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梅姨”新画像在朋友圈刷屏。可没过多久,“寻找梅姨”却陷入罗生门。有关部门称画像非官方发布,提醒大家不信谣不传谣;随后,媒体却又证实,新画像出自“画像神探”林宇辉之手,系应警方之邀根据新线索所画。
日前,广东警方回应表示,“梅姨”的身份与长相均暂未查实。
图据网络
主侦“张维平拐卖儿童系列案”的广州市公安局增城区分局主办民警表示,今年3月,广州增城有关部门派员陪同曾替被拐儿童画像的外省退休警务人员找该男子对“梅姨”画像。但经张维平辨认,第二张画像与“梅姨”相似度不足50%,且与第一张画像差异较大。
由于“梅姨”参与该系列案的线索属于张维平指认,公安机关仍在进一步核查中。
随着网络对“梅姨”存在真实性讨论的发酵,该案中被拐儿童申聪的父亲申军良的心情也变得复杂起来。
申军良张贴寻子告示 来源:中新网
申军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疑惑的是,广州警方近来表示“梅姨”身份和信息有待核实,但此前又的确发布过寻找“梅姨”的画像。对此,申军良提出:“希望警方能尽快重新公布一张‘梅姨’可信度更高的画像,以便打听其下落。”
而对于未来寻子的方向,申军良表示,自己肯定会坚持找儿子,并主要集中在孩子此前可能被贩卖到的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一带。
释疑!此前“梅姨”三张画像分别从何而来?
第一版素描画像为官方发布,由广州市公安局增城分局于2017年发布;
记者查询发现, 2017年6月,广州市公安局增城区分局公布“梅姨”的模拟画像,向社会征集线索。该通报称,绰号“梅姨”的女子涉多起拐卖案件,真实姓名不详,当年约65岁左右,身高1.5米,讲粤语,会讲客家话,曾长期在增城、韶关新丰地区活动。
公告中还贴出了一张“梅姨”的模拟画像,画像中的中年女子为齐耳短发,脸型消瘦。
上图中的原画像,即为官方发布的第一张“梅姨”画像
第二版素描画像出自“神笔警探”林宇辉之手;
据林宇辉回忆,2019年3月初,他收到广州市公安局增城分局的邀请,与助理共同前往增城当地某村,准备为“梅姨”画像。同时到达的,还有申军良。
现场,警方请来曾与疑似“梅姨”同居过的63岁老汉和老汉的女儿,而林宇辉就是根据老汉所描述的“梅姨”体貌特征,耗时4个多小时完成的。而“梅姨”形象的还原度,林宇辉称:“老汉觉得相似度非常高了,才算完成了画像。”
第三版彩色画像为第二版画像的电脑合成版。
画像警官林宇辉表示,网传的彩色“梅姨”画像是一个做电脑画像的志愿者看到梅姨的画像之后,觉得做成电脑画像对识别更有用,因为电脑比较真实,手画的总是在面部线条等地方不太好辨认,在灰色素描画像的基础上进行绘色而成,两张面部特征差别不大。
第二版和第三版“梅姨”画像
@浩:
所以“梅姨”应该是有这么个人的存在吧?
@邵美玲:
没有人脸识别系统吗?户籍身份证照片各种比对,急死人!这种人抓到游街,执行死刑都不解恨。
合成彩色画像又从何处流出?
官方发布的第二张画像的绘制者林宇辉对记者透露,最初考虑到彩色图像更加直观,也更容易辨别,他将这张彩色图像传给了苦苦寻子的申军良。
“这张照片是林警官发给我的,我在抖音和快手都发布了。”申军良告诉记者,11月9日中午,他收到林宇辉发过来的合成彩色画像,和此前的画像基本相同,但合成之后的照片看上去更有辨识度。随后,申军良在个人社交平台(微信朋友圈、抖音、快手)进行传播。
申军良在朋友圈表示,相信“梅姨”的存在
记者查询发现,这则信息是11月17日下午17:30,由新浪微博“CCSER儿童失踪预警平台”首先发布,该平台微博认证为: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儿童安全科技基金儿童失踪预警平台项目,记者查询该平台信息显示为,CCSER中国儿童失踪预警平台由北京安盟公益发展中心全权运营。北京安盟公益发展中心成立于2016年8月17日,是一家在北京市民政局登记注册的公益性社会组织。
该平台发布的“梅姨”照片是否真实?11月18日上午11点,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官方微博进行辟谣,网络上流传的广东增城被拐9名儿童案件嫌疑人“梅姨”的第二张画像非官方公布信息,梅姨是否存在,长像如何,暂无其他证据印证。
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微博截图
@七姐儿:
不以讹传讹,但是也不要放过任何一个人贩子,这张梅姨画像在朋友圈几乎都在转,可见每个人对人贩子的痛恨!
