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双相情感障碍是天才还是疯子?

2019-10-03   BaBa很忙

本文为作者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一些人在生活中看起来有些呆板木讷,但其实他们在某方面却有着超乎常人的能力,这些隐藏着的“能力者”也很好地印证了一句话,“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实际上天才和疯子确实有着很多的共通之处,在过去的天才例子中就有不少人拥有“疯子基因”。

亚里士多德曾说:凡是伟大的天才都是带有疯狂的特征。文森特梵高的作品色彩明亮和鲜活,而生活中他的性格偏执得像疯子,创作出“斑点密集”的日本画家草间弥生也患有精神分裂。

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

天才和疯子之间的关系,其实在心理学上可以用“双相情感障碍”来解释。双相情感障碍的特征表现为严重的躁狂行为和抑郁交替出现的情况。

当一个人处于躁狂阶段,此时人的内心会产生一种奇怪的膨胀感进而生出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觉得自己是最优秀的。无所不能,偏离实际的心理状态下甚至可能做出一些平时无法做到的事,比如做一些超出自己能力之外的事。

举个例子也许会更好理解,好比一个在经济上能力有限的人突然因为“乐于助人”而用自己的毕生积蓄来帮助某人。

当然当躁狂得到平复,此前做下的事往往会让人生出后悔沮丧等情绪,进而抑郁的心理出现,双相情感障碍比起抑郁来说要多了一个环节,于是也有人认为它是抑郁症的进阶版,在抑郁和躁狂的交替中不仅二者得不到改善,反而会出现相互影响加剧的恶性循环。

当躁狂情况加重,严重的甚至会出现思维混乱和幻觉,此时人的大脑在高速运转,如果这时候和躁狂症状发作的人交流会发现他们的语速飞快也无法听清,跳跃的思维下有时候连一句完整的话都没有。类似的情况精神分裂患者也会出现,语无伦次缺乏逻辑性,此时这些人的思维运转和常人会有很大的区别。

以一个患有躁狂症的人为例,他在躁狂发作时就会展现出一些“天赋”属性,做出一些平日里无法做到的事。心理学家遇到了一位被诊断为患有躁狂症的人,和大多数患者一样他不擅长人际交往,并且语言表达能力也有限,取而代之的患者更喜欢用画画的方式表达想法。

随后心理学家在和患者交流中发现即便是用绘画交流,他画出的图案也大多基础又简单,比如常规的正方形,圈叉图案等等。

当然这是在正常情况下的交流,而当患者躁狂发作时,绘画的内容意外发生了改变,随手画出体力图形,此外绘画的内容中也出现了类似水果,花朵等复杂内容。躁狂发作时因为思维上的变化患者在画画上有了超常发挥。

甚至在立体图形旁画上了一群贪吃之人的众生相,强烈的艺术感和正常状态下的绘画天差地别。很快心理学家也被眼前的一幕震惊了,不过当患者从躁狂中恢复,再让他去画画,内容又恢复了普通的基础图案,此时他思想中那些频频闪现的灵感也随之消失。

双相情感障碍中的天才与疯子

也许在人的体内,想象力需要某种疾病来“唤醒”,于是某种程度上天才和疯子是有所联系的。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人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图中,不同阶段大脑呈现的状态是不一样的,当他处于抑郁时,大脑在扫描图中呈现暗紫、深蓝或墨绿色等冷色系。

而如果处于躁狂状态,此时的大脑扫描结果中大脑颜色会呈现明亮的红黄橙色等等。当双相情感障碍的人情绪发生变化后,特别是躁狂发生的时候心智会得到一个短暂的提高,感官变得敏锐,甚至还可以获得一些天赋上的加成。

许多艺术家会把春秋季节认为是他们最具创作灵感的时间,实际上双相情感障碍也和环境有关,病情多发作于春秋两个季节,另外会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季节的更替又或是昼夜变化都会引起情绪的不稳定。

以上的画画者例子中他的思维在春秋季节会变得更活跃,这一点意外地和不少艺术家们是温和的。有数据证明,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艺术家在抑郁时期创作力少, 而在躁狂阶段是创作的高峰期,不论是作品的数量还是质量都要高的多。

躁狂发作时的两大特征,一个是思维的变化,此时人的思维变得敏捷而灵活,也可以看做是大脑在这时候开始高效地在运转,而平时的思维活动往往没有这么强烈。此外思维的“质量”也会大大提升,各种想法涌现会为艺术家们提供创作的灵感,此时人的创造力得到提升,一些惊艳作品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在美剧“美丽心灵”中,约翰纳什是一位精神分裂患者,日常需要服用药物来维持正常生活。在药物的作用下他变得笨手笨脚,此外思维也受到了限制。而不吃药的情况下,纳什的思维开始换发“活力”,创造的能力也重新焕发生机。

纳什在学校中被人认为是个疯子,在精神分裂状态下他会陷入幻想从而做出一些常人看来不正常的行为,但在疯子的表象下纳什也是一个天才。这位后来提出的纳什均衡理论获得了广泛认可,理论最后被运用到了经济学领域上,也是凭借这一理论约翰纳什最终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以上两个案例中虽然患者所患的病征不同,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发病的时候创作力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某方面的明显不足让他们异于常人,无法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当然有失必有得,他们具备超乎常人的创造力也不可否认。

上帝给他们关上了门,好在还留了一扇窗,于是透过窗户他们得以将自己的才能展现,让不完美的人生也有了发挥价值的可能。

在双相情感障碍中躁狂让患者成了异于常人的“疯子”,但是也因此拥有了富于常人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所以是天才还是疯子并不好判定,又或者他们本来就是一体的,只不过在不同领域展现出来的状态有所不同罢了。

情感障碍中的“思维奔逸”

在双向情感障碍中出现的思维混乱和思维跳跃,在心理学上又被解释为“思维奔逸”,此时人的思维高速运转,就好像电影播放被按了加速按钮,思维在高速运转下变得飘忽而缺乏稳定性,但是却能够迸发出源源不断的创造力。

心理问题之所以会演变成严重影响人的一种疾病,关键在于找不到情感宣泄的口,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在躁狂阶段会做出一些异于常人的事,或行为或语言,这其实也是他们思维宣泄的一个过程,有了宣泄的出口才不至于被沉重的精神压力所压垮。

很多人深受精神疾病的困扰,压力大,作息紊乱,严重的还会影响到健康和生命,但是换一种角度思考,心理疾病也是人体调节的一种体现。

如同树叶到冬天会落下到春天又会重新长出,不要让自我担忧加深精神上的压力,也许经过短暂调节一切都会回归正常。精神类疾病所展现的某种缺陷就像是疯子与天才的关系一般,此时你只看到了疯子的一面,那么天才的一面又在哪里呢?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