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彻底兵败滑铁卢: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2019-10-21   小智笔记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这句话出自十九世纪法国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拿破仑。

拿破仑是个野心勃勃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在其执掌法国的鼎盛时期,只有英国敢不臣服。但拿破仑千算万算,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命运被那一瞬间决定,被一个人的几秒钟的思考决定,也正是由于这决定,使得拿破仑在滑铁卢一战中彻底战败,自己建立的王朝也随之土崩瓦解。

拿破仑1769年出生于科西嘉岛的阿雅克肖城(法国城市),父亲出生在贵族家庭,是一名律师。

我们看看拿破仑的详细档案:

姓名:拿破仑

性别:男

国籍:法国

职业:皇帝、军事家

家庭出身:贵族

生卒:1769-1821

惯用手:左手

毕业院校:布里埃纳军校、巴黎军官学校

名言: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拿破仑在军校学习时,对军事知识颇有研究。这些深厚的军事知识为拿破仑在以后的战争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拿破仑在生死攸关的滑铁卢战役中却被彻底打败了,而失败的原因就在于拿破仑的将领—格鲁希犹豫的那一瞬间。曾经不可一世的拿破仑的命运竟然就掌握在微不足道的一个小人物格鲁希的手里,而遗憾的是,格鲁希的愚钝葬送了拿破仑的帝国王朝。

1814年3月31日,巴黎被反法同盟占领,拿破仑被迫无条件投降。拿破仑被反法同盟流放到了地中海上的一个小岛—厄尔巴岛。

1815年,拿破仑带领几百士兵逃出小岛,返回法国,千钧一发、决定存亡的战争就从这里开启了。

得到拿破仑逃跑的消息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各国军队迅速结成同盟,以确保最终击败拿破仑。有着“铁公爵”之称的英国元帅威灵顿率军从北面向法国进军,同时,普鲁士军队在元帅布吕歇尔的带领下从威灵顿军队的侧翼开始进发,以掩护对方顺利前行。

拿破仑已经意识到了形势的严峻,他的心里燃起了熊熊烈火,这把火焰要么烧了敌军,要么就是毁了自己,他知道面前已然没有退路。

拿破仑分析形势后,把打击重点放在了普鲁士军队和英国军队上,只要把这两只军队击败,其它的都是些乌合之众。

说干就干,拿破仑的先头大军首先与普鲁士军队遇到了,凭借着军队士兵高昂的热情,普鲁士军队遭到了重创,随即向比利时布鲁塞尔方向逃去。

这时,拿破仑把军队要打击的重心放在了威灵顿领导的英国军队上,他知道,他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打败英军,防止其它国家的增援赶到。

拿破仑清醒的知道,自己手里的士兵死一个就少一个,没有任何外来力量的帮助了,他必须向站在自己身后支持自己的法国人民有个交代,他必须在法国内部的反动势力联手之前返回法国,破釜沉舟是拿破仑唯一的选择。

这时,冷静的拿破仑考虑到了潜在的巨大危险,如果战败的普鲁士军队再度来袭,联合英国军队两面夹击,自己腹背受敌,那将是非常被动的局面。为此,拿破仑决定派遣三分之一的军队前往布鲁塞尔阻击普鲁士军队。

拿破仑左思右想,把这个重要的人物交给了格鲁希元帅。格鲁希为人正直、诚实,是个可以信任的部下。但格鲁希缺乏谋略,习惯了听从命令,独立思考力匮乏。当拿破仑把自己三分之一的军队交给格鲁希前去阻击普军的时候,冥冥之中,已经注定拿破仑失败的结局。

格鲁希在滂沱大雨中带领军队出发了,他和士兵沿着布吕歇尔军队撤退的方向追去。

如果拿破仑派出格鲁希属于无奈,因为军队中实在无人可用了。那他派出自己一部分的军队前去追击败退的普鲁士军确属失策。

当时下着大雨,道路泥泞,军队如果前去阻挡普军,只会消耗士兵的元气。何不留下这只军队在自己附近,如果普军前来支援英军,这只军队可以上前抵挡,如果普军赶不来,那这只军队随时都能作为拿破仑的增援。可惜,历史不能逆转!

