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俄罗斯和中方是美国称霸的拦路石,白宫明显有些“庸人自扰”。如果说莫斯科和北京的有限防御手段,对美国构建的单边、单级主义堡垒产生了冲击,倒也可以说得过去。但是将中俄明确的视为己方发展路程的对手,则可能有些“损人不利己”。
据俄卫星通讯社12月10日消息,美国国会日前通过了2020财年的国防预算要求。在这份草案中,参众两院军事委员会成员一致认为在7380亿美元的防务支出的基础上,应加上对中俄军力的限制性条款。美国的目的很明确,通过军事、政治等方式,实现对对手的深度打压,以期达到遏制和击败战略对手的目标。
不过,这份草案在提交总统审阅前,仍需要做一些修改,原因很简单,美国的部分民众对于白宫的外部战略仍存有疑问。
12月5日,美国民意调查机构拉斯穆森的报告出炉,根据其对数千名民众的调查得知,约有三分之一的民众希望对北约支出更大的份额。约有35%民众认为应将北约视为美国最大的军费支出目标,只有16%的民众则对高层的预算方案表示赞同。
换句话说,美国民众对于高层将中俄视为对手的做法不赞同,美国的战略重心仍应在欧洲下沉。拉斯穆森的调查报告揭示了美国广大民众的心意,即在他们看来,和俄罗斯和中方保持正常的邦交关系,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否则可能让美国遭受不可预知的损失。
然而这种真正客观中立的言论,在五角大楼等高官看来,更多的是一种短视行为。殊知美国为了限制中俄的发展,已经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早在白宫主人上台之前,其已经将中俄明确的列为自己的竞争对手。为此白宫不惜通过北约、欧盟等组织,实施深度的封锁战略。
比较典型的案例是,美国联合各盟国在地中海、黑海、波罗的海的联合军演行为;美国限制中俄代表在联合国的自由发言权利,美国针对中方开启的贸易摩擦行为,美国甚至以乌克兰危机为突破口,在联合国框架下,纠集60多国盟友关于克里米亚半岛的归属公开裁决。可以说美国为了限制中俄的发展,无所不用其极。
但是美国忽略了一个事实:中俄之所以在美国为首的西方组织的多年封堵下,屹立不倒。除了上述国家强大的内部的向心力外,和美国的优先政策不得人心有莫大的关联。
目前默克尔、马克龙等首脑已经对美国彰显的霸凌行径,明确的表示了反对。他们认为如果一味的靠拢美国,轻则可导致自身利益受损,重则可导致欧盟等组织的解体。中俄无论是人口数量、还是地缘位置,都会给己方带来巨大的利好。尤其是中方14亿人口的消费市场,是保障德国、法国等外贸型经济良久永续存在的不竭源泉。
将中俄视为竞争对手,是美国不自信的表现,白宫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外部战略。
遗憾的是,这种盟友的声音在白宫等高层看来,更多的是对自己的抵制行为。美国不允许盟友对自己有二心,更无法容忍中俄的不断强大。因此我们看到的是,美国2020年的国防预算,再度突破上限,达到了7000多亿美元的极限值。
但是这种极限压制的行为,是否能够取得预期的目标,则很难做出判断,但可以肯定的是,广大的美国人民不会为白宫的“穷兵黩武”埋单,愿白宫等高层多做一些有利于世界和平的事情,将中俄列为战略竞争对手最终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