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闻财经原创出品
看一个城市的房子有没有潜力,主要看两点,一是经济基本面,另一个是人口基本面,经济与人口表现不错,楼市潜力自然不会差。
2019年已过去了一小半,时至如今,大多数城市的统计公报已披露。
根据公报中的数据,本号梳理了全国经济100强城市的GDP、一般预算收入、资金总量与常住人口四个指标,来分析这100个城市的房价潜力。
先上数据。
以上数据均来自各城市统计局,其中东北的长春市、吉林市,河北保定到如今统计同比仍未公布,包头市虽然披露了公报,但未披露GDP具体数目。
其实,从统计公报披露快慢中,也能看到一个有趣的事,一般情况下,经济人口表现好的城市,基本会以最快的速度披露,与之相反,经济或者人口表现差,数据披露就会拖拖拉拉,有的甚至干脆不公布。
透过这100个城市四个指标数据可以看到:
1、一百个城市中,GDP增速跑赢全国平均值(6.6%)的城市数量超过一半,有63个。其中,增幅小于4%的城市有五个,分别为天津、镇江、呼和浩特、大庆与滨州。
天津与大庆,不但GDP增速垫底,财政收入方面,也呈现负增长。从上表可以看到一般预算收入负增长的城市有三个,分别是天津、大庆与株洲。
从这两个指标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这几个城市的经济很糟糕。
大庆,依靠石油资源,曾经显赫一时,但随着资源枯竭,产业链条单一,过度依赖资源的大庆,逐渐淡出了主流城市,现如今已经滑入了收缩型城市之列。
和大庆一样宿命的城市不胜枚举,东北就有一大堆,如鹤岗、佳木斯、鸡西、吉林等。
再说天津,从2017主动挤兑滨海新区水分后,经济增速直线跳水,2017GDP增速仅为3.64%,人口也在流失。
当然,天津经济失速,除了主观方面的挤水分,还有客观方面的环境因素和产业结构调整因素。
如限产的“环保风暴”让天津许多高耗能高污染的重工业关停,环保风暴不但影响天津,也影响了包括山东、山西、河北、东北等在内的多个北方地区,滨州经济失速,原因也在于此。
除了环保风暴,天津过去一直依赖的投资驱动经济模式也出现跳水,这是天津主动调整的结果。2007~2011年,天津的投资增速常年保持在20%以上,从2012年开始这个速度开始放缓,2017年跌到了0.5%。
天津的经济正处在阵痛之中,好消息是,经过主动调整之后,天津增速开始恢复,回暖势头相当明显。
作为内蒙古的首府,呼和浩特在过去几年中,受大环境影响,经济疲软态势尽显,这一点几乎表现在所有经济指标上: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4.7亿元,比上年增长 1.5%;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57.0亿元,比上年下降11.3%;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26.5%;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额174.3亿元,比上年下降26.9%;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5770.8亿元,比年初下降8.6%。
2、资金总量方面,负增长的城市有六个,分别是呼和浩特、常州、东营、包头、郴州、廊坊。
恰如上面所说,呼和浩特经济披露几乎表现在所有经济指标上,资金总量也没能幸免。
什么是资金总量?它是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是比GDP更为重要的一个指标,是衡量城市金融能量强弱的重要指标。
一定程度上更可以看做权力的象征,为什么这样说呢?举个例子,上海是被定位为中国的经济、金融中心,但从表格中可以看到,在资金总量上,即便上海拥有上交所、深圳拥有深交所,全国权力中心的北京依然碾压沪深。
回到正题,六个城市资金总量负增长,其中包头与呼和浩特一样,同样是收北方钢铁产能调整影响,经济处于结构性调整的阵痛中。
包头的经济疲软,表现也非常明显,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年初被中央叫停了地铁项目,呼和浩特的3号线、4号线、5号线也被叫停。
作为北京卫星城的廊坊,资金总量居然也负增长,让人很诧异,要知道2012~2017年五年里,廊坊四个指标综合增幅位居全国第一,表现非常抢眼,2018年的回调,与廊坊楼市成交量与房价腰斩有直接关系。
3、常住人口流失的城市有12个,分别是北京、哈尔滨、盐城、泰州、淄博、济宁、泰安、南阳、常德、乌鲁木齐、周口、株洲,人口流失,买房投资的话,除了北京其余都可以排除。
长春、吉林苦于未披露数据,按照本号之前根据小学在校生人数统计,东北基本上除了沈阳,人口都在流失。
12个城市中,北京人口下滑是主动调整的结果,并非北京是竞争力下滑所致,事实上,在中国北京的人口竞争力无城可比。
12个城市中,山东占的个数多。山东给人的印象是,虽然经济实力强,但存在感弱,整个山东在人口竞争上,除了青岛与济南,其他城市都比较弱,这是山东过去均衡发展的弊端。
河南的南阳、周口,湖南衡阳、株洲,则是正常的三四线城市被省会抽血的结果。
十多个城市中,特别要说明的是乌鲁木齐,从图上可以看到,乌鲁木齐2018年全年人口流失了128万,几乎流走了乌市三分之一的人口,这是什么情况?
是不是数据错误?应该不是,公报已经披露有段时间了,如果是统计错误,早就该出来纠正了,但没用看到乌鲁木齐官方发表声明。具体原因,扑朔迷离,似乎还存在一些不便言说的理由。
4、从上图可以还可以发现,五个计划单列市中除了宁波,深圳、青岛、大连、厦门的一般预算收入都要强过省会,哪怕是经济实力不如省会的厦门。
主要因为计划单列市有省一级的财政权,其财政收入只需上交一部分到中央,其余均留在自己口袋中,而其他城市除了上交中央,还要分一部分上交到省里,留成比例不如计划单列市高。
宁波之所以没有如厦门超越福州一样超越杭州,是因为杭州实力太强了,哪怕留成比例不如宁波,也照样可以吊打宁波。
5、上面已经说到,资金总量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做权力的象征,北京碾压沪深就是最好的例证。除了北京外,苏州与南京、青岛与济南、泉州与福州、大连与沈阳也可以进一步证明这个论断,资金跟着权力走。
这四组城市都是省会长期被压制的省,苏州、青岛、泉州、大连的GDP长期压制着南京、济南、福州、沈阳,但资金总量上我们可以看到,都是省会占据着第一把交椅。
6、排除人口流失、资金总量负增长、财政收入负增长的城市外,下图中52个城市外加一个北京都有增值保值的潜力,当然中心城市肯定要好于非中心城市。
换言之,其余47个城市最好别碰,当然这47个城市中也得一分为二的说。
比如天津这样的城市,虽然经济势头放缓,但体量在那摆着,城市级别也在那摆着,仍具有投资价值。
再比如廊坊,虽然资金总量略微回吐,但地理优势非常好,仍是不错的选择。常州、镇江亦是如此。
其他如哈尔滨、盐城、泰州、淄博、济宁、泰安、南阳、常德、乌鲁木齐、周口、株洲、呼和浩特、东营、包头、郴州、镇江、大庆、滨州、株洲、柳州、吉林等43个城市,投资需要谨慎。