格鲁希出发后,天气一直下着大雨,拿破仑和军队无法继续行军。士兵们只好相互背靠背在大雨中休息。

拿破仑此时在想着英军的动静,并亲自前往前线靠近英军的地方侦查敌情,在朦胧的视线下,对方的军队好像没什么行动,除了雨声敲打地面的声音,没有什么多余的声响。

第二天早晨五点多,雨停下了。拿破仑命令士兵作好准备,九点出发攻打英军。这时拿破仑开始休息了,他准备休息两个小时储备一下精力。

九点到了,大雨下了三天三夜后的土地格外松软,士兵行进有些困难。但他们还是在困难的处境中一遍遍的呼喊着“皇帝万岁”的口号,那口号响彻云霄,震撼天地。

拿破仑从未像现在一样充满了激情,即使只休息了短短两个小时,拿破仑的精力却有着从未有过的旺盛。此次战役,他心里明白,如果没有取得胜利,那等待他的就是不可预测的严重惩罚。

他没有退路,命运在此一搏。

双方军队在相互炮火的打击下,都已疲惫不堪。这刚刚战斗过的土地上,已经躺着一万多条尸体。此时双方不分伯仲,短时间内难以分出胜负。

这种情况下,格鲁希决定着拿破仑的命运,布吕歇尔决定着威灵顿的命运。拿破仑多次拿出望远镜望向远方,他多么希望格鲁希能出现,使得法兰西帝国的光芒能够继续照耀在天空之下。

一次次的都是失望,庆幸的是,布吕歇尔带领的普鲁士军队也没有踪影。

格鲁希现在在哪里呢?是否有带领军队返回呢?

那天,当格鲁希得到拿破仑追击普鲁士军队的命令后,第二天凌晨就带领军队沿着普鲁士军队撤退的方向赶去,沿路走了好多公里后,依然没有任何普鲁士军队的身影。

这天,当格鲁希大军正在一家农舍吃早餐时,顿觉大地有些颤动。这明显是炮火打仗的信号。格鲁希立马趴下,用耳朵贴着大地,仔细的听着远方的动静。果然是炮火的声音,远方已经开始打起来了。

前行了这么多路,始终不见普鲁士军队,格鲁希开始怀疑是不是普鲁士军队已经从侧翼返回和英军汇合了。

格鲁希是个习惯听从命令的人物,不善于独自行动和做决定。他守着拿破仑的命令要求军队继续沿着既定路线追赶普鲁士军队。

这时军队副元帅要求军队原路返回支援拿破仑,“这炮声和大地的颤动已经很清楚了,远方我军已经和英军打了起来”,副元帅对格鲁希说。格鲁希犹豫了片刻。

格鲁希是个身经百战的人物,对战争的形势和情况还是有一定判断的。他的直觉告诉他,自己惟命是从的皇帝可能已经与英军打起来了,而且普鲁士军队可能已经开始返回着手帮助英军了。

是返回还是继续前进?

这一瞬间他的理性和自觉统统被拿破仑最初的命令打败了。

“皇帝命令我们追击普鲁士军队,我们必须遵从皇帝的命令。除非皇帝有新的命令,不然我们仍然要继续前进”。格鲁希对副元帅说到。

副元帅听到后一阵叹气,拿破仑的帝国在这一刻注定要土崩瓦解。

拿破仑的士兵在和英军几个小时的对峙和战斗后,已经十分疲劳了。对于英军来说,也是同样的情况。此时,谁的援军先到,谁就能在战斗中取得优势,以至于取得最后的胜利。

拿破仑当即写下一封信命士兵快速送到格鲁希手中,信件中命他赶快返回支援。威灵顿也在对布吕歇尔翘首企盼。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时,拿破仑发现是英方的军队中响起了炮火声。拿破仑喜出望外,格鲁希元帅回来了,格鲁希元帅回来了。拿破仑命令全军打气精神,准备夺取最后的胜利。

不幸的是,那一声炮火是场误会,因为英军穿的军装有些混乱,让布吕歇尔误以为是拿破仑的军队。这一次,炮火调整了方向,向拿破仑方向开来。

当情报员把这个消息带到拿破仑这里时,拿破仑也有些绝望了。士兵们听到普鲁士军到来的消息,瞬间散乱了起来。

威灵顿抓住这个契机,从正面直接攻击,布吕歇尔则带领普鲁士军队从侧面打击拿破仑军队。瞬间拿破仑军队就像散沙一样被攻破了,士兵纷纷哭喊逃命,再无战斗之心。

拿破仑在夜幕和几名将军的掩护之下,才得以逃脱。拿破仑的御用军车,财物等全部被英军俘获。拿破仑一夜之间从法兰西帝国的皇帝成为了一个普通的百姓。他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王朝,他的庞大的帝国,一夜之间都化为了乌有。

格鲁希还在愚昧的前行着,命令蒙蔽了他的判断力。

这时,拿破仑的信使赶到了,格鲁希立马拆开了信,后悔无奈也再也没有用处。格鲁希命令立马原路返回,援救皇帝,而他此时还不知道,拿破仑一手创立的帝国已经毁在了他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