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学生觉得数学可怕,数学真的有那么可怕?
有不少学生问:“我听课能听懂,但是不会做题,这是怎么回事?”
问题其实就出在这里:
1)你只听懂了浅层次的知识,没有深入,所掌握的东西达不到应用的高度;
2)有的同学浅尝辄止,会了一点就认为都会了,比如一个例题老师讲3种方法,他听懂一种就不再听其他解法了;
3)听懂了知识,但是没记住,或没弄明白怎么应用;
4)缺乏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指导,像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都是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另外,还有些同学因为信心不足,认为数学很难,所以干脆不听,这样就失去了入门的过程,因此更没法深入。
我们都想学好数学,但既然想学好,为什么没学好?
学好数学的必要条件:学习上的“三好学生”,三好凑一好(成绩好),缺一不可。
第1则
-好习惯-
勤奋
01
手勤:多记(课堂笔记、好题、好解法、错题本)、多做(练习)、多总结(知识总结、方法总结);
眼勤:多看课本、课外书、笔记、错题本;
耳勤:听讲仔细;
嘴勤:多问,有问题及时解决,不留后患;
脑勤:多想,对知识、题目等不但要弄清楚是什么、怎样做,还要多想几个为什么?其中最重要的是动手和动脑。
深入
02
对所学的知识不但要记住,而且要弄清楚是怎么来的?在解题时应该怎么使用?有一些好的题目,不要仅仅满足于会做,还要考虑解法是怎么想出来的?一道题有多种解法时,思考哪种方法更好?
“会”有不同的层次:
知识:知道理解记住会用推广
解题:会做一道题会做一类题灵活运用和创新
严谨
03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知识要严谨,解题要严谨。如果你不严谨,那么遇到题目不是不会做,就是解不完整,得分也就不全了。
第2则
-好基础-
基础知识要扎实
01
要想学习成绩有大的提高,必须要有扎实的知识储备。
a)自我弥补:简单的知识,可以自补,年龄增长了,智力提高了,过去学起来非常困难的现在可能一看就明白。
b)个别指导:对于困难的知识,可以找老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但应当明白,个别指导只是应急措施,不能有依赖性。
c)资料:借助某些资料,可以快速补充基础知识。
斑格动漫数学有话说,基础知识不是万能的,但没有基础知识是万万不能的。知识点懂了,不一定就会做题,但如果知识点没掌握,那么一定不会做题。
走出恶性循环
02
良性循环:做题快用时少解题更多能力更强做题更快
恶性循环:做题慢用时多解题更少能力更差做题更慢一旦进入恶性循环,学生是很苦恼的。
一般来说,解决恶性循环的办法就是“恶补”。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就会逐渐形成良性循环,以后问题变会变得很容易。特别是过去好,忽然变差的这种情况,这样的方法很管用的。
第3则
-好方法-
预习很重要
01
很多学生都对预习不屑一顾,理由众多:没时间,看不懂,不必要等。实际上预习是学习的必要过程,还是提高自学能力的好方法。
听讲有学问
02
听讲也是有技巧的,要学会边听边记。听分析、听思路、听应用,关键内容一字不漏,注意记录。
做好错题本
03
每个会学习的学生都会有一个错题本,善于利用错题本发现和弥补自己的问题。而没有错题本,或者是只做不用的学生,学习效果都不好。
用好课外书
04
要正确认识网络课程和课外书籍,它们绝对不是课堂学习的替代品。在课内还是要以老师和书本为主,课外书籍都是拓展和提升能力的,更加不能把一些参考资料当作做题的依赖,这样对学习百害无一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