西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是一件大好事。书博会对爱读书的人最有吸引力的一点,是已经有一批专家,替我们做了一次选择,把大量的好书集中在这里进行展示。读者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再精挑细选,寻找心头好。”
为本届书博会“打CALL”,商子雍希望市民都能在本月底书博会开幕后,去现场转一转。“书博会不会总在西安开,这次难得的机会,希望大家一定要珍惜,忙里偷闲去转一转,去看一看,去感受一下那里的书香,去选择几本自己喜爱的书,让它们成为你的朋友,帮助你的人生更好进步。”
【投稿说明】
投稿请发邮件至:
wxsj20160908@qq.com
爱文学爱生活,欢迎投稿!
【关注我们】
文学陕军新媒体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