@申军良:
昨天看到新闻特别激动。警方辟谣之后,有一点失落。但对于找到儿子申聪和警方抓到梅姨这两件事,一直怀有信心。我觉得现在的技术越来越高端,离破案的那一天不远了。
9名儿童被拐案件是否属实?
2018年12月28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判一宗拐卖儿童案,判处主犯张维平、周容平死刑。
经查,这个犯罪团伙犯下了9起拐卖儿童罪行。他们犯罪的手段,除了主动靠近家属获取信任后,伺机进行诱骗外,甚至还将租房邻居的小孩强行抢走。
据张维平等供述,这几个孩子都是“梅姨”牵线找到买家。在“梅姨”都有牵涉的这9宗诱拐案中,只有一名孩子被卖到了惠州市惠东县,其余的8个男孩都被卖到了紫金县。
@陈公子:
希望大家提高警惕,擦亮眼睛,按图索骥,早日将“梅姨”捉拿归案,绳之以法!
@美玲:
涉及9起拐卖儿童案件,至今仍未落网,可能还有更多的孩子受害…这么一张照片在朋友圈里疯传,一点都不意外!
这么多年,涉嫌犯下重罪的“梅姨”为何至今还未抓获?
11月13日,广州警方通报,“张维平拐卖儿童系列案”有了新进展,两名被拐儿童被找回,并组织了家属认亲。
警方表示,此类案件因作案随意性较强、痕迹物证少,且在当年条件下缺乏视频监控等技术,破案解救难度较大。
此外,广东警方郑重表示将继续积极寻找其余7名儿童下落,严厉打击拐卖犯罪。
“梅姨”画像刷屏,
到底“刷”出了什么?
@长安观察:
人贩子千夫所指,无论被拐孩子家长,还是社会大众,对其都切齿痛恨。这也是为什么,“梅姨新画像”一经发布,便引发全民追凶。“不做儿童侵害的冷漠者,防拐的路上永不停歇”,满怀正义感的人们相信,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人贩子必将无处遁逃。可是,来回反转的信息,不免会让大家一头雾水。“新画像”到底从何而来?新旧“梅姨”到底哪个更接近真人?如此等等,相关方面都应该主动、及时打破信息壁垒,在合理范围内尽可能给出一个更权威、更明确的答复。
@新京报:
不管是关于儿童拐卖的谣言,还是这样一位只活在犯罪嫌疑人口供和画像中的“梅姨”,都折射出公众对儿童拐卖案件的敏感。“梅姨”犹如一个“城市传说”,时刻提醒大众要提高防拐意识。
对人伦悲剧的共情,是这次大家转发“梅姨”照片背后的动机。尽管这是一个乌龙,但大家对儿童拐卖的痛恨,应该得到理解,而这也远远谈不上主动“传谣”。
这一切努力都表明:只要有一个儿童被拐卖,留给家长和社会的就是无法抹平的心理创伤。所以,加大对儿童拐卖的打击力度,在任何时候都不该放松。
@人民日报客户端 秦川:
值得深思的是,“梅姨”画像刷屏,让人看到了全社会恨拐、反拐的价值共识。而实现“天下无拐”,除了全社会凝心聚力,更需在制度上强化打拐手段。
从不断运用高科技手段,到强化相关采血比对工作,确保实现“应采尽采”;从布建群防群治网络,到完善法律法规,剑指买方市场……随着技术越来越升级、机制越来越创新、法规越来越健全,切实筑起严丝合缝的儿童守护线,人贩子将难以得逞。
天罗地网已布下,“梅姨”们该惶惶不可终日吧。期待被拐儿童早日回家,更期待拐卖产业链被彻底斩断,“天下无拐”!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体事业部
责任编辑:王迪
“人民旅游”
分享你的游记与攻略,展示你的美景与美食,代你体验不一样的风景